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一节 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概况 一、制成品的概念及种类初级产品:泛指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如土地 、岩层、河湖海等获得,或通过人工的培植和 养殖,乃至自身的繁殖,不经过加工或只简单 加工的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 往往贸易量大,附加值低。制成品:也称工业制成品,是指以农产品或矿 产品为原料,运用现代的加工设备和技术,采 用严格的生产工艺程序和标准进行加工制造, 与原材料相比无论是外观形态、性质和效用都 发生了实质改变的产品。 制成品的种类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可分为如下 几类:1、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的多少、技术 的先进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金或资源密 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 2、从使用的领域可划分为生产资料制成品和消费资料制成 品 3、从最终的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整机、成套设备和零部 件4、从生产加工的行业划分,可分为港台及益冶金产品、化 工产品、机械产品、运输设备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品及 轻工业产等5、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制成品分为:未列名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 设备、杂项制品和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等五大类 二、工业制成品生产和贸易发展 的趋势及特点(一)工业制成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的空间 分布由集中走向分散(三)制成品的国际商品贸易中所占的 比重,已大大超过初级产品 造成工业制成品出口不断上升的原因、“二战”后随着亚非拉许多国家获得了 独立和解放,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民族工 业,力争尽快实现工业的现代化,摆脱 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因此世界工业生产 出现了分散化、多极化的趋势。随着发 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进步,过去以出口 初级产品为主的国家开始出口工业制成 品。、世纪年代以后,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 ,发达国家纷纷调整产业结构,淘汰劳动密集型和 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随着初级产品需求量的下降,国际市场上初级 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而制成品的尤其是知识和技 术密集型的制成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也促使各国减 少初级产品的出口,增加制成品的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为了取得有利 的市场竞争地位,只有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 市场需求。因此制成品贸易的种类和数量也就不断 增长。 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年份 项目1937195319701987199519972001初级 产品63.349.744.631.429.823.025.0制成 品36.750.355.468.670.279.075.0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0(四)跨国公司在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二战”后,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专 业化的发展,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已从产业部 门之间分工走向产业内部之间的分工,从而 促使了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六)世界工业制成品生产和贸易在地区分 布上的不平衡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 2、地区分 布上的不平衡 3、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不平 衡三、世界工业产品的生产地带(一)美加工业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是世界工 业生产最为集中、最发达的地区,有众多的钢铁、机械、采 煤、化工、木材加工等生产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加相邻的五大 湖和圣劳伦斯河沿岸,以及美国大西洋沿岸东北部地区。“ 二战”前工业生产均占美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并形 成了巨大的城市群。“二战”后由于这里的传统工业缺乏竞 争力,加上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美加工业带开始由五大湖沿 岸向墨西哥湾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扩展和转移。南部和西 部由于以石油、电子、飞机制造、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为主 ,其发展势头已超过五大湖工业带。(二)西欧工业带主要包括英格兰中部和东南部,法国北部的巴黎 盆地和东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卢森堡、 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的鲁尔区,意大利西北部的 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地带,以及芬兰、瑞典 、挪威、丹麦等南部沿海地带。这里是世界最早 的工业地带,传统产业以钢铁、采煤、化工、电 力、船舶为主。“二战”后这些传统产业日益衰 落,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工业生产也开始向苏 格兰、法国南部和西南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高 原和意大利的东北部和南部扩展。 (三)中东欧工业带 主要包括捷克、波兰、俄罗斯的中央工业区及乌拉尔 工业区、乌克兰东北部等工业地带。这个工业带仍以 采煤、钢铁、化工、轻纺织工业为主。“二战”后石 油的开发,促使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燃料工业取得了 长足的进展。在重化工业的基础上,俄罗斯和乌克兰 与军事有关的生产也占有相对优势。(四)亚太工业带这个工业带北起日本的“三湾一海”地带,向南向西经韩 国的南部,中国渤海湾沿岸、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越南的东南部、泰国南部 到马来西亚西部、新加坡,最南至印尼的爪哇岛。这里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起的工业带,其发展势头大有 后来者居上之势。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工业生产主 要以知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汽车、电子、钢铁、造 船、化工为主,而中国大陆、越南、泰国、马来、印尼 等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且正处于向资本和知识 密集型转换的进程当中。亚太工业带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和贸易,仅次于西欧工业带。