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复习天津市一百中学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复习 时间断限 907年后梁建立-1368年元灭亡 世界形势 欧洲:处于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阶段 亚洲: 各主要国家发展不同,总体领先于欧洲 基本特征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 进一步加强一、政治状况 1、朝代更替 几个民族政权并立,时战时和,最终完成统一 北宋、辽、夏并立 宋金对峙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统一:原因意义 2、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1)北宋:背景、措施、特点、作用 2)元朝:措施(中央地方)、影响一、政治状况 3、封建政治家进行的改革: 目的:维护统治的改革 内容:王安石变法 作用: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4、少数民族政治家的汉化政策及制度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直接目的都是为富国强兵; 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反对;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不同点 背景不同: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 根本目的不同 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为了要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 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是对封建内部矛盾进 行调整的改革 结果不同成功失败二、经济方面(略) 总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原因 2、表现 3、特点三、民族关系上 1、少数民族政权概况(简表) 名称、民族分布、首领、兴起、政权、制度 (耶律阿保机、元昊、阿骨打、铁木真) 适应民族融合趋势,为了维护统治实行汉化,并 保留民族旧制 2、制度: 1)蕃汉分治制度: 原因、内容、特点、实质、作用 2)猛安谋克制度: 演变、性质、内容、作用少数民族发展简表 民族 区域 首领 时间 政权 都城 制度 关系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少数民族发展简表 民族 区域 首领 时间 政权 都城 制度 关系契丹辽辽河 上游耶律 阿保 机916契丹 国-辽辽上京蕃汉汉 分治战战争 和议议 贸贸易 党项宁甘 陕陕北元昊1038大夏 国兴庆兴庆仿汉汉 制同上女真黑水阿骨打1115金会宁猛安蒙古蒙古 高原成吉 思汗 忽必 烈1206 1271 1279-汗国 元朝 统统一大都行省 制度1276 灭灭南 宋3、与宋的关系 1)战争 宋辽、宋夏、宋金、宋元 2)议和 三次议和及评价: (澶渊之盟、庆历和议、绍兴和议)如何正确认识宋金之间的战争?宋金之间的战争性质,同宋与辽 、西夏战争一样,都只是中华民族大 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决不是侵略和 反侵略的战争。就其正义性而言,当 时的金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 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南宋军 民的抗金斗争是正义的。如何评价岳飞 金兵南下是为了掠夺,损害了人民的利 益,岳飞抗金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 益,加上他治军严明,所以受到人民的 尊敬,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八千里路 云和月的英雄气概,更是激励着一代又 一代的人民精忠报国;但岳飞在思想上 是效忠封建朝廷的,这是时代局限性。4、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区域:全国 2)民族交往方式: 战争、杂居(新的民族形成)、 经济文化交流(贸易)、议和。 3)特点 4)原因 5)表现 6)影响 思考题: 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原 因和影响如何?5、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 金的并立。 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 对辽、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 民族政权的进攻。 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 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 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 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 总之,这一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 灾难,但也使各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形 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四、对外交往(略) 1、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2、港口众多、范围扩大、往来频繁五、文化上 1、原因 2、成就 1)科技:三大发明及外传、建筑、综合著作、天文历法 2)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3)史学:资治通鉴 4)文学: 词(原因、代表、特点)诗、话本、元曲 3、特点辽、宋、夏、金、元历史的总体特征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1)政治上: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两宋政权 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 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 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 央,加强中央集权。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导致政治斗争激烈。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取得重大 成就,手工业生产规模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商品 经济活跃,对外贸易频繁,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辽、夏、金的 民族经济有一定发展。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 济重心已经南移。 (3)民族关系: 民族政权并立。和平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少数民族政权 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 朝大统一局面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4)对外关系:海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由传 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5)文化方面: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在世界继 续处于领先地位。科技有了突出发展,对世界 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宋词元曲繁荣、世 俗文学的出现是文学的突出特点。各民族文化 进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第五单元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 进一步加强五代、辽、宋、夏、金、元基本特征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1、政治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由分裂割据到若干民族政 权并立到最后完成统一。宋元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 级内部矛盾复杂导致政治斗争激烈。2、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有较 大发展、城市繁荣,以海路为主的对外贸易空前发达。3、民族关系方面:诸多民族政权并立并发生许多的冲 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依 然是主流。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 一步加强。在元朝大统一局面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 高潮。4、文化方面: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在世界继续处于领 先地位。科技有了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 要作用。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文学的突出 特点。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