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章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和串级调速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第三节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一、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1)容量大。(2)转速高且耐高压。(3)交流电机的体积小,结构简单、经济可靠、惯性小。(4)交流电机坚固耐用,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5)高性能、高精度的新型交流拖动系统已达到同直流拖动系统一样的性能指标。(6)交流调速系统能显著地节能。从各方面来看,交流调速系统最终将取代直流调速系统。二、交流调速系统的分类从交流电机转速表达式:可归纳出三类调速方法:变极对数p的调速、变转差率s调速及变电源频率f1调速。原始的分类方法有: 1)变极调速;2)变s调速:调压调速、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3)变频调速。 科学分类方法(根据对转差功率的处理方法分类)分为三类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全部转化成热能而被消耗掉。特点:系统的效率低,结构简单。调压调速、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属于此类 。(2)转差功率回馈型调速系统转差功率的少部分被消耗掉,大部分通过变流装置回馈给电网或者转化为机械能予 以利用。特点:效率高。串级调速属该类系统。(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调速过程中,转差功率基本不变。特点:效率最高。变极调速、变频调速系统属于此类。第二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一、交流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原理和方法1、调压调速原理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当s一定时, ,改变U1得到一组不同的人为特性如图4-1所示。在带恒转矩负载TL时,可得到不同的稳定转速,如图中的A、B、C点。图4-1 异步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机械特性2、调压调速方法获取交流调压电源的方法:(1)调压器调压如图4-2(a)所示。图4-2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原理 (2)饱和电抗器调压如图4-2(b)所示,饱和电抗器LS是带有直流励磁绕组的交流电抗器。(3)晶闸管交流调压器调压如图4-2(c)所示。单相调压电路如图4-3所示,其控制方法有两种:1)相位控制方式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来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电压 输出波形如图4-4所示。特点:输出电压较为精确、快速性好;但有谐波污染。图4-4 晶闸管相位控制下的负载电压波形 图4-3 晶闸管单相调压电路 2)开关控制方式把晶闸管作为开关,将负载与电源完全接通几个半波,然后再完全断开几个半波。交流电压的大小靠改变通断时 间比t0/ tp来调节。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5所示。图4-5 晶闸管开关控制下的负载电压波形特点:采用“过零”触发,谐波污染小;转速脉动较大。二、交流调压电路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如图4-6所示。这种电路接法的特点是负载输出谐波分量低,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 。 图4-6三相全波星形联结的调压电路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1)在三相电路中至少要有一相的正向晶闸管与另一相的反向晶闸管同时导通。(2)要求采用宽脉冲或双窄脉冲触发电路。(3)要求U、V、W三相电路中正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 相位互差120,三相电路中反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也 互差120;但同一相中反并联的两个正、反向晶闸管的触 发脉冲相位应互差 180。根据上面的结论,可得出三相调压电路中各晶闸管触发 的次序为VT1 、VT2、VT3、VT4、VT5、VT6、VT1 ,相邻两个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差为60。三、闭环控制的调压调速系统(一)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机械特性1、普通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时存在的问题1)普通异步电动机调压时调速范围不大(恒转矩负载 ),如图4-1中A、B、C点;2)在ssm的低速段,调速范围虽大,但系统运行不稳定,且低速时,转差功率增大,转子阻抗减小,转 子电流增大。2、解决问题的措施使用高转子电阻的电机。高转子电阻电机的机械特性 如图4-7所示。图4-7 高转子电阻异步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机械特性可见:恒转矩负载下,调速范围变大,转子电流减小。(二)闭环控制的调压调速系统转子电阻的增大使调速范围扩大,机械特性变软,转速静差率变大。解决方法:采用带速度负反馈的闭环控制。(a)原理图 (b)静特性 图4-8 转速闭环调压调速系统(三)调压调速系统闭环静态结构图图4-9调压调速系统静态结构框图 它与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结构框图非常相似,只要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晶闸管整流器、直流电动机换成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图中的晶闸管调压装置)、异步电 动机即可。(四)调压调速系统的可逆运行及制动图4-10 电动机的正、反转及制动电路(四)调压调速系统的可逆运行及制动1、可逆运行方法:改变定子供电电压的相序,如图4-10所示。图中晶闸管16供给电动机定子正相序电源;而晶闸管710及1、4供给定子反相序电源。2、反接制动与能耗制动反接制动时,工作的晶闸管为供给反相序电源的6个元件。 耗能制动时,可不对称地控制某几个晶闸管工作。例:使1、2、6三个元件导通,其它元件都不工作,这样就可使电机定子绕阻中流过直流电流,实现能耗制动。所以调压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特性。(五)调压调速系统中的能耗与效率分析1、转差功率Ps传到转子上的电磁功率P2与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PM之差Ps为Ps称为转差功率,它被转子发热而消耗掉。