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丹东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姓名:李元元丹东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一、理财产品现状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成倍增长,发行银行大幅增加,发行主体结构日趋完善。国际知名银行在国内基本都有产品发行,城商行发行占比逐渐增加。投资者应充分认识以下风险,谨慎投资: 1、本金及理财收益风险:本理财计划有条件保证本金,即投资者持有本理财计划项下的某子计划到期或招商银行提前终止该子计划时,招商银行承诺理财本金保证,超出招商银行保障范围的本金损失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本理财计划项下各子计划理财收益均按照投资者购买各子计划当日招商银行公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计算,各子计划投资周期内收益率不随市场利率波动而变化。 2、理财计划认购风险:如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相关法规政策变化或其他可能影响本理财计划正常运作的情况,招商银行有权停止报价,投资者将无法在约定的认购时间内购买本理财计划,因此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招商银行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3、违约赎回风险:招商银行保证在到期日或提前终止日向投资者支付 100%本金,但如果因为投资者违反本理财计划产品说明书的约定,提前赎回其购买的理财计划,则本金保证条款对该投资者不再适用。此种情况下,投资者除了可能丧失本产品说明书约定的理财收益外,投资本金也可能会因市场变动而蒙受损失。投资者应在对相关风险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谨慎投资。 4、政策风险:本理财计划是针对当前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设计的。如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相关法规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理财计划的受理、投资、偿还等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本理财计划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损失。 5、市场风险:本理财计划项下每个子计划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根据投资者认购当日招商银行公布的收益率确定,在已成立子计划的理财期内,市场利率上升,该子计划的收益率不随市场利率上升而提高,由此产生的利率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6、流动性风险:本理财计划存续期间,投资者只能在本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办理认购,子计划成立后投资者不享有提前赎回权利。 7、信息传递风险:本理财计划存续期内不提供估值,不提供账单,投资者应根据本理财计划说明书所载明的公告方式及时查询本理财计划的相关信息。招商银行按照本产品说明书有关“信息公告”的约定,发布理财计划的信息公告。投资者应根据“信息公告”的约定及时登录招商银行网站或致电招商银行全国招商银行“金葵花”尊享岁月流金系列人民币 90 天理财计划系指由招商银行发行的一系列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自本理财计划成立之日起每个认购开放日发行一个子计划,每个子计划的投资周期均为 90 天。投资方向及范围 本理财计划资金由招商银行投资于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包括但不仅限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债券远期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其它工具,并通过信托计划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债、交易所债券、新股申购、信贷资产和银行存款等其它工具。 理财收益测算示例某子计划成立,假设理财本金为 1000,000 元人民币,投资者购买子计划当日招商银行公布的到期或提前终止预期年化收益率为 3.30,理财计划持有到期实际理财天数为 90 天。投资者获得的人民币理财收益金额1000,0003.30903658136.99 元人民币某子计划成立,招商银行提前终止子计划,且投资者持有子计划直至提前终止日,此情景下假设理财本金为 1000,000 元人民币,投资者认购子计划当日招商银行公布的到期或提前终止预期年化收益率为 3.30,子计划持有直至提前终止日实际理财天数为 23 天。投资者获得的人民币理财收益金额1000,0003.30233652079.45 元人民币二、发展趋势及误区(一)产品种类丰富,但同质化竞争严重 理财产品基础资产类别日渐丰富,结构性理财产品拓展了投资渠道。不过产品的设计结构单一,产品创新能力差,同质化竞争严重。就非保本型的挂钩产品而言,在 2007 年扎堆股票类产品;在股票市场湮灭后又扎堆信贷资产类产品的发行。2010 年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后,票据和债券类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上升。 理财产品委托期趋短,年化预期收益率逐年下降,到 2010 年年平均收益率低至 0.49%,平均委托期降至 139 天。 2010 年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投资期限短期化趋势明显。产品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共计 3605 款;13 个月的共计 3453 款;36 个月的共计2106 款;6 个月以上的共计 2411 款。 导致投资期限短期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投资者更加注重资金流动性;为顺应投资者需求并规避市场风险,银行纷纷增加短期理财产品并调高了收益率。 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占比在经历 2007 年后的持续下滑后,2010 年占比开始出现大幅的反弹,从 2009 年的 15.94%升至 25.61%。 (二)披露实际收益率产品占比继续下降 银行产品收益披露质量在经历 2008 年的大幅改善后,于 2009 和 2010 年出现持续的恶化,2010 年缺少实际收益的产品占该年度到期理财产品的 66.98%,而 2009 年为 57.66%。(三)人民币理财持续旺销 2010 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发行 9587 款,占市场发行总量的 82.82%。