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端午节的活动项目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 、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 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 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 果等。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 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 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 故事吗?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 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 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 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 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 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 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 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 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 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春秋时吴国忠 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 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 午节。 三,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 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 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 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 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 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 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 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 、祭神。场面壮观,人山人海。 竞渡形式多种多样!下面由一段视频来做 详细的介绍吧!龙舟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 诗人张建封竞渡歌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 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 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 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 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 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 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 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 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 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 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 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 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1、粽叶和粽绳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约1小时;2、五花肉洗净切片(每一片都要半肥瘦哦),加入少许油 、酱油、盐、五香粉,用筷子拌匀;3、糯米洗净,滤干水,放入盐、油,用筷子拌匀; 4、花生、冬菇、绿豆洗净分装,冬菇浸泡半小时后滤干切片, 绿豆浸泡半小时4滤干加少许盐、油;5、用硬纸绕出漏斗形状,用胶布粘好。 一、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产品; 二、如果是真空包装,查看是否有漏气或气鼓现象,如果有不要购买; 三、选购粽子最好到商场、超市和正规的副食商店购买; 四、吃粽子若感到口味不正,千万不要食用。 小贴士:另外,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原色的粽叶颜色发黄发暗,虽然不 好看,但是更加自然、安全。市场上凡是颜色青绿的粽叶基本都是通过添加硫酸铜 、氯化铜、工业碱等工业化工原料回染制成,食用此种棕叶包装的粽子产品,会对 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端午节,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的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 2、对于端午节的这种中国文化传统今后是 否还必须传承下去 ?在我国已经延中韩端午节之争的警醒 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端午 节,在去年却被韩国抢先申报“端午 节”为该国文化遗产。不仅如此,就 在联合国即将于今年11月份公布申 遗结果的前夕,“端午节.CN”又突然 遭到韩国公司的抢注。 如果说,韩流的一再入侵给我们敲响了民族 文化保护的警钟,那么这警钟敲得好,能让我们 以另一种方式来认识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的精髓 ,同时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珍惜与爱护之意。如 果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真的能让端午节等民族 文化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那么失去个“ 端午节.CN”域名又算得了什么?从这个层面来说 ,我们应该感谢一再入侵的韩流,它让我们重新 审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更从中激发民族自尊 。在这个的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更多地是思考如 何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噢! 同学们自己自由组织,出一期主题以“端午 节”相关联的黑板报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