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十 章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十章 人口、资源、环境 与 可持续发展n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背景 和 理论n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 困境 n第三节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n第四节 环境的恶化与保护n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背景、理论 (一)、背景1972年,罗马俱乐部( 以关注 人口、资源、环境 为己任的研究团体)发表一篇报告,题为 增长的极限(由 D. Meadows 主持);同年,(在瑞典 首都 斯德哥儿摩)联合国 召开 “人类环境会议”,将 人口、 资源、环境 和 可持续发展列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问题。(二) 、基本理论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 经济、社会 ,以及 环境 和 生态 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内容。2、定义(1) 生态 及 生态系统 栖居在某一地理空间中的所有 生物 和 生物 群落,及其与 环境 构成的 系统 和 平衡关系。如地球上 局部 或 整体 的 生态平衡 遭到破坏 ,将导致严重后果。(2)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既满足 当代人 需求,又不危及 后代人 需求的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ECD 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出版社,1997,p52.)(三)、可持续发展:若干原则(1)可持续 原则: 指 经济、社会、生态 的可持续。(2)公平 原则: 包括 国内 和 国际 公平,代内 和 代际 公平。 (3)共同 原则: DCs 和 LDCs 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甚大,对 他们而言,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 和 内容 应有所差别,但 仍需协同行动。第二节 问题 和 困境一、人口爆炸【 关于人口问题讨论参阅第三章相关内容。】二、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 / 耗竭 与 节约1、定义自然资源 指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可为人类 生产 和 生活 所利用的各种物质条件。(如:水、土地、矿藏、森林、牧场、气候 和各种 生物资源。)自然资源 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 和条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 )2、分类根据 生存条件 和 生存机理、可获得之稳定性 及 藴藏量 等标准,自然资源可分为:无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以及水 和 大气 等)不可再生有限(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物;以及 生物资源: 森林、草原、水、陆野生动植物、农作物 等)可再生可回收 (但不可更新)资源如: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除 能源矿物 外 ) 不可再生 资源不可回收 资源(指 煤、石油、天然气 等 能源矿物)3、自然资源:作用 或 影响首先,一定时期 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对一国 或 地区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水平、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将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在大体 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下,自然资 源对一国或地区的 产业布局 和 结构 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外,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的 经济发展战略 或 经济政策 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4、资源可持续利用? 问题 和 争论n 悲观派观点: 1)世界资源相对于人类需求而言严重不足;2)人类未来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可避免要大幅度下降;3)当代人 大量消耗资源无异于侵害 后代人 的生存条件。【代表者:】梅多斯 (D.meadoows)、 “增长极限论者” 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CED)等。n乐观派观点:1)对资源需求的增加促使人们去发现新资源或发明资源替代品,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尚未为人所知的无穷无尽的资源正等着人类去发 现、开发 和 利用。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不存在也不会出现资源 总体上的严重短缺和枯竭;(事实上,人类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时,已经越过了许多资源极限 的约束。)2)人类历史表明,上代人损害下代人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倒是上代 人通过努力和奋斗造福于后代人。5、主要资源: 存量 和 利用 1)土地功能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各种自然资源和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生态系统物质的供应者和能量调节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特点面积有限、位置固定、可重复使用、土地肥力既可遭到损毁、也可受到保护存量 在整个地球陆地面积中,只有不到 1/3 可耕种(约150亿公顷)。状况和问题(1)沙漠化、水土流失、肥力退化严重;(2)人口激增 工业和城市用地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2)矿产资源功能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矿物所占地位并不重要。但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却不可或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能源和工具,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矿物资源。特点(1)存量有限例如:铜矿 总储量为 2.7 亿吨。现每年消耗700800 吨;石油 现有可开采储量 可维持 20 年;天然气 可维持 20 35 年 (2)消耗速度加快例如:1980 2000 年,石油 消耗量为 40 亿吨,为人类开发石油以来的 80; 天然气 消耗量20亿立方米,是人类开发天然气以来的 67;1961 1980 年,铁矿石 开采150 亿吨、煤 600 亿吨,分别占过去 100 年间开采总量的 50 和 40 。】3)森林资源定义 即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多种植物和动物、微生物群体共生,与相应的水土气资源共处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自然资源综合体。 