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6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5页 / 共96页
第6页 / 共96页
第7页 / 共96页
第8页 / 共96页
第9页 / 共96页
第1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广东省近年来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广东省近年来发生的火灾事故, 引起火灾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群众消防引起火灾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群众消防 知识的缺乏和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要遏知识的缺乏和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要遏 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特大火灾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特大火灾 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创造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创造 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努力提高群众消防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努力提高群众消防 意识,让群众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是当意识,让群众掌握必要的消防常识,是当 务之急。务之急。警需要重点解决的四个问题一、如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四、遵守国家现有消防法律法规问题二、发生火灾时你应该怎么办三、如何做到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一、消防基础知识一、消防基础知识(一)燃烧基础知识 (二)常见的灭火设施 (三)火场逃生与自救 (四)电气防火知识 (五)酒店防火知识(一)燃烧基础知识(一)燃烧基础知识1 1、燃烧的本质、燃烧的本质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定义: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 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 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 燃烧状态的过程。这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燃烧状态的过程。这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即:可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助燃物和和着火源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并且三者要相 互作用。了解的这一特点,对我们灭火、防火有很互作用。了解的这一特点,对我们灭火、防火有很 大的作用。大的作用。如果燃烧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了控制, 由此造成的灾害,就叫做火灾。2 2、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 (1 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 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按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按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 如氢气、一氧化碳)、液体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如氢气、一氧化碳)、液体可燃物(如汽油、酒精等) 和固体可燃物(如木材、纸张、布匹、塑料等)和固体可燃物(如木材、纸张、布匹、塑料等) 助燃物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 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 、氧气、氯气以及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物和过氧化、氧气、氯气以及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氧化物和过氧化 物等)物等) 着火源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 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源)称作着火源。根据能量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源)称作着火源。根据能量 来源不同,可分为:明火、高热物体、化学热能、电热来源不同,可分为:明火、高热物体、化学热能、电热 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2 2)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A A、一定浓度(量)的可燃物(能与氧化剂发生、一定浓度(量)的可燃物(能与氧化剂发生 反应的物质)反应的物质)B B、一定比例的助燃物(氧化剂)、一定比例的助燃物(氧化剂) C C、一定能量的点火源(温度)、一定能量的点火源(温度) D D、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相互作用(不、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相互作用(不 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受抑制的链式反应)氧化剂氧化剂温度温度可燃物可燃物3 3、燃烧的类型、燃烧的类型闪燃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表面所: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表面所 产生的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到火产生的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到火 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液体的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液体的火 灾危险性。灾危险性。着火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着火源的作用面: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着火源的作用面 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自燃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要明火作用就: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要明火作用就 能自行燃烧的现象。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能自行燃烧的现象。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爆炸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为另一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为另一种状态, 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 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物理性爆炸、化学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物理性爆炸、化学 性爆炸和核爆炸。性爆炸和核爆炸。4 4、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 A、防火的基本措施、防火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阻止火势蔓延B B、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灭火(冷却灭火(破坏着火源、降低温度破坏着火源、降低温度)窒息灭火(窒息灭火(降低助燃物浓度,如碳氢化合物降低助燃物浓度,如碳氢化合物 气体的氧指数为气体的氧指数为1515)隔离灭火(隔离灭火(隔离可燃物隔离可燃物)化学抑制灭火(化学抑制灭火(如干粉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剂)5 5、火灾的分类、火灾的分类6 6、热的传播方式及燃烧产物对扑救火灾的影响、热的传播方式及燃烧产物对扑救火灾的影响热的传播方式有热的传播方式有3 3种:种:热传导热传导、热辐射热辐射和和热对流热对流 。