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age 25.1.1 油管5.1 油管及管接头头油管的规格尺寸油管的规格尺寸( (管道内径和壁厚管道内径和壁厚) )式中式中 d d油管内径;油管内径;q q管内流量;管内流量;v v管中油液的流速,吸油管管中油液的流速,吸油管 取取0.50.51.5m/s1.5m/s,高压管取,高压管取2.52.5 5m/s(5m/s(压力高的取大值,低的取小压力高的取大值,低的取小 值值。 油管壁厚;油管壁厚; p p管内工作管内工作压压压压力;力; n n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对钢对钢对钢对钢 管来管来说说说说,p p7MPa7MPa时时时时取取 n=8n=8,7MPa7MPap p17.5MPa17.5MPa时时时时取取 n=6n=6,p p17.5MPa17.5MPa时时时时取取n=4n=4; b b管道材料的抗拉管道材料的抗拉强强度。度。Page 35.1.2 管接头头5.1 油管及管接头头(a) 直通管接头 (b) 直角管接头 (c) 三通管接头(d) 四通管接头 (e) 铰接管接头管接头的几种形式管接头的几种形式Page 45.2.1 选选用滤滤油器的基本要求5.2 滤滤 油 器(1) (1) 有足够的过滤精度。有足够的过滤精度。(2) (2) 有足够的过滤能力。有足够的过滤能力。(3) (3) 滤油器应有一定的强度,不因液压力的作用而破坏。滤油器应有一定的强度,不因液压力的作用而破坏。(4) (4) 滤芯抗腐蚀性能好,并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持久工作。滤芯抗腐蚀性能好,并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持久工作。(5) (5) 滤芯要便于清洗和更换,便于拆装和维护滤芯要便于清洗和更换,便于拆装和维护。Page 55.2.2 滤滤油器的类类型5.2 滤滤 油 器Page 65.2.2 滤滤油器的类类型5.2 滤滤 油 器网式滤油器线隙式滤油器(1) (1) 过滤精度与铜丝网层数及网孔大小有关。在压力管路过滤精度与铜丝网层数及网孔大小有关。在压力管路 上常用上常用100100、150150、200200目目( (每英寸长度上孔数每英寸长度上孔数) )的铜丝网,在的铜丝网,在 液压泵吸油管路上常采用液压泵吸油管路上常采用20204040目铜丝网目铜丝网 (2) (2) 压力损失不超过压力损失不超过0.004MPa0.004MPa (3) (3) 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清洗方便,但过滤精度低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清洗方便,但过滤精度低(1) (1) 滤芯由绕在心架上的一层金属线组成,依靠线间微小滤芯由绕在心架上的一层金属线组成,依靠线间微小 间隙来挡住油液中杂质的通过间隙来挡住油液中杂质的通过 (2) (2) 压力损失约为压力损失约为0.030.030.06MPa0.06MPa (3) (3) 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过滤精度高,但滤芯材料强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过滤精度高,但滤芯材料强 度低,不易清洗度低,不易清洗 (4) (4) 用于低压管道中,当用在液压泵吸油管上时,它的流用于低压管道中,当用在液压泵吸油管上时,它的流 量规格宜选得比泵大量规格宜选得比泵大Page 75.2.2 滤滤油器的类类型5.2 滤滤 油 器纸芯式滤油 器(1) 结构与线隙式相同,但滤芯为平纹或波纹的酚醛树脂或 木浆微孔滤纸制成的纸芯。为了增大过滤面积,纸芯常制 成折叠形 (2) 压力损失约为0.010.04MPa (3) 过滤精度高,但堵塞后无法清洗,必须更换纸芯 (4) 通常用于精过滤(1) 滤芯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利用金属颗粒间的微孔来挡 住油中杂质通过。