下图为异步电动机的能量流程图。2、电动机的效率若忽略其它损耗,则电动机的效率为讨论:1)恒转矩负载时:有Te=TL不变;因f1不变,故n0不变,电磁功率P2也不变。随着转速的降低,转差功率sP2增大,效率降低。2)风机泵类负载时:有Te=TL=Kn2,Te、P2随转速以平方速率下降,尽管低速时,s增大,但总的转差功率Ps=sP2下降,损耗变小。故调压调速系统适合于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调速节能。四、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是由笼型异步电动机、电磁转 差离合器以及控制装置组合而成。 (一)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磁转差离合器的组成它由电枢、机座、磁极、励磁绕组、导磁体组成。1)直流励磁绕组:由控制装置输出的可调压直流电供电,产生固定磁场;2)机座:它既是离合器的结构体,又是磁路的一部分;3)电枢:圆筒形实心钢体,兼有导磁、导电作用,直接套 在异步电动机5的轴上,作为主动转子,转速与异步电动机相同。运行时,在电枢中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涡流;4)磁极:它是齿轮形的。作为从动转子固定在从动轴6上 而输出转矩,在机械上与电枢3无连接,借助气隙分开;5)异步电机为原动机,与电磁转差离合器组成一个整体;6)从动轴:输出机械转矩;7)是磁导体:它既是结构体又是磁路的一部分。 2、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转动原理1)励磁绕组通以直流电产生主磁通,磁路为:机座 气隙电枢气隙磁极导磁体机座;2)磁路中磁极有齿有槽,在齿凸极部分磁力线较密,在槽间部分磁力线较稀,气隙磁场为空间脉动磁场;3)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定向旋转,电枢切割脉动磁场,电枢中感生电动势并产生电流(涡流);4)涡流为交变涡流,它产生幅向脉动的电枢反应磁场,与主磁通合成并产生转矩;5)此电磁转矩驱动磁极跟着电枢同方向运动,磁极就 带着生产机械一同旋转。 3、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转速和转向 1)从动轴的转速n取决于励磁电流的大小; 2)从动轴的转向则取决于原动机的转向。电磁转差离合器本身并不是一个电动机,它只是一种传 递功率的装置。(二)电磁转差离合器的机械特性及调速系统1、电磁转差离合器的机械特性式中 n1原动机转速;Te电磁转差离合器轴上输出转矩;IL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K与电磁转差离合器结构有关的常数。经验公式表达:2、电磁转差离合器闭环调速系统电磁转差离合器的机械特性很软,实际使用时都加上转 速负反馈控制,从而可获得10:1的调速范围。闭环系统的组成与相应的静特性如下图所示。第三节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一、串级调速原理 (一)串电阻调速的原理绕线式异步机在转子回路中串接电阻的调速原理:从串电阻调速的原理中可获得串级调速的启发。已经降低,实现了调速达到新的平衡,但速度使=-dLeedLeefTTTIsndtdnTTTIE2200)( (二)串级调速原理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与转子电势同频率的附加电势,通过改变附加电势的幅值和相位实现调速。当转子串入的附加电势Ef相位与转子电势sE20的相位相差 180时,电机在额定转速以下调速,称为次同步调速。当附加电势Ef相位与转子感应电势sE20的相位相同时,串级调速可向高于同步转速的方向调速。(三)串级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工程上获取与转子感应电势sE20反相位同频率且频率随 转子频率变化的交流变频电源Ef比较困难,所以在次同步 串级调速系统中采用整流器将转子电势sE20整流为直流电 势,再与转子回路中串入的直流附加电动势E进行比较。 而可调直流附加电动势E在工程上比较容易实现。按产生直流附加电势方式的不同,次同步串级调速系统可分为电气串级调速系统和机械串级调速系统。1.电气串级调速系统系统中,直流附加电势E由逆变器UI产生,改变逆变角就改变了逆变电势,相当于改变了直流附加电动势E,可实现串级调速。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电机轴输出机械功率为: ,角速度 ,则电机输出转矩为 :,恒转矩调速特性 。2、机械串级调速系统机械串级调速系统的构成如下图所示。直流附加电势 E由直流电机产生,通过改变电机的励磁电流大小可改变 电枢电势,相当于改变直流附加电势E的值,实现串级调速。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电机轴输出机械功率为:(1-s)P2+sP2=P2=常数。具有恒功率调速特性。二、电气串级调速系统中电动机转子的工作状态转子整流器与一般整流器的不同点: 1)转子三相感应电势的幅值和频率都是转差率s的函数。2)折算到转子侧的漏抗值也是转差率s的函数。3)电机折算到转子侧的漏抗值较大,换流重叠现象严重, 转子整流器会出现“强迫延迟换流”现象,引起转子整流 电路的特殊工作状态 。 (1)第一工作状态:转子整流器的换流重叠角0 60二极管元件在自然换流点换流。 (2)第二工作状态:换流重叠角保持 =60不变,强迫 延迟换流角在0 30间变化。强迫延迟换流角 :二极管元件的起始换流点从自然换流点向后延迟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所对应的 角。(3)第三工作状态: =30不变,随Id增大 从60继续增大。第三工作状态属于故障工作状态。图4-19 转子整流电路的 =f(Id)、 =f (Id)三、串级调速系统的调速特性和机械特性(一)串级调速系统的调速特性 图4-19 电气串调系统主回路接线图和直流等效电路由直流等效电路列出的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电压方程式将 代入上式得转速n为改变,相当于他励直流电机调压调速。特性为n=f(Id ),但由于R比直流电机电枢回路总电阻大,故n=f(Id)相对要软一些。而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特性更软。(二)串级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与最大转矩因转子整流器有第一和第二工作状态,所以串调系统机械特性也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工作区。串调系统的额定工作点位于机械特性第一工作区;串调系统在该区的过载能力比绕线式异步电机固有特性的过载 能力降低了17左右。而最大转矩发生在第二工作区。串调系统的机械 特性比绕线异步电 动机固有机械特性 软,最大转矩比固 有机械特性的小。四、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1.双闭环串调系统的组成图4-22 双闭环串级 调速系统的组成框图2.串级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 整定触发脉冲,使逆变角为最小值min。通常min限制为 30,以防止逆变失败。当ACR的输出电压为上限幅值时 ,应整定逆变角为最大值max=9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