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对扑救火灾有利方面:对扑救火灾有利方面:a a、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 有阻止燃烧的作用;有阻止燃烧的作用;b b、根据烟雾的颜色和气味可以辨别、根据烟雾的颜色和气味可以辨别 某些燃烧物质;某些燃烧物质;c c、根据烟雾的温度,浓度和流动方向,、根据烟雾的温度,浓度和流动方向, 可寻找火源大致判断燃烧速度和火势走向。可寻找火源大致判断燃烧速度和火势走向。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a a、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有引起室、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有引起室 息、中毒的危险;息、中毒的危险;b b、烟雾在火场上弥漫,使消防人员不、烟雾在火场上弥漫,使消防人员不 易辨别火势发展方向;易辨别火势发展方向;c c、造成新的火源和促使火势发展、造成新的火源和促使火势发展 的危险。的危险。 火场避烟火场避烟:屈身(匍匐)前进,用湿毛巾织物掩:屈身(匍匐)前进,用湿毛巾织物掩 住口鼻,佩戴防毒面具等。住口鼻,佩戴防毒面具等。几种重要的燃烧产物几种重要的燃烧产物(气体、热量、可见烟)(气体、热量、可见烟)(1 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CO2)为完全燃烧物,是一种无为完全燃烧物,是一种无 色不燃的气体,溶于水,有弱酸味色不燃的气体,溶于水,有弱酸味, ,比重比重1.52,1.52,有轻度毒有轻度毒 性。性。CO2CO2在消防上用做灭火剂,但有少数金属物质,如钾在消防上用做灭火剂,但有少数金属物质,如钾 、钠、钙、镁等能在、钠、钙、镁等能在CO2CO2中燃烧,所以不能用中燃烧,所以不能用CO2CO2来扑救来扑救 这类物质的火灾。这类物质的火灾。(2 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CO)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 种无色、无味而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难溶于水,比种无色、无味而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难溶于水,比 重重0.970.97。在火场烟雾弥漫的房间中,一氧化碳含量比较。在火场烟雾弥漫的房间中,一氧化碳含量比较 高时,对灭火人员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注意防止一高时,对灭火人员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注意防止一 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氧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氧 化碳毒性较大,能从血液的氧血红素里取代氧而与血红化碳毒性较大,能从血液的氧血红素里取代氧而与血红 素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素,从而使人感到严重缺氧,素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素,从而使人感到严重缺氧, 致人死亡。致人死亡。7 7、常见的灭火方法、常见的灭火方法“冷却法冷却法”:水是最常用、最廉价的灭火剂,有:水是最常用、最廉价的灭火剂,有 迅速降温的作用,但水能导电,因此对电气设备火灾,迅速降温的作用,但水能导电,因此对电气设备火灾, 需要切断电源后方可用水灭火。需要切断电源后方可用水灭火。“窒息法窒息法”:用沙土、湿衣服、湿棉被、湿毛毯:用沙土、湿衣服、湿棉被、湿毛毯 等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绝空气,使火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等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绝空气,使火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而熄灭。而熄灭。“隔离法隔离法”:火灾时,紧急疏散物资,将燃烧物:火灾时,紧急疏散物资,将燃烧物 附近的可燃、易燃物品移往安全地带,使燃烧缺少可燃附近的可燃、易燃物品移往安全地带,使燃烧缺少可燃 物而停止。物而停止。“抑制法抑制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直:将化学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直 接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止。接参与燃烧反应,使燃烧的连锁反应中止。(二)常见的灭火(二)常见的灭火设施设施1 1、消火栓、消火栓室 外 消 火 栓室 内 消 火 栓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2 2、灭火器、灭火器 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分为: 贮压式、贮气瓶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卤代烷、清水干粉灭火器,是以二氧化碳、氮气为驱动气体 的灭火器,主要发挥其抑制灭火功能。干粉是 易于流动的细微固体粉末,灭火效果高、不腐 蚀、毒性低、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灭火器。 按充装灭火剂的种类分为:BC、ABC灭火器。 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推车式。使用范围易燃可燃液体和可溶化 固体、气体物质初期火 灾的扑救(如石油及其 产品:沥青、油漆、固 体酒精,还有电气设备 火灾。)固体液体气体 还可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油库化工变电站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这是错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选择上风方向 扫射边缘根部(液体)对准燃烧最猛烈之处(固体) 一般固体物质非水溶性可、易燃液体特点和原理:发泡性 强,较少的灭火剂可 产生大量的泡沫。覆 盖灾燃烧物表面,大 量吸热,阻止燃烧物 与空气接触,起到冷 却和窒息灭火的目的。适用范围: 一般固体、非水溶 性可燃、易燃液体。 充装抗溶性泡沫灭 火器可用于扑救可 溶性可燃、易燃液 体火灾。图书馆精密机房发电机房低压电气设备灭火原理:灭火原理:二氧化碳是高压贮亚式灭火二氧化碳是高压贮亚式灭火 器,是以液化的二氧化碳气体为灭火剂,器,是以液化的二氧化碳气体为灭火剂, 通过本身蒸汽压力作为喷射动力,依靠通过本身蒸汽压力作为喷射动力,依靠 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 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检查并做好登记放在易取的地方放于通风的地方放于干燥的地方灭火器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不能正常使用,关系到能 不能扑救初期火灾,对保护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至关重要!它是您在遇到火灾时的最亲密的朋友!所 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爱护、维护、保养好灭火器。“ “是火三分烟是火三分烟” ”,火场上,大部分人往往并非直接被,火场上,大部分人往往并非直接被 火烧死,而是被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熏晕或熏死,丧失求火烧死,而是被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熏晕或熏死,丧失求 生机会。因此,要想火灾求生,更重要的是学会防烟、生机会。因此,要想火灾求生,更重要的是学会防烟、 学会自救逃生。学会自救逃生。请牢记:当你尝试扑灭火灾失败后,火势不受控制时务请牢记:当你尝试扑灭火灾失败后,火势不受控制时务 必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逃出火海!必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逃出火海!(三)火场逃生与自救(三)火场逃生与自救1 1、保持头脑冷静。、保持头脑冷静。大火扑来,尽快脱离火场是上策,但大火扑来,尽快脱离火场是上策,但 是首先需要镇定,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观看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