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突破考点一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基础梳理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 等 不同估计:乐观派、中间派、悲观派地球 最多 能养 活多 少人提出的背景:人口 ,可用空间越来越狭小,自然资源环境承 载力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衡量指标:人口数量环境人 口容量剧增 匮乏人口数量资源 消费水平深化探究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差异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人类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其实质是一种或几种资源衡量的环境人口容量。比较项较项 目环环境承载载力环环境人口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资源的承 载载力自然资资源的承载载力 、经济经济 、社会发发展 、消费费水平 限定因素自然资资源、生 态环态环 境自然、经济经济 、社会体现现的意 义义生存发发展人口数量大小 估算 标标准从自然资资源的 角度估算,把人 均消费费水平压压 缩缩到最低根据现现有消费费水 平,参照可预见预见 的 生产产及生产产力水 平,资资源储储量和消 费变动费变动 等强化专练1.下图中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土流失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B.该地区不会发生凌汛现象C.该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D.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差(2)造成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矿产资源较丰富,受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以及暴雨的影响,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同时在图示的黄河上游河段,每年初春会发生凌汛现象。第(2)题,读图可知,本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为每平方千米30人,而目前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47人,说明该地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承载力,从而导致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答案 (1)B (2)A考点二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基础梳理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条件实质:最 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保持 措施尊重 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障 的生活水平不妨碍 人口生活质量概 念合理健康未来合理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规律总结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强调调点强调调的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资资源环环境所能 承载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极限人口)强调调在保证证合理健康的生 活水平条件下,促进进可持 续发续发 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 (最佳人口) 实质实质一个警戒值值一个合理值值 体现现的意义义生存发发展共同点历历史时时期不同,制约约因素也不一定相同(不确定 ),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时期,制约约因素相 对对不变变的情况下,可进进行相对对定量的估计计,即具 有相对对确定性强化专练2.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题。我国环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约16亿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温饱饱型消费费水平10亿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费水平 8亿亿9亿亿人 富裕型消费费水平7亿亿之内(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 B. C. D.(2)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 、数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消费水平越高,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越少,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 (1)A (2)C考向调研考向一 我国的环环境人口容量【例1】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解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都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我国的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由图可知,我国到2040年前后,人口将会达到15.2亿左右,到2050年以后,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这是由于人口出生率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大,导致死亡率上升。答案 (1)C (2)C【预测1】读“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能)源消耗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诸数值变化的根源是 ,这种变化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列举出两项。(2)请你根据图中内容,提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三项措施。解析 本题把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其中人口问题是根源,随着人口数量的增 加和人口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必然 加大。由图形的分析可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 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而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 量、氟利昂的排出量和CO2排出量在急剧上升。 答案 (1)人口增长 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量)的增加,将会使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甚至会影响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氟利昂排出量(CO2 排出量)的增加,会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 (温室效应加剧,海平面上升),危及生物的生存。 (2)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植树造林;积 极研发新能源;研制新一代无氟制冷系统;保护 水源,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任意三条即可)考向二 影响环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例2】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3)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3)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解析 第(1)题,套用“木桶效应”,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第(2)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的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极大值。第(3)题,内蒙古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答案 (1)D (2)C (3)D【预测2】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区域的最佳人口规模。结合“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上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A. B. C. D.(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力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A. B. C. D.解析 第(1)题,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图中的P、P分别代表在较低生活质量和较高生活质量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而非环境承载力。第(2)题,发达国家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总量过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过了本国的范围。答案 (1)C (2)B对点训练题组题组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13题。气候区合理人口 容量(亿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热带热带 雨林气候28.00200 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风气候930100 地中海气候2.2590 温带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带季风风气候7.35301.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空间环境的大小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有限性。C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区比其他类型的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密度大,而现实中远没有达到合理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D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解析 由表中列出的各气候区可知,测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B题组题组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46题。4.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 B. C. D.5.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 ( )A.、 B.、C.、 D.、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解析 认真读图,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结合环境容量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回答。第4题,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源在消耗,制约了环境容量的增加。第5题,模式人口数量未超过环境人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