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小麦免耕技术应用现状 及关键性技术一、我省小麦生产地位显著1、小麦产品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副食。2、小麦在我省夏粮生产中优势突出。3、小麦是我省核心农作物。4、小麦产区相应集中。5、小麦总产有恢复性的增长。6、小麦加工初具规模。 二、小麦免耕技术在我省日趋成熟 近年来,我省通过多点的试验、示范,该项技术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我省推广应用的小麦免耕栽培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有的地方采用不耕不耙播种小麦,亦称免耕;二是有的地方采用只耙不耕播种小麦,亦称少免耕;三是有的地方采用稻麦两茬不耕不耙播种水稻、小麦,亦称连作免耕。 三、年我省各级对小麦免耕高度重视主要特点:2005年,是我省秋播难度最大的一年。2005年,是我省各级对小麦免耕推广最重视的一年。2005年,也是我省小麦免耕推广应用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是我省秋播难度最大的一年。 罕见的灾害性天气,导致秋播遇到“四难”:即农作物收获难、腾茬难、整地难、播种难。2005年是我省各级对小麦免耕推广最重视的一年。 一是各地加大了小麦免耕的宣 传力度 二是各级党政领导都亲自办样板 三是农业厅将小麦免耕列为主推技术 四是不少农业部门都还将小 麦免耕列为考核技术人员绩 效的重要条件之一 2005年也是我省小麦免耕推广应用速度最快的一年。 一是推广面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稻茬田小麦免耕面积已达10万多亩 ,其中小麦主产区枣阳市达3万多亩,曾都区达2万多亩,襄阳区达3万多亩 ,宜城市达0.2万多亩,谷城0.2万多亩,南漳县1万多亩,老河口市3万多 亩。二是示范规模最大。不少县(市区)连片免耕面积高达300500亩左 右。 四、我省小麦免耕应用效果显著 我省各地小麦免耕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免耕小麦产量是稳定的,一般情况下多数平产,部分增产,少数减产,效益显著。 1、节本增收,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直接效益。 免耕小麦不用耕不用耙,一般每亩可节约翻耕费5080元,相当于每亩增产小麦50多公斤.2、省工增收,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打工效益。 据我省多点试验结果,免耕小麦一般每亩可省工45个,按现行农村用工每个3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120150元。3、抢种增收,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间接效益。 实行免耕,就抢住了季节,适期播种。这样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当季小麦的收益,而且还有利于下一季作物腾茬,其间接效益更加可观。4、肥土增收,给农民(农业)带来了持续增收的效益。 采用免耕后,前茬作物的腐烂的根须,增加了土壤肥力,再加上秸杆覆盖还田,有更多的腐殖质的形成,使土壤保持了良好的团粒结构。免耕不仅增肥了地力,而且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保持农业连年增收,持续增效。 5、简化工序增效,有效地缓解了劳力紧缺的矛盾。 小麦免耕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不仅减少了单位面积的用工量,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的缓解了劳力紧缺的矛盾。五、小麦免耕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小麦免耕不等于小麦免管,而且要精管,总结小麦免耕减产减收的原因,其主要是关键技术把握不严,田间管理不到位,概括起来讲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因播种量少,播后长 期干旱少雨,田间缺墒, 导致出苗率低,同时由于 缺墒,幼苗扎根浅而吊死 ,导致减产;有的因播种 量过大,而遇墒情较好, 基本苗过多,导致苗挤苗 ,也会减产。