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6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5页 / 共86页
第6页 / 共86页
第7页 / 共86页
第8页 / 共86页
第9页 / 共86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底层网络技术2TCP/IP协议栈TCP/IP协议栈没有定义底层协议3两种类型底层网络 广播网络: 所有站点共享同一信道 点到点网络: 主机对(或路由器)直接相连通常:LAN是广播网络,WAN是点到点网络。4Local Area Networks 通常用于构建企业网 广播网络 拓扑:总线、环、星形 应用实例:Ethernet5MAC and LLC 在广播网络中,站点必须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传送数据 在广播信道上决定站点是否可以传送数据的协议称作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协议 MAC协议在体系结构中位于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 MAC子层之上是Logical Link Control (LLC)子层6LAN标准IEEE 802 Standards7体系结构应用模式 两种应用模式 IEEE802标准模式 Internet模式MACPHYMACPHYLLCInternet 模式IEEE802标准模式8 IEEE802标准模式 完整的LAN层次结构和LLC的PDU格式,上层实体使用 LLC提供的服务 IEEE标准模式意在提供一种通用的通信服务接口、如 :X.25、NetBios、IP、IPX等。 Internet模式 无LLC层、不使用LLC的PDU格式,但MAC继PHY采 用IEEE802标准,上层实体直接使用MAC帧封装PDU (对其中的Len有修改)。 该模式不考虑提供CO服务,并以最简化的方法提供CL 服务。9Point-to-Point 链路 点到点链路举例: 拨号/DSL接入 路由器之间的高速链路 这里,IP主机和路由器通过串 行缆线连接 点到点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很简单: IP数据报的封装 不需要媒质接入控制10点到点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SLIP (Serial Line IP) 第一个在拨号链路上传送IP数据报的协议 (from 1988) 封装协议,没有其他功能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SLIP (1992)的升级版,带有附加功能 用于拨号接入和高速路由器互连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 广泛使用(1979) Cisco路由器串行链路的缺省协议 实际上,PPP是HDLC的一个子集。11交换网络 一些数据链路层技术可以构建完整的网络,它们有自己的编 址、路由和转发机制,这些网络通常称作交换网络. 从IP层看数据链路层交换网络:12交换网络底层交换网络举例: Switched Ethernet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Frame Relay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13Ethernet 速率 10Mbps -10 Gbps 标准: 802.3, Ethernet II (DIX) Ethernet: 10Base5 10 Mbps Thick coax cable(淘汰) 10Base2 10 Mbps Thin coax cable(淘汰) 10Base-T 10 Mbps Twisted Pair 100Base-TX 100 Mbps over Category 5 twisted pair 100Base-FX 100 Mbps over Fiber Optics 1000Base-FX1Gbps over Fiber Optics 10000Base-FX10Gbps over Fiber Optics (for wide area links)14以太网的广播方式发送 总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 B 发送的数据信号。 由于只有计算机 D 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地址一致,因此只 有 D 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A, C 和 E)都检测到不是发送给它们的数据 帧,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帧而不能够收下来。 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B向 D 发送数据C D A E匹配电阻(用来吸收总线上传播的信号)匹配电阻不接受不接受不接受接受B只有 D 接受 B 发送的数据15以太网的广播方式发送 为了通信的简便,以太网采取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 以直接发送数据。 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 这样做的理由是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因信道质量产生 差错的概率是很小的。 16以太网提供的服务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当目的站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丢弃此帧,其他什么也不做 。差错的纠正由高层来决定。 如果高层发现丢失了一些数据而进行重传,但以太网并不知道 这是一个重传的帧,而是当作一个新的数据帧来发送。 17以太的MAC-“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 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 碰撞。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 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 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 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 检测”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18重要特性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 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 的可能性。