功能 森林资源具有不断更新 和 增值 的能力,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 森林资源还具有多种 经济、生态、社会 功能:(1)森林资源及其产品可直接作为人类生活资料和 工农业生产原料;(2)森林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生产氧气、净化空气,提供人类基本生存条件;(3)森林还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存量 / 现状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大,森林面积锐减。【 例如:18621978,全世界森林面积从 55 亿公顷减少为 26 亿公顷,即 从 占陆地面积的 1/3 下降 为不到 1/5。】4)水资源 功能 水资源,尤其是谈水资源,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之一。 特点 (1)分布不均;(2)水源污染、水质下降;(3)消耗量增加【Data:】公元前 中世纪前后 18世纪(工业革命) 20世纪末每人一天用水量 12 升 2040 升 60升 500 升三、环境:退化 与 保护(一)、环境 与 经济发展的关系:即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首先,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环境的一部分。其次,人类一方面被动地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另一方面,可主动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后,人类经济社会 与 环境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对立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更是有害的。(二)环境退化:表现 / 原因 1、 表现 :1)、工业排污、化学杀虫剂和除草剂 大气、水源、土壤 污染; 地球 “温室效应”;2)、森林砍伐 水土流失 、 动植物生存环境 及其 食物链 破坏;3)、酸雨 土地、湖泊、森林,以及 人类艺术和建筑遗产 等破坏;4)、塑料 白色污染;5)、核泄漏 放射性核污染。n当前人类面临的几大生态环境问题:(1) “三废物质” 污染 即 废物、废水、废气 对 土壤、水源、空气 的污染【Data:】2000年,中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已达 667 万公顷。(新发展经济学p500.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噪音污染【Data:】早在1980年,“国家噪音控制工程学会大会” 就发出 警告:“如不采取措施,到2000年,世界将没有人能听到 21 世纪来临的新年钟声。”(新发展经济学p500.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水资源枯竭【Data:】1)据预测,如果按现有工业发展速度,到2030年,人类将 耗尽岩石圈所有水储量;2)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的 .( 新发展经济学p500.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土地沙漠化【Data:】世界沙漠化有日益强化之趋势。LDCs 的沙漠化问题更为突出。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表的一幅地图表明 ,除了雨水充足的热带地区外,LDCs 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涂上了有沙 漠化危险的橘黄、粉红和深红颜色。 在拉美,这种颜色吞噬了巴西的东北部、墨西哥的中部和北部, 从安第斯山脉一直延伸到智力的整个地区。在亚非大陆,除了非洲之角和非洲大陆西南部地区,从大西洋沿 岸的撒哈拉蔓延到北非和萨赫勒,穿过中东和波斯湾,一直伸展到巴 基斯坦和印度北部,毫不间断地绕过半个地球。中国同样面临严重的沙漠化威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洪灾、干旱 、以及沙尘暴,表明中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新发展经济学p500 501.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温室效应一方面,由于全世界工业排放的 二氧化碳 激剧增加,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积日益减少, 使地球出现 温室效应,即 由于 气温升高 冰山融化 海平面上升大面积陆地淹没 ,等一系列严重后果。(6)大气 臭氧层 破坏;臭氧层 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 层。它能阻挡阳光紫外线过多地照射到地球表面 ,有效地保护地面生物的正常生长。据卫星探测,1979 1985年,地球南极 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40 50,形成一个臭 氧层空洞。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氯碳化合气体和 氧化碳气体等。(7)核污染【Data:】核污染 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核泄漏或核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生物破坏严重。总之, 生态恶化不仅使 当代人 的生 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使 后代 人 的生存条件和生存基础受到威胁。如果人类无情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 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就无异于摧毁自身 生存的基础和条件。2、原因nDCs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n LDCs :生态问题严重的原因(1)观念;即 “先增长(污染),后治理”【 参见教程p263,(4)环境退化 与 经济发展水平。】(2)技术;(3)资金;(三)环境保护:思路 与 对策 / 措施1、 环境的 公共物品 性质个人和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充分享受着环境带来的便利,但却对环境的维持和保护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即存在对环境 过度消费 的倾向。2、 关于 环境保护(即 减少“搭便车”动机) 的若干思路:政府力量 强制收费治理 市场力量 价格 激励 与约束NGO 道德 和 社会 力量n政府干预 (A. Pigou 思路)理由:在治理和保护环境时,由于环境的产权较难确定,且其产权交易成 本较高,因此,相对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言,政府干预成本可能较小。通过市场机制确定的资源价格,只能反映当前的资源供求关系,而 不能反映未来的资源供求关系。此时,就需要政府对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进行长远规划。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基础设施、优惠政策,以及争取国际支 援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在环保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方式: (1)收取污染费:(2)补贴;(3)责任和抵押n市场力量 (R. Coase 思路): “界定产权” 发放排污许可证允许排污许可证交易、转让(例如,碳交易等)(注意:)了解最近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概况,包括主题,主要内容,中国参与情况 ,会议结果。【作业:】n了解最近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概况,包括主题,主要内容,中国参与 情况,会议结果。n何谓“碳交易”?了解中国碳交易的现状及问题。n针对中(本)国国情试设计有效的减碳制度和机制。n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减碳打算。n非政府组织:跨种族、文化、国界 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