改变金属粉末的颗粒大小,就可以制出 不同过滤精度的滤芯 (2) 压力损失约为0.030.2MPa (3) 过滤精度高,滤芯能承受高压,但金属颗粒易脱落,堵 塞后不易清洗 (4) 适用于精过滤烧结 式滤油器Page 85.2.2 滤滤油器的类类型5.2 滤滤 油 器(1) (1) 滤芯由永久磁铁制成,能吸住油液中的铁屑、铁粉、滤芯由永久磁铁制成,能吸住油液中的铁屑、铁粉、可带磁性的磨料可带磁性的磨料(2) (2) 常与其他型式滤芯合起来制成复合式滤油器常与其他型式滤芯合起来制成复合式滤油器(3) (3) 对加工钢铁件的机床液压系统特别适用对加工钢铁件的机床液压系统特别适用磁性滤油器Page 95.2.3 滤滤油器的选选用和安装5.2 滤滤 油 器滤油器可以安装在液压系统的不同部位,滤油器的图形符号滤油器可以安装在液压系统的不同部位,滤油器的图形符号(a) (b) (c)(a)(a)一般符号;一般符号; (b)(b)带磁性滤芯的滤油器;带磁性滤芯的滤油器; (c)(c)带堵塞指示器的滤油器带堵塞指示器的滤油器滤油器的图形符号Page 105.2.3 滤滤油器的选选用和安装5.2 滤滤 油 器滤油器的安装位置(1) (1) 安装在泵的吸油口处安装在泵的吸油口处( (图中的图中的1)1)(2) (2) 安装在泵的出口油路上安装在泵的出口油路上( (图中的图中的2)2)(3) (3) 安装在系统的回油路上安装在系统的回油路上( (图中的图中的3)3)(4) (4) 安装在系统分支油路上安装在系统分支油路上( (图中的图中的4)4)(5) (5) 单独过滤系统单独过滤系统( (图中的图中的5)5)Page 115.3 密 封 装 置Page 125.3 密 封 装 置5.3.1 间间隙密封间隙密封它的主要作用:它的主要作用:使径向压力分布均匀,以减少液压卡紧力;同时使阀芯在孔中对中性好,以减小间隙的方法来减少泄漏。Page 135.3 密 封 装 置5.3.2 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的安装沟槽,除矩形外,也有V形、燕尾形、半圆形和三角形等Page 145.3 密 封 装 置5.3.3 Y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的工作原理小Y形密封圈这种小Y形密封圈的特点是断面 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大、增加了底部 支承宽度、可以避免摩擦力造成的 密封圈的翻转和扭曲。Page 155.3 密 封 装 置5.3.4 V形密封圈(a)支承环;(b)密封环;(c)压环V形密封圈Page 165.4 蓄 能 器5.4.1 蓄能器的结结构 5.4.1.1 活塞式蓄能器1活塞; 2缸筒; 3充气阀; 4进油口;它是利用在缸筒2中浮动的活塞1把缸 中液压油和气体隔开。这种蓄能器的 活塞上装有密封圈,活塞的凹部面向 气体,以增加气体室的容积。Page 175.4 蓄 能 器5.4.1 蓄能器的结结构 5.4.1.2 气囊式蓄能器气囊由特殊耐油橡胶制成,固定壳体上半部气囊由特殊耐油橡胶制成,固定壳体上半部 ,惰性气体从充气阀充入。气囊外部为压力,惰性气体从充气阀充入。气囊外部为压力 油液。在蓄能器下部有一受弹簧力作用的阀油液。在蓄能器下部有一受弹簧力作用的阀 ,它的作用是在油液全部排出时,防止气囊,它的作用是在油液全部排出时,防止气囊 胀到容器外。胀到容器外。1壳体; 2气囊; 3充气阀; 4菌形限位阀为充气式蓄能器的图形符号。为充气式蓄能器的图形符号。Page 185.4 蓄 能 器5.4.2 蓄能器的功能 5.4.2.1 用于储储存能量和短期大量供油蓄能器用于储存能量液压缸在慢速运动时需要流量较小,快速时较大。因此在选择液压泵时,应考虑快速时的流量。液压系统设置蓄能器后,可以减小液压泵的容量和驱动电动机的功率。Page 195.4 蓄 能 器5.4.2 蓄能器的功能 5.4.2.2 用于系统统保压压和补偿补偿 泄漏蓄能器用于系统保压和补偿泄漏当液压缸夹紧工件后,液压泵供油压当液压缸夹紧工件后,液压泵供油压 力达到系统最高压力时,液压泵卸荷力达到系统最高压力时,液压泵卸荷 ,此时液压缸靠蓄能器来保持压力并,此时液压缸靠蓄能器来保持压力并 补偿泄漏,减少功率损耗。