该类型产品资金投向是央行票据和国债,风险较低且能带给客户较高、较稳定的综合收益,比较贴近市场和客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百姓的理财需要,因而比储蓄等方式更具有吸引力。 (四)非保本型产品占据“半壁江山” 2010 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计发行 5554 款,占市场发行总量的 47.98%。从最初的“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到以挂钩各类金融产品为特色的“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再到明确标志“不保本”概念的“非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 “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已是市场的主流。 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收益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资产为主要投资方向, “保本”是主要理财观念。由于通胀的压力,如今客户不再满足于 3%左右的年收益率,注重收益率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因此得以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五)生不逢时,巨额浮亏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 2009 年 11 月份理财产品研究月报,招商银行三款亏损的理财产品分别为“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金葵花”基金优选系列之“中投策略”理财计划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招商精选”理财计划,其累计信托收益率分别为-36.78%、-36.90%和-21.33%。这三款产品在招行 60 多种理财产品中显得特别扎眼,何以三个产品同时出现大比例浮亏?据记者了解,这三款亏损产品均出自招行七大主打系列之一的“A 股掘金”系列,发行时间为 2007 年底和 2008 年初,均为与股票市场挂钩的相对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类型。三款产品的一个共同点是,均是在 2007 年底、2008 年初开始发行,当时正值上证综指抵达 6124 点的峰顶后,筑就 M 头掉头急泻的关键点。此后一年内,上证综指迅速跌到 1664 点。也就是说,这三款产品从其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跌破面值,收益率跌入负值区。即使到了 2009 年,股市开始明显向好,它们的收益率仍未能实现“咸鱼翻身”。目前,三款亏损产品中已有两款到期,“中投策略”于 2009 年 12 月 28 日到期,招行已表示“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延期的投资机会”;一年发行期的“招商精选”于 2008 年 11 月 29 日到期后,招行决定延期 4 年;“金选双赢”将于2010 年 1 月 25 日到期,届时或许同样会给投资者延续的选择。一向经营稳健的招行表示,正在努力为投资者减少损失。上述三款亏损产品面向的客户,均为招行“金葵花”客户。“金葵花”是招行客户分类中较为“富裕”的一类,要求个人资产达 50 万以上。这一群人当中对于高收益产品会有较大的兴趣,同时承受风险的能力会比普通客户强一些,但无论如何,亏损都是客户不愿看到的结果。(六)银行失误,投资者买单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并非“新问题”。2008 年底银行发行的 4827 只产品中有 500 只浮亏,占 10.35%。2008 年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募集金额达3.7 万亿元,总体亏损约 1.7%。除招行外,其他一些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同样遭遇了亏损。但是“生不逢时”并不构成“金葵花”三款产品亏损的唯一借口,专业理财大幅亏损还要从投资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和具体操作选择上寻找失误的原因。此外,如何在客户追求稳健和获取高收益的期望之间寻求平衡,也是银行理财所面对的难题。三款产品造成亏损的共同原因均是投资经理对于行情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从银行每个月公布一次的投资报告上可以了解到,这三款产品的投资组合都有一个特点,即高度单一。如,“金选双赢”98%的资金投入在股票上,“招商精选”和“中投策略”则重仓基金。但是,我们还是想进一步追问招行,投资结构失当,为何没有及时调整投资思路和结构避免长期亏损,银行在这中间是否还存在理财产品运作监管机制上的不健全?据我们的了解,大多数购买理财产品亏损严重的投资者只看到银行承诺可能的、较为诱人 8%50%的收益率,且禁不住理财经理的拼命推荐而盲目买入。较少投资者可能会了解产品所面临的风险,像招行这三款巨亏产品在密密麻麻的产品说明书中也有提示:“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由此产生的理财本金及收益损失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招商银行不承担任何还本付息的责任。”这段风险提示意味着,理财产品都属于不保本产品,所谓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承诺必然可以获取的回报,一旦出现亏损,投资者不仅得不到超额收益,就连投资本金都无法全部收回。也就意味着对银行交付了资金和信任的客户,只能选择自己承受不期而至的损失。事实上,从网站公布的产品月度投资报告上,投资者只能看到收益率和排名前十的投资组合分布,知情很有限。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信息像投资的进出时间以及价位等明细信息,均无从了解。换言之,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后,交付了理财管理费、投资顾问费等系列费用后,只能被动得到一个笼统的投资结果。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证券类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认清产品类别,详细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资产运作人的情况以及赎回的具体条件等,高风险的结构型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也最好控制在 15%左右,并及时关注银行公告,损失严重时能赎回的尽早止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