1、播种量不精。播种前没有进行灭茬,机械收割的稻茬过高,播 种后盖草不易与地面接触,保墒效果差,影响出苗和 苗期生长;有的盖草不均,盖草过厚,导致麦苗不能 见阳光,光合作用差,出现了大量黄苗或缺苗的现象 。 2、覆盖物不均。播前没有按标准进行化学除草,造成草荒,瘦弱 幼苗多,不能形成壮苗越冬,导致减产。有的出苗后 ,化学除草又不及时,导致草苗共生,极少数田块杂 草高达数百万。 3、除草不及时。有的播前不施底肥,出苗后又不按要求及时追施壮 苗肥,导致弱苗增多。 4、施肥不合理。有的在恶性杂草较多的田块或抛荒的田块或地势 低洼、排水不畅的冷浸田里免耕小麦,导致杂草滋生 或长期渍水而减产或绝收。5、选址不恰当。六、小麦免耕须把握的关键性技术小麦免耕操作程序比较简单,概括起来讲有五道工序:即开沟定厢化学除草施足底肥适量播种均匀盖草。根据小麦免耕生育特点,应严格把握好以下关键性技术关。1、把好开沟整厢关。 要求排灌渠道和干渠、支渠、毛渠配套,形成 网络,使块块麦田达到灌得进,浇得匀,排得出, 排水彻底,降低地下水位。要适墒开沟整厢,按厢 宽3.5米开沟整厢,整理好厢沟、围沟、腰沟,做 到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2、把好化学除草关。 麦田化学除草要把握好四个要点:一是要选用安全对路的除草剂,确保作物的安全。二是要把握好播种前、苗期和返青期3个时期的除草防治时机。三是严格用药剂量。如果剂用量过大,对小麦造成药害,如剂量过低,防除效果差。四是要严格用药剂量,按推荐剂量使用。 目前我省各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 主要有“克瑞踪”或“克无踪”、“麦客隆”、 “骠马”、“苯磺隆”、“阔世马”等。根据 杂草发生的特点,在防治上要主攻播 种前后的防御,重点解决冬前草害。 其方法是在小麦播种前1天,每亩用 200500亳升“克无踪”,兑水75公 斤,防除田间杂草;苗期每亩用“骠 马”50毫升加“苯磺隆”20克,兑水50 公斤,或“骠马”50毫升加“麦客隆”10 克,兑水40公斤或“阔世玛”15毫升, 兑水20公斤,防除双子叶杂草和单 子叶杂草。 3、把好适量播种关。 一般每亩播种8公斤左右为宜, 最多不得超过12公斤;出苗后一旦发现出苗不匀,在3叶期应及时蔬苗、补苗、间苗,使麦苗分布均匀。 同时,要推广良种、推广包衣种或 药剂拌种。常用的药剂拌种方法: 在播种前晒种12天,然后每公斤 种子用15%粉锈宁2克拌种,随拌 随播。切忌“白种”下田。 4、把好配方施肥关。 应用配方施肥技术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测定 土壤肥力。二要掌握小麦的需肥规律。小麦生长发育 70%的养分来自于土壤,因此,在小麦生长发育全过程 中,一定要做到“缺什么肥补什么肥”。一般情况下,应 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足底肥(亩施 复合肥50公斤),重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化 肥及微肥,并注重适时根外追肥。 5、把好稻草覆盖关。 播种后要及时盖草, 要求草不成砣,地不露白 ,不露籽,亩盖草150公 斤左右。盖草时要做到一 撒、二匀、三补缺,确保 覆盖物均匀。6、把好病虫防治关。 免耕小麦由于稻蔸没有耕翻 入土,田间稻蔸赤霉病残留的基 数较大,侵染麦穗数量较多,发 病率往往高于耕翻麦田,加上免 耕小麦田早发优势强,郁闭封行 早,田间湿度大,有利于中后期 各种病菌的发生与蔓延。因此,对免耕麦田病虫 灾害的防治要高度重视,及 时做好农药准备和测报工作 ,并注意清除田边杂草,减 少中间寄主,适时做好药剂 防治工作。7、把好中后期早衰关。 主要措施是除了增加中、后期的肥料外,结合病虫 防治,还可采用强力增产素、丰产灵等农作物生化制剂 进行药肥(剂)混喷等措施,这样,即使在根系活力下 降的情况下,有利于促进叶面吸收与转化,保持与延长 功能叶的功能期。同时,还有利于防止干热风和高温逼 热的作用,实现增粒增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