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州区: “四官”功能彰显大学生村干部创争特色楚州区以“做好大学生村官,当好小学生公仆” 为主题,积极搭建大学生村干部创先争优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村官” 在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中的“ 四官” 功能。集民意,当好“谏议官” 。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四个一” 活动,即每周进一次农家院、唠一次农家嗑、吃一顿农家饭、解一件农家事,采取走村串户、登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村民基本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从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中,按照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去粗取精,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制作“民意收集表” ,纳入 “谏议数据 库” ,并以“建议信 ”的形式,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馈给村两委或乡镇党委并附上相应的解决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大学生村官共搜集整理各类民意 832 个,提交“建议信”519 件,被区、乡两级采纳的 497 件,其中已得到妥善解决的 454 件,目前正在会办的 43 件。解民惑,当好“教谕官” 。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村情惑” ,利用群众普遍比较认同大学生村官的心理,搭建大学生村官与村两委、群众之间的沟通释疑桥梁。村官们积极充当村务公开的“阳光使者” ,通过公开栏,把党务、村务、财务适时向群众公布,对群众一时还不够清楚的问题及时登门释疑解惑。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政策惑” ,开通“政策直通车” ,通过到 组入户、群众座谈、党群议事会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帮助群众解答在新农保、新农合、家电下乡等各类民生问题。利用大学生村官年轻活跃,知识相对丰富的特点,借助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阵地,建起 129 个“农家知识屋” ,借助 书籍、远程教育、视频教程等,向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及致富方面的知识、技术或信息。送民需,当好勤务官。针对留守儿童无人管、刑满释放人员无人问、返乡失业人员无人帮等实际问题,以乡镇为单位,以党员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组建了“ 送民需自愿者服 务队” ,结合区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要求,制定了大学生村官自愿者服务队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送需职责和预期效果。活动开展以来,与 187 名农村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哥哥 ”或“爱心姐姐”,提供功 课辅导,保障假期安全;与 63 名刑满释放人员结成帮教对子,提供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帮助;主动与区、乡劳动部门、用工企业和职业学校联系,帮助 877 名返乡失业农民通过培训实现了再就业。带民富,当好“先行官” 。利用大学生村官思维一般较敏捷、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创业项目“百日竞赛” 活动。让其当好带民富的“ 先行官” 。结合“百日竞赛”活动,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就业激励办法。在推广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等新型农业技术时,大学生村官充当了技术推广的先锋使者,在打造示范龙头基地并产生经济效益后,再向本村和周边推广,目前共吸引了3 万多家农户参与。另外通过闲置资源转让、优惠政策帮扶、创业专家辅导、经济开发区企业带动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创办工业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有 34 名大学生村官创办、合办工业项目 21个,其中投产的 13 个,在建的 8 个。一是示范带民富,在推行致富新门路时,先打造好大学生村官示范龙头,在产生经济效益后,以龙头效应带动周边农民参与致富。该区在推广新型日光温室大棚时,采用上述模式运作,吸引了千户农民参与,人均每季增收三千多元。二是创业带民富,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开创事业,在招工时优先招收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目前,全区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合作开办企业 30 多家,每户用工人家年均增收近万元。为更好地送需于民,全区大学生村官以党员为核心,组建起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团,制定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团工作制度,明确了各人的分工职责。服务团瞄准农民需求热点,努力为他们多做实事好事。为解决返乡失业村民迫切找工作的需求,服务团积极与当地劳动部门和职业学校联系,帮助他们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本领。此外,还通过网络就业平台,及时捕捉招工信息,寻找就业岗位。目前已有 300多名返乡村民通过培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服务团成立以来,共解决各类农民需求 877 件,解决问题的记录也成为团员评优的重要依据。带民富,当好“先行官” 。一是示范带民富,在推行致富新门路时,先打造好大学生村官示范龙头,在产生经济效益后,以龙头效应带动周边农民参与致富。该区在推广新型日光温室大棚时,采用上述模式运作,吸引了千户农民参与,人均每季增收三千多元。二是创业带民富,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开创事业,在招工时优先招收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目前,全区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合作开办企业 30 多家,每户用工人家年均增收近万元。楚州区: “四官”功能彰显大学生村干部争先特色楚州区以“做好大学生村官,当好小学生公仆” 为主题,积极搭建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平台,努力发挥“ 村官” 在新农村十大建设中的推进功能。集民意,当好“谏议官” 。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为使大学生村官充分融入乡村,体察民意,传递民情,该区开展了“ 四个一” 活动,即每周 进一次农家院、 唠一次农家嗑、吃一顿农家饭、解一件闹心事。采取走村串户、登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村民基本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从中梳理提炼出一系列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议信 ”的形式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和乡镇党委。活动开展以来,共搜集整理出村民反映热点、难点问题800 多个,提交“建议 信” 近 500 封,其中 454 封得到了妥善解决,46封正在积极推进。排民忧,当好“先行官” 。全区大学生村官围绕“排民忧、促和谐”,以“ 把农 家当自家,把民 忧当己忧” 为 要求,努力做好为群众排忧解难的“ 贴心人 ”。针对让 在外打工父母牵 挂不已的留守儿童教育安全问题,开办了 18 个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吸引了本地及周边乡镇大部分留守儿童参加,不仅学到了知识,暑期安全有了保障,还让他们身在外地的父母得以安心工作。为解决近期返乡失业村民找工作难的苦恼,村官们积极与当地劳动部门和职业学校联系,帮助他们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本领。此外,还通过网络就业平台,及时捕捉招工信息,寻找就业岗位。目前已有 300 多名返乡村民通过培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送民需,当好勤务官。搭建“直通车” 平台,充分 发挥大学生村官头脑灵活、知识丰富、接收能力强等优势,瞄准农民需求,努力为他们多做实事好事。在乡镇逢集时,大学生村官组成宣传队,向农民宣传常用的法律知识和惠农政策。在平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起了“ 农 家知 识屋” ,借助 书籍、远程教育、 电教片、视频教程等,向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及致富方面的知识、技术或信息。利用网络和在线的农业专家联系,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劳作、病虫害防治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季桥镇大学生村官乔玲辉自创“ 土法” 治虫,效果良好,在全村推广后,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解民惑,当好“教谕官” 。一是解“村情惑” 。建立完善村级阳光工作制度,让大学生村官负责村务公开栏,及时向群众公布党务、村务、财务;在村两委重大事情办理、重要工作的安排之前,以及当村民对村务工作有了误解、意见的时候,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群众疑惑。二是解“致富惑 ”。在推行致富新门路时,发挥大学生村官示范作用,通过现身说法,打消农民疑虑,带动积极性。茭陵乡高荡村在推广日光能大棚致富项目时,大学生村官们首先主动承包土地种大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周边村民种植积极性也因此带动起来,全村共有 78 家农户通过单独种、联合种的方式,种植日光能大棚 50 多个,预计可年均增收一万多元。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年轻敢创新、能很好地把握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开创事业,从而壮大村级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复兴镇大学生村官陈驹,通过区提供的优惠贷款,自主创办了复兴电子厂,现有生产设备 4 台,吸收村里剩余劳动力 30 人。复兴镇居民王正开,想办厂致富,但是苦于缺少部分资金和项目,大学生村官刘海霞通过优惠贷款和他一起参与合资开办了餐具清洁厂,现每月实现利润五千多元,吸收剩余劳动力 9 人。目前,全区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协助开办企业 38 多家,平均每户用工人家增收万余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