补偿泄漏,减少功率损耗。Page 205.4 蓄 能 器5.4.2 蓄能器的功能 5.4.2.3 用于应应急油源蓄能器用于应急油源 Page 215.4 蓄 能 器5.4.2 蓄能器的功能 5.4.2.4 用于吸收脉动压动压 力和缓缓和冲击压击压 力蓄能器用于吸收脉动压力Page 225.4 蓄 能 器5.4.3 蓄能器的安装和使用Page 235.5 油 箱5.5.1 功用和结结构整体式:主要利用主机的内腔作为油箱。这种油箱结构紧凑,各整体式:主要利用主机的内腔作为油箱。这种油箱结构紧凑,各 处漏油易于回收,但增加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维修不便、散处漏油易于回收,但增加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维修不便、散 热条件不好,且会使主机产生热变形。热条件不好,且会使主机产生热变形。分离式:分离式:通常单独设置,与主机分开,减少了油箱发热和液压源通常单独设置,与主机分开,减少了油箱发热和液压源 振动对主机工作精度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在精振动对主机工作精度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在精 密机械上。密机械上。1吸油管;2滤油网;3盖;4回油管 ;5安装板;6油位计;7、9隔板; 8放油阀油箱Page 245.5 油 箱5.5.2 设计时设计时 的注意事项项 5.5.2.1 油箱的有效容积积油箱的有效容积可以按液压泵的额定流量qp(L/min)估计出来适 用于机床或其他一些固定式机械的估算式为式中 V油箱的有效容积,L;与系统压 力有关的经验 数字。低压系统24,中压系统57,高压系统1012。Page 255.5 油 箱5.5.2 设计时设计时 的注意事项项 5.5.2.2 油管及隔板的设设置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尽量相距远些,两管之间要用隔板隔开,以增加油液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尽量相距远些,两管之间要用隔板隔开,以增加油液 循环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消散热量。隔板高循环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消散热量。隔板高 度最好为箱内油面高度的度最好为箱内油面高度的3/43/4。吸油管入口处要装粗滤油器。精滤油器与。吸油管入口处要装粗滤油器。精滤油器与 回油管管端在油面最低时仍应浸没在油中,防止吸油时吸入空气或回油冲回油管管端在油面最低时仍应浸没在油中,防止吸油时吸入空气或回油冲 入油箱时搅动油面而混入气泡。回油管管端宜斜切入油箱时搅动油面而混入气泡。回油管管端宜斜切4545,以增大出油口截,以增大出油口截 面积,减慢出口处油流速度。此外,应使回油管斜切口面对箱壁,以利于面积,减慢出口处油流速度。此外,应使回油管斜切口面对箱壁,以利于 油液散热。当回油管排回的油量很大时,宜使它的出口处高出油面,向一油液散热。当回油管排回的油量很大时,宜使它的出口处高出油面,向一 个带孔或不带孔的斜槽个带孔或不带孔的斜槽( (倾角为倾角为5 515)15)排油,使油流散开,一方面减慢排油,使油流散开,一方面减慢 流速,另一方面排走油液中空气。减慢回油流速、减少它的冲击搅拌作用流速,另一方面排走油液中空气。减慢回油流速、减少它的冲击搅拌作用 ,也可以采取让它通过扩散室的办法来达到。泄油管管端亦可斜切并面壁,也可以采取让它通过扩散室的办法来达到。泄油管管端亦可斜切并面壁 ,但不可没入油中。,但不可没入油中。 管端与箱底、箱壁间距离均不宜小于管径的管端与箱底、箱壁间距离均不宜小于管径的3 3倍。粗滤油器距箱底不应倍。粗滤油器距箱底不应 小于小于20mm20mm。Page 265.5 油 箱5.5.2 设计时设计时 的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