第二节 世界钢铁生产与贸易 一、世界钢铁生产发展的历程(一)战前产量有限,生产相对集中; “二战”后产量迅速增长,生产走向多 元化(见表)(二)钢铁生产的重心由欧美向亚洲转 移(三)钢铁工业的区位从传统的靠近煤 、铁等原料产区,开始向沿海港口和大 的消费区转移 (四)冶金技术的进步是推动钢铁产量 剧增,品种优化,成本降低的关键世界钢铁产量增长情况 (亿吨)年份1950196819721974197920世 纪纪80 年代199720022004产产量1.895.006.007.007.507.00- 7.507.809.0210.3520世纪世界钢铁产量年均增长率年代/年 份50-60年 代60-70年 代70-80年 代80-90年 代90-97年年均增 长长率6.25.51.90.70.42004年居世界前10位的产钢国(亿 吨)国 家中 国日 本美 国俄 罗罗 斯韩韩 国德 国乌乌 克 兰兰巴 西印 度意 大 利产产 量2.701.070.920.600.450.450.330.300.290.26二、世界钢铁的贸易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保护程度 逐渐减弱,虽然以关税和自愿出口限额 等形式的限制仍然存在,但钢材的国际 贸易量仍逐步扩大。目前世界钢材产量 中约有1/3已用于出口。(见表)世界钢铁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19961997 世界钢 材产量 /亿吨5.105.896.176.786.656.647.03世界钢 材贸易 量/亿 吨1.151.401.701.702.352.242.54出口量 占产量 的百分 比22.4723.8827.7225.1335.3833.6736.14世界钢铁贸易从国家和地区来分析,贸易量 最大的是欧盟。但欧盟的钢铁量已成员国之 间为主。实际对外出口量最多的是俄罗斯和 日本。而进口量最大的是亚洲和北美地区, 其中美国和中国是重要的钢材进口国。钢铁国际贸易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的加剧。一些国家,尤其 是发达国家,一方面大搞贸易保护主义,保 护国内逐步萎缩的钢铁生产;另一方面进行 钢铁企业的兼并和组合,大搞跨国投资。第三节 汽车生产与贸易一、世界汽车生产发展的历程1、汽车技术的初步完善时期2、汽车工业形成时期3、提高汽车适用性,拓宽汽车应用领域 时期4、提高生产集中度,形成战略性生产时 期5、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经营趋向全 球化时期2002年世界汽车产量居前10位的国家国 家美 国日 本德 国法 国 中 国韩韩 国西 班 牙 加 拿 大墨 西 哥英 国产产 量12271025547369325314285262182182二、汽车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器 1、汽车工业成为国际性支柱产业,是世界经 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2、汽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世界汽车生产的地域分布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西欧三 大区域,其中以亚太地区产量最大,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1/3以上,其次是西欧和北美。四、世界汽车贸易随着世界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汽车贸易已呈 现出开放的格局。据统计,2002年世界汽车 出口量已达221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37%。 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又是最大的汽车 进口国。1997年日本的出口汽车455万辆,进 口仅37.6万辆;德国出口303.6万辆,进口为 180万辆;法国出口272.7万辆,进口119.7万 辆。2002年汽车出口量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 国 家日 本德 国法 国西 班 牙韩韩 国 美 加英 国墨 西 哥比 利 时时意 大 利出 口 量440.8367.5355.5231.4150.9125.4121.3100.798.379.7第四节 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1、增长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日 益提高2、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3、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4、信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在少数大的跨国 公司手中,企业并购频繁,市场竞争激烈5、为了争夺电子信息这一高科技产业领域, 各国政府干预度与参与度不断增强 世界前10位国家(地区)电子信息产值增长与 GDP增长比较国家增长 率美 国日 本德 国韩韩 国新 加 坡英 国法 国台 湾马马 来意 大 利 1995 电子15.35.916.636.126.120.027.426.330.18.2GDP 2.71.5 1.78.98.42.81.96.49.82.91999 电子5.06.7 2.92.81.64.33.35.35.62.1GDP 4.41.6 1.55.08.43.51.96.77.51.82002年世界10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地区)国 家 / 地 区美国 日本 中国 韩韩 国德国 台 湾英 国新 加 坡马马 来法 国产产 值值291117286513599477443427361349282二、世界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产品 的生产与贸易状况1、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国和 消费国,其产值分别占全世界产销额的31.5% 和19.2%,2001年其产销额分别为2911亿美元 和3621亿美元 。 美国生产的主要电子信息 产品是通信产品、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美 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国。 电子工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旧金山的“ 硅谷”等地。 2、日本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 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产品是电子 元器件、家电、计算机和通信产品。日 本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呈现 巨额顺差。日本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主 要集中在“三湾一海”的太平洋工业带 和九州岛南部。3、西欧西欧电子信息工业,2002年产值为1990亿美元 ,主要生产国是德国、英国和法国,主要产品 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产品。西欧电子产品的贸 易是进口大于出口,进口较大的国家依次为德 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主要进口品 为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出口产品也是计算机 和电子元器件,主要出口国是德国。西欧电子 信息生产主要分布在英国的“英格兰硅谷”, “苏格兰硅谷”,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图卢斯 、索菲亚以及德国的慕尼黑。 4、亚太各国(地区)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在世界所占 地位不断上升,位居世界前十位的电子信息 生产国中,在亚太地区就有五个(不算日本 ),他们是中国、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马 来西亚。出于生产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家 电、通信产品等。其中中国、日本、韩国都 是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