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目的: 研习、欣 赏书法,可以增加 书写的美感,增进 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和热爱,培养高雅 的审美情趣。问题: 1、什么是临?什么是摹? 2、临和摹各有什么优点?怎样 练习效果最好?知道“空临”吗 ? 3、“名家的书法都值得认真欣 赏,值得欣赏的都拿来临摹。”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我的学书观点:在书法教学方面,我以为应从隶书、楷 书学起,以先隶后楷为宜,因为就学习难易度而言, 隶书相对简单,容易入门,初学者兴趣度要高些。而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也是隶书先于楷书。当楷书练习 到一定的程度时,则可以学习行书了,所谓楷书是“收” ,行书是“放”,在“收”与“放”的交替学习中,写出的楷 书才能更活,行书才能更规范。当然要学有所成,仅 仅这些是不够的,篆书、草书也要学习。初学者在选 帖上,要选自己喜欢的名家字帖,特别是和自己的性 格特征相似的,学起来较为轻松愉快,如性格开朗豪 放的,先学张迁碑、颜勤礼碑以及怀素等碑 帖,性格内向文静的,先学曹全碑、赵体等,王 羲之的书法一般人都比较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 生懂得一些书法美学和史学知识,提高对书法的认识 ,也是必要的。“教是为了不教”,让他们课外自觉的学 习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交流旅游 活动。1989年3月,进京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 全国硬笔临写传统碑帖展”暨在“中央直属机关礼堂”的 书法会议,有幸得识高惠敏、卢中南、阎锐敏、袁强 等名家。以后也经常与本地书法界人士广泛交流,并 利用旅游之际,走名山大川,看碑亭书法,增长见识 ,提升品质。利用假期进行书法教学,题写商家、单 位门牌及广告牌,达到以“书”养“书”,增加效益,激发 创作的积极性。回首过去20年来,我觉得对书法的步步领悟和进 步,得益于文学、美学、史学的熏陶,得益书法教学 、研讨、创作的活动,得益于书法前辈和社会的认可 和支持。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国际)中国书法 家协会等社团组织,使我更上一层楼。节选自硬笔书法 天地网 http:/www.ybsftd.com李伟华山水孕育 人文熏染我和书法 唐朝有哪几位名家?颜体 书法有什么特点?欧阳询、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柳公权 、怀素。颜体书法的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 大端正,整体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楷书作 品主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行书 侄祭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勤礼碑结构、笔 画分析。祭侄稿欣赏(书写背景)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 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 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 ,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 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 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 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祭侄稿情感欣赏书法创作,抒情是第一难事。 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 ,是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 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 典范。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都开历 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 的典型,体现出大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 格和无以伦比的艺术家的魄力和胸怀。作 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强烈地震撼了每个 观赏者的心,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 表面效果。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结构。 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 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 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 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是在写字,而 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不是在搞艺术 创作,而是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倾吐,话 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 包括他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重复的杰作就 这样产生出来。这正是创作成功的秘诀 ,也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常的一瞬 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祭侄稿欣赏书如其人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 ,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 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字 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 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 ,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 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 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 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 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 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评价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 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 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 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 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 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 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 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 王羲之兰 亭序书法 (可以和 颜真卿 祭侄稿比 较兰亭序作品欣赏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 将军的王羲之邀许多位名流隐士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头,在“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列坐宴饮。席间,有人提议,每人都作一首诗,做不出的罚酒。王羲之酒兴 很高,虽然他做了诗,却乐意陪吃罚酒,吃了个酒酣耳热,以“不 负春光”。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得 当日所作的41首诗汇成册,以资纪念。王羲之酒意正浓,在众人的 呼声中因这个建议而兴奋起来。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 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王 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 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 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 ,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 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 ,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从今天的书法学习中你悟出 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盼归系李伟华老师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书画展 ”“中国近现代书画展”而作(2001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 馆展出并编入精品集,原作被山东羲之文化艺术公司收 藏):港珠已属龙,澳璧又完归。两岸烟波连,一家骨肉亲, 飞毫长江水,泼墨阿里山。中华成一统,功与日月辉。再 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