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发展讲解人:吕经坤讲解人:吕经坤 制作人:张制作人:张 旭旭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 安全概述农产品:指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及其直接 加工品。农产 品食用非食用农产 品质量质量和安全的组合农产品安全、优 质、营养要素的 综合质量中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出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工业迅速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环境问题造成食品污染而危害人们健康的实例经常发生。环境的恶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并由此产生“不安全感”。1916年,美国密歇根州DDT药害事件20世纪60年代,日本能本县含汞工业废水污染 事件日本神通川流域食用含镉超标稻米和饮用水中毒 事件我国从1950年开始使用有机氯农药。1978年到1980年对全 国16个省市的1914批粮食作了调查:1980年受农药污染的粮食达2975万吨,因污染而减产粮食1165万吨。工业“三废”工工工工业业业业“ “ “ “三三三三废废废废” ” ” ”废 渣废 水废 气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我国遭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有2400千米河段鱼虾绝迹。每年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农畜产品总量达1535万吨。 目前,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且从区域性环境问题发展到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威胁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发达国家的民众的环境意识迅速增强,保护环境、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自身的健康已成为头等大事。回归大自然,浪费安全食品,已成为人类的必需。 1927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囯“人类与环境”食品会议上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囯际联盟(IFOAM)。随后,在许多国有兴起了生态农业,提倡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中,树立“食品安全”的思想,生产没有公害、污染的安全食品,由此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新的农业革命。1984年,组织 开展生态农业试 点示范, 同时开展了生态农业 生产技术1989年,提出发展绿色食品1990年5月,在全国开发生产绿 色食品1992年11月5日,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 中心”2001年-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 划起 草实施,无公害农产 品管理办法颁 布第二节 影响农产品 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污染的途径和 因素分类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本底性污染(一)物理性污染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 品收获 或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 范、不慎在农产 品中混入有 毒有害物质,导至农产 品受 到污染。通过规 范操作程序加以预 防。(二)化学性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理 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农产 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通过标 准化生产进 行控制。(三)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因素对 农产 品质量安全的危害。有些可以通过预 防控制,而 大多数则需要通过采取综合 治理措施。(四)本底性污染指农产 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 对农产 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 害。需要通过净 化产地环境或调 整种养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我国农产品工作重点 是解决化学性污染和 相应的安全隐患。农业部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就是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药物等关键危害因素入手,主要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让消费者放心食用农产品。第三节 农产品质 量安全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食、肉类、蛋类人均消费量己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名、特、优、稀农产品和质量安全农产品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全面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消费者身 体健康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要求逐步提高,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还要求食品安全。但是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环境的严重污染,使人们对环境保护,对消费安全食品的意识得到加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生产和食用无公害农产品无疑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提高农产品安全有利与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可增加农产品的环璄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 谷城“天谷粮油”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标识 谷城五山玉皇剑茶叶、汉家刘氏茶叶取得了中国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颁发“有机产品”证书(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 环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由于不适当施用化学物质以及环境污染而引起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保护好生态,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增强农产 品竞争力在囯外,进口国对安全不达标的农产品不仅就地销毁,还须缴纳无害化处理费用。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已不是收多收少的问题,而是有收无收的问题。经济损失 70亿元陕西华圣“粉 红女士”苹 果、浙江茶叶 等等第四节 我国农产 品质量安全现状(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进展顺 利 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从2001年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推进措施: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措施一 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 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 的文化程序。推行市场准入制措施二 建立检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志管理,推行追 溯和承诺制度。完善保障体系措施三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标准化体系,完善检验检测 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 设,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宣传。(二)标准化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止2004年3月,仅农业部就组织制定了国家农业标准479项、行业标准1681项、地方标准达17000余项,并组织制定和发布329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72项绿色食品行业标准。清理了农业国家标准482项、行业标准1242项。农业部在全国规划建设280个国家级、部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10年,已有92%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忠中心,全国80%的地市县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站,农业质检机构的仪器和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三)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建设,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自1990年开始在全国倡导、推动发展绿色食品、并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具体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并于2003年成立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门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