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9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5页 / 共69页
第6页 / 共69页
第7页 / 共69页
第8页 / 共69页
第9页 / 共69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2.1 引言 2.2 企业战略管理 2.3 生产运作策略 2.4 案例:格兰仕的成本领先战略1v本章主要内容提示:v1、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运营战略的成功原因 及问题。v2、企业战略的分类。v3、企业总体战略的类型(专一化、多元化 、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扩张战略、收 缩战略)。v4、企业运营战略的类型(成本、差异化、 快速响应、质量)。v5、战略的轻与重。2引导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v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全 线亏损的民航业中它创造了连续31年持续盈利的商 业神话,其首倡的“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等全新 管理理念被誉为“世界航空业最伟大的典范”,是 最具有传奇色彩的500强企业。其实,西南航空获 得成功的秘诀根本就不算什么秘密。帮助西南航空 跃上全行业顶峰的要素简单又众所周知,那就是: 严格自律,始终盯住自己的目标。v从一开始,西南航空就确定了其经营目标:是向短 途的、经常旅行的、点对点式旅行以及中途不改换 航空公司的乘客,以最低廉的票价提供最及时的服 务。v即便是在经营最成功的时候,西南航空也依然严格 自律,确保不致偏离公司的既定方针。例如,它始 终没有引进巨无霸式的喷气机,不开设国际航线, 也不与主要的航空公司进行面对面的竞争。3v西南航空主要面向短途飞行的旅客。这些旅客主 要是在彼此相距400英里、也就是1小时航程的城 市之间飞行,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班次可供选择 。为此,西南航空将短途飞行的时间安排完善到 了极致,使航班密集而且有保证。当开通洛杉矶 至凤凰城之间的航线时,每天共有40个班次的飞 机。1994年夏天,大陆航空公司和美洲航空公司 分别将其在达拉斯与休斯敦之间的航班增加到每 天15班。这条航线是全美最繁忙的航线之一。v可是,与此同时,西南航空在这两个城市之间的 航班数已经达到了向南飞行38次、向北飞行41次 。西南航空在它使用的每个登机门每天平均要飞 10.5次航班,而全行业平均数仅有5.0次。航班如 此之多,地勤人员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西南航 空雇员的生产率被发挥到极致。4v西南航空相信,乘客不愿意为了方便航空公司而 改变自己的行程。1978年美国航空管制解除之后 ,大多数航空公司建立起了轮毂式的飞行体制。 其设想是:先把短途乘客从较小的城市运送到中 心城市,然后再把他们转移到另一架飞机上,由 这架飞机把他们送往最终的目的地,这种轮毂式 体制对于提高飞机乘坐率很有效,但它对提高飞 机使用率却无能为力。而飞机只有在投入飞行时 才能创造价值。v简单地说,一架飞机每天飞行的班次越多,其所 获得的营业收入也就越多,每个航班的单位成本 也就越低。轮毂式体制恰恰增加了飞行的成本, 因为飞机要花很多时间在地面等侯乘客从周边城 市赶来汇合。飞机在地面停放时间过长,负责搬 运行李、开启机门、装卸货物、添加油料的地勤 人员就会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他们的人工也就 无形之中变得更昂贵。更重要的是,这延长了乘 客的旅行时间。5v西南航空的经营策略则截然不同。该公司在不同城市之间 直线飞行,最大限度地使用飞机。西南航空公司机队里一 架普通的波音737通常一天要飞11.5小时,而其他航空公 司的同类型飞机每天只飞8.6小时。西南航空的每个航班 平均飞行时间只有1小时多一点。考虑到这个因素之后, 该公司的飞机使用率之高就更是惊人了。v西南航空认识到,航班延误就意味着更多的地面时间,而 更多的地面时间也就等于飞机使用率降低。西南航空不愿 意与其他航空公司共营航线,部分原因是它不愿意因为飞 机在地面等侯乘坐其他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而花额外的时 间与金钱。因为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经常晚点。v西南航空还坚信,假如乘客可以选择的话,他们是绝对不 会为了方便航空公司添满航班而改变行程,前往一个地区 中心城市的。额外的飞行时间只是部分原因。凯莱赫指出 :“我们怎么能要求短途飞行的旅客在购票窗口前排着队 ,等侯排在他前面的乘客花30分钟的时间和票务人员讲清 楚跨航空公司转机的复杂航线以及机票票款如何分割呢? !”6v西南航空还尽量避免使用拥挤的机场,在那些机 场降落飞机并迅速返航是很困难的。在经过艰辛 努力,调整航班管理体系后,西南航空才使航班 可以在15分钟内返航。可是,如果选择使用繁忙 的机场,飞机就要在滑行跑道上等候45分钟才能 起飞。此前为了争取时间而做的一切努力也将付 之东流。v西南航空挑选的机场大都不怎么拥挤,而且靠近 市区。这些机场的设备可能不如休斯敦国际机场 等,但由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飞机,西南航空反 而节省了许多开销,降低了飞行成本,从而使低 廉的票价成为可能。7v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2010年的净利润则为4 亿5900万美元,比去年的9900万美元增加了 近4倍之多。v思考题:v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竞争策略?策略是如何 具体实施的?8v经营目标:是向短途的、经常旅行的、点对点式旅 行以及中途不改换航空公司的乘客,以最低廉的 票价提供最及时的服务。v原理:一架飞机每天飞行的班次越多,其所获得 的营业收入也就越多,每个航班的单位成本也就 越低。v措施:最大限度地使用飞机。v1)尽量避免使用拥挤的机场。v2)优化航线。v3)改善行李处理时间。v4)增加座位。9v低成本策略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v美国西南航空对“超重”旅客乘机时必须多购买 一个座位,这与西南航空竞争者的做法不同。西 南航空的座位与美国捷蓝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和 其它的一些竞争者相比稍小一些,其舒适度可能 会受到一些影响。v美国联邦航空局调查发现,2006年7月至2007年3 月,西南航空公司的46架波音737客机共执行6万 个航班任务,但那期间未按联邦航空局要求检修 飞机。这些客机最终交付检修后,检修人员在其 中6架客机机身上发现裂痕。v为此,2008年03月,美国联邦航空局打算征收美 国西南航空公司一笔总额达1020万美元创纪录罚 款。 102.1 引言 v2.1.1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v2.1.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11战略与企业战略概念v战略,英语为strategy源于希腊语的 stratagia,原为军事用语,指的是作战谋略 。v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战略是在战 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 术。v辞海中对战略一词的定义是, 军事名词 ,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 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 战争全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 运用。12v战略是按企业的内外环境“量身定制”的,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普遍适用的、一成不变 的战略。v更一般、更本质的问题是,公司如何按照当 时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 )选择合适的战略?v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随机应变。v战略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程序,但并不是完全 程序化的过程。13v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 时期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 局问题的重大谋划。v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使命(宗旨)、目标、 公司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 v战略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及其实施过 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142.1.1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v“人无远虑,必有近忧”v未来学家托夫勒:“对没有战略的企业来 说,就像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 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沉浮,最后很 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 耗尽燃料之虞。”