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哲思短章 感受春天带着几丝快乐,几丝凉意,我们走入春天。马路边,田埂里,只要你看一看,便可捕捉到春天的影 子。道路旁,柳树伸出嫩绿的枝芽,在微风中,伸展着自己 柔软的枝条,怡然自乐。瞧!那桃花姑娘,展开一张张粉红 色的小脸,冲着我们微笑。它们脸对着脸,正忙着梳妆打 扮。再低头瞅瞅,嫩绿的小草探出了头,这一丛那一簇,冲 着春天招手。顺着田埂望去,麦苗一片片翠色欲滴,一直通到远山底 下。这时,一只喜鹊,俯冲到麦田里。伸着好奇的小脑袋, 这望望,那瞧瞧,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好不美妙!春天,美好的春天,多少美丽被你挽在一起。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穿过几条马路,转过几个弯,我们步入了田间小路。远离 了喧嚣的城市,这里,只有乡间的气息。随着慢慢加快的脚步 ,我的心轻快起来。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好一片空旷的土 地。我的心,一下子放飞了,心情无比舒畅。同学们也陶醉在 这美好的景色中:有的三五成群一起放着风筝,心随风筝去, 高高地飞在空中;有的端着相机,和同学一起合影;有的干脆 席地而坐,开起了吃会。想一想,在这偌大的空间中进餐,也 算是一种享受。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我沿着水边,静静地走着,陶醉在这春的景色中。然后从 地上拣起了一些小石子,打起了水漂儿。可是我的技术不好, 小石子一下子就沉入了水底。我一扬手,把剩下的小石子全部 扔入水中,在它们落水的地方,溅起一个个小水花。 “汪,汪”随着两声狗叫,一只小黄狗闯入我的视线。调 皮的男生逗着小狗,小狗撒起了欢儿,追着男生四处跑,引起 一片片笑声。 笑声融入水声中,叫喊声融入天空中。在这个快乐的春天 里,一切又有了新的开始! 我笑了,冲着春天甜甜地微笑着 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修身名句厚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论语述而赏读: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 下都能这样。整句反映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傲不可长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满,乐乐不可极。礼 记记曲礼上赏读: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 兴不可过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赠曹将军军霸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 ,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的浮云一般淡薄。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陆陆游(11251210),南宋词词人。 字务观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绍兴 )人,有“小李白”之称。他始 终坚终坚 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 权权派的排斥打击击。中年入蜀抗金, 军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 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为杰出诗诗人。 1158年(绍兴绍兴 二十八年)入闽闽任宁德县县主簿,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 ,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抚使王炎幕府,投身 军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阁待制。陆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张坚 决抗战战,充 实军备实军备 ,要求“赋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 投降集团团的压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终不渝。 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长辞。 作品有剑剑南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书、老学 庵笔记记、诉诉衷情等。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写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 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 得报差通判夔州”(入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 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 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 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 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入蜀 记。关于此段行程及交游情形,于北山陆游年谱概述如 下:“闰五月十八日离山阴赴夔州通判任。六月二十五日,在 镇江神庙中遇义军战士王秀,记其感叹之言二十八日与范 成大遇于金山,时成大奉使赴金。行至当涂,以诗吊李白,途 中曾函候曾逢。舟抵江州,游庐山。至武昌,遇诗人章甫,别 后有诗寄之。在荆州,赋诗吊屈原。经巴东,登秋风亭拜寇准 像。入瞿唐,登白帝庙。十月二十七日到夔州。知府事为济南 王伯庠。凡旅途经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3审美视窗 “放翁”陆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上苍对每个 人都是公平的,年少气盛的陆游,心中那一腔悲愤激昂,如山 洪般爆发,他要雪国耻,救民生,整社稷然而,这一番大 志,却因奸臣当道,终究还是幻影。 同僚对他不冷不热,称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他也 不在意,反而自号“放翁”,他就是要放得开,放得起,放得 下。放手一搏,重兴高祖之业。为此,他还吟啸一诗:“飞霜 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 历史是在不断地谱写、不断地重演的。当一个王朝气数将 尽,任凭臣子怎样悲愤,都不会有扭转乾坤的可能。不久后, 他就被谪贬,而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丹 心。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仍拖着病体,挥毫书下“僵卧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就连 在临终之时,也不忘山河破碎,他的遗作,更是让人不觉潸 然。“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答案 j su lo chn l tun chng ji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古今异义古义义:_ 今义义:_古义义:_ 今义义:_古义义:_ 今义义:_答案 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 表现出来 古义: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 今义:评说、指责;指 示、点拨 古义:没有前行 今义:不允许或者没有能力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3一词多义 (1)然 杰然特起( )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实不然也( ) 碧峰巉然孤起( ) 答案 的样子 但是 这样 的样子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以 今以钟钟磬置水中( ) 复以小艇游庙庙中( ) 若稍饰饰以楼观观亭榭( ) 夫夷以近,则则游者众(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答案 把 用 用 而且 因为为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3)之 信造化之尤物也( ) 自数十里外望之( ) 徙倚久之而归归( ) 何功之有哉( ) 之二虫又何知( ) 答案 的 它 语语音助词词,无义义 宾语宾语 前置的 标标志,无义义 这这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4)而 突兀而已( ) 徙倚久之而归归( ) 岸土赤而壁立( ) 青,取之于蓝蓝,而青于蓝蓝( ) 而母立于兹兹( ) 答案 而已:罢罢了 表顺顺承 表并列 表转转折 你、你的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4词类活用答案 晚:在晚上,名作状 壁:像墙壁一样, 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上:向上, 名作状 雨:下雨,名作动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5附过小孤山大孤山参考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 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 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 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 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 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 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 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 妙”。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 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 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 ,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 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 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 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 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往东南方向飞去,非 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 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 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 ”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 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 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 ,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 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 ,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 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 。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 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 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 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 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 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主旨归纳通过对小孤山、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志在抗击金 人、收复中原的情思。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重点突破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的 ?提示 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 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 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 点联系在一起的?温馨晨读篇自主学习篇活页规范训练合作探究篇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 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 幅长江山水图。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 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 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 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 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 ,“冬晴夏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