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 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19 冲突域 冲突域是CSMA/CD工作的范围 冲突域内所有站点共同竞争共享信道,所有站点的通信 容量总和不超过信道传输速率 任何两站点间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的范围属于同 一个冲突域 总线型以太网和HUB构成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 广播域 广播帧到达的网络范围称为广播域 每个广播帧,广播域内所有站点都收到 总线型以太网、HUB构成的网络属于同一个广播域,且 广播域与冲突域的范围是相同的。重要特性20802.3MAC帧格式DASALLC-PDU介质相关数据 DA(2 or 6):目的地址,在帧的前面,便于硬件检测。 SA(2 or 6):发送站的MAC地址 Len(2): LLC-PDU的长度 规定帧的最小长度和最大长度。 最小长度用于保证CSMA/CD的冲突检测有效。 最大长度限制站点占用信道的时间(如0.1us 1ms) 如Ethernet 帧 :641518字节LenCRC21Internet 模式的帧结构DASADataL/TL/T: 长度/类型 L/T 1500表示data的类型 (称为Ethernet -II帧) 注意:L/T实现了两种帧格式的统一 例如: L/T = 800H 表 示data 为 IP分组 L/T = 806H 表 示data 为ARP分组 L/T = 1FC9H表 示data 为IPX分组CRC22以太网的扩展 传统LAN的传播距离有限,为了实现LAN之间的通 信,通常需要一些连接设备。23Ethernet集线器(Hub)用于主机到Ethernet LAN的连接以及多个Ethernet LANs之间的连接 在物理层扩展24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冲突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冲突域 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冲突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冲突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 它们互连起来。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 25网桥/LAN交换机 用于多个LAN(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互连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Layer 2) 26网桥设计目标: 完全透明 “即插即用(Plug-and-play)” 无需手工配置 不影响现有LAN的操作为了达到以上目标,要实现: (1) 转发帧 (2) 地址学习 (3) 生成树算法27网桥的内部结构 站表端口管理软件网桥协议实体端口 1端口 2缓存网段 B网段 A1 1 1 222站地址 端口网桥网桥28(1) 帧转发 每个网桥维护一个转发数据库,它包含MAC address: 主机名或组地址port:网桥的端口号 age:该条目的生存(有效)时间29收到帧用目的MAC查找MAC表找到表项否?表中端口 是否与接收端口 相同?是把帧送到与接收 端口不同的端口上 排队把帧送到MAC表中 的端口上排队否否是用帧中源地址 查找MAC地址表刷新表项 的时间MAC表中添加 新的一项结束目的地址为 广播、组播30算法: 每收到一个帧,在转发数据库中存储源地址字段和相应到达 的端口号 所有的条目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删除 (缺省是15秒)(2) 地址学习Port 1Port 2Port 3Port 4Port 5Port 6Src=x, Dest=ySrc=x, Dest=ySrc=x, Dest=ySrc=x, Dest=ySrc=x, Dest=ySrc=x, Dest=yx is at Port 3 Src=y, Dest=xSrc=y, Dest=xSrc=x, Dest=yy is at Port 4 Src=x, Dest=y31(3)生成树协议不小心形成了环状,会产生什么问题?32(3)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考虑 允许网络中出现环路 自动检测出环路的存在 断开环的某些线路,形成生成树,断开的线路作为备份线路 一旦工作的线路发生故障,备份线路加入进来,维持网络的 连通性 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形成新的生成树33(3)生成树协议LAN2ALAN3BCLAN4DLAN 1EFLAN5GALAN2LAN3BLAN 1LAN4DLAN5E 生成树算法(IEEE802.1d):以序列号最小的网桥为根,按照最短路径 ,动态求出生成树,保证任意两个LAN之间只有一条通路,无环路34优点: 过滤通信量。 扩大了物理范围。 提高了可靠性。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 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 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网桥的优缺点 缺点: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具有不同 MAC 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冲突域被分割,但广播域不变,因此当用户数太多或通信量太 大时,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 的广播风暴。 35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用硬件实现的以太网桥 物理层:硬件 MAC层:硬件 转发:硬件 生成树协议:硬件 特点 密集端口,典型值8,16,24,32个端口 每个端口均可全双工/半双工 10/100/1000M AutoSense 高性能,所有端口均无阻塞、可满负荷工作36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 工方式。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 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37对于普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