v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使战略管理成为企业 高层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15v现代企业在产品竞争方面的特点:技术革新步伐急剧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品种、型号、规格多产品成本结构变化交货期短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加快16战略理论发展v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 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管理学对 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 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 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 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 问,企业战略管理将会是这场变革的中心。v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v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世纪60 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来看 ,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7v(一)60、7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v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 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 ,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他被公认为, 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v1965安索夫(Igor Ansoff)出版公司战略一书 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 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 ,包括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 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 一个重要术语,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 用。1971年安德鲁斯(K.R.Andrews)出版了公司 战略的概念,强调战略管理是获胜得关键。v安德鲁斯和安索夫提出了用于战略分析的实用方 法,即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threat)。 18v(二)8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v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 波特(M.E.Porter)出版了战略管理一书,提 出了行业内五种竞争力(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的威 胁、供应商的力量、购买者的力量和竞争对手)战 略模型。v波特提出了事业部级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 、差异化和集中化。v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明茨伯格(H.Mintzberg) 出版了战略过程:概念、情境、案例,明茨 伯格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四要素(4P)的提法,提 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 (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 (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这构成了企业 战略的“5P”。19v(三)90年代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v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 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 技术)的积累,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 力)。v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 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关注内部v1995年,戴维柯林斯 (David J.Collins)和辛西 娅蒙哥马利 ( Cynthia A. Motgomery)在哈佛商 业评论上发表了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 一文。该论文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更深了 一层,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Resourses-based view of the firm),在弥补注重企业外部分析的 波特结构理论的缺陷同时,也关注了企业的内部 。20v(四)9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v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 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 和竞争优势。90年代,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使 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 。这一理论强调竞争合作。v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 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 益多样化,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 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 与其它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 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v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 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21v美国学者穆尔(James F. Moore)l996年出版 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 想发生了重大突破。生态?v而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 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 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v穆尔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 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 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 处的位置。22战略层次v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的战略总纲, 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 最高行动纲领。 v经营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