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 5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5.1 道路横断面5.6 超高5.2 行车道宽度5.3 路肩、分隔带与人行道及路缘石5.5 路拱、边坡和边沟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5.4 公路路基宽度5.1.1 公路横断面5.1 道路横断面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中间带、行车道、路肩。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护坡道、碎落台等 。 (1)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图5-1 公路横断面的构成图5-1 公路横断面的构成二、三、四级公路:行车道、路肩(错车道) 。 (2)公路路幅布置类型图5-2 道路图片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5.1.2 城市道路横断面图5-3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基本型式5.1.3 道路建筑限界(1)定义道路建筑限界又称道路净空,它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 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 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2)道路建筑限界组成1)净高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四级公路为4.5m 。城市道路最小净高:各种汽车4.5m,无轨电车5m,有轨 电车5.5m,自行车和行人2.5m,其他非机动车3.5m。 2)净宽图5-4 道路建筑限界(3)道路建筑限界边界线的确定图5-4 道路建筑限界5.1.4 道路用地 5.2 行车道宽度5.2.1 公路行车道宽度(1)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表5.1 车道宽度设计设计 速度( km/h)1201008060403020车车道宽宽度3.753.753.753.503.503.253.00(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 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 5.2.2 城市道路行车道宽度设计设计 速度(km/h)车车道宽宽度(m)大型客(货货)车车或混行车车道 小客车专车专 用道 60km/h3.753.560 km/h3.753.25表5.2 城市道路机动车行车道宽度5.2.3 平曲线的加宽设计(1)加宽原因图5-5 普通汽车的加宽前后轮轨迹不重合 、 横向摆动 (2)加宽位置曲线内侧 (3)加宽值计算1)几何加宽值的计算普通汽车的加宽值对于N个车道 :半挂车的加宽值图5-6 半挂车的加宽2)摆动加宽值的计算3)圆曲线上的加宽值表5.3 公路平曲线加宽二、三、四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 置加宽。 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通 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 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时,可采用第二类加宽值。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表5.4 城市道路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 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时 ,则应加宽路基以使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双车道公路当采取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 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加宽值会大于外侧车道的加 宽值,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4)加宽值的过渡方式1)直线过渡图5-7 加宽直线过渡可用于二、三、四 级公路。 2)高次抛物线过渡适用于高等级道路、桥梁、立交等。3)回旋线过渡 可 用 路 段 :位于大城市近郊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桥梁、立交桥、高架桥、挡土墙等构造物路段; 设置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且有美观要求的路段。 4)改进直线过渡图5-8 加宽的改进直线过渡(5)加宽过渡1)设置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的长度应采 用与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长度相同的数值。 2)不设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的长度应按 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3)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加宽过渡段的设置, 应采用在相应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过渡段全长范围内,按其 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式。表5.5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设计 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不设设超高圆圆曲 线线最小半径( m)路拱2%5500400025001500600350150路拱2%75005250335019008004502005.3 路肩、分隔带、人行道及路缘石5.3.1 路肩(1) 路肩的作用1)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 2)诱导视线,开阔视野 。3)为公路的其他设施提供设置的场地 。 4)增加公路整体的美观 。 (2) 路肩的组成1)硬路肩 2)土路肩 图5-9 路肩的组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 5.3.2分隔带(1)中间带1)中间带的作用 将上、下行车流分开,提高通行能力。 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 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作用。 中间带两侧的路缘带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侧向余宽 。 2)中间带的宽度 图5-10 宽度大于规定或大于4.5m时的中间带宽度过渡方法3)中间带过渡 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应视需要而定,最小间距应不小于2km。 中央分隔带开口不宜大于40m;八车道高速公路开口长度可适 宜增长,但不应大于50m。中央分隔带开口应设活动护栏。 4)中央分隔带的开口 图5-11 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图5-12 中央分隔带形式5)中央分隔带形式 图5-12 中央分隔带的形式人行道宽度为0.75m、1.0m、1.5m、2.0m以0.50m递增 。 人行道上有步行道宽度、种植带宽度和设施带宽度。5.3.3人行道5.3.4 路缘石图5-13 路缘石5.4公路路基宽度路缘石的形式有凸起式和低平式。 整体式断面指路基顶面的总宽度。还应包括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避险车道、错车道等。 5.5.1 路拱 5.5 路拱、边坡和边沟(1)路拱形式 直线形、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等 。路面类型路拱坡度(%)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12其他沥青路面1.52.5半整齐石块23碎、砾石等粒料路面2.53.5低级路面34表5.6 路拱坡度(2)路拱横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的路拱宜采用双向路拱 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的路拱,宜采用单向横 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也可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积雪冰冻 地区宜采用双向路拱坡度。 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六车道一级公路,当超高过 渡段的路拱坡度过于平缓时,可设置两个路拱。 (3)硬路肩的横坡1)直线路段的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其坡度值应与 车道横坡值相同。2)曲线路段内,外侧硬路肩横坡的横坡值及其方向:当曲线 超高小于或等于5%时,其横坡值与方向应与相邻车道相同; 当曲线超高大于5%时,其横坡值应不大于5%,且方向相同。 (4)土路肩的横坡1)位于直线路段或曲线路段内侧,且车道或硬路肩的横坡值 大于或等于3%时,土路肩的横坡应与车道或硬路肩横坡值相同 ;小于3%时,土路肩的横坡值应比硬路肩或车道的横坡值大 1.02.0。宜采用单面坡,坡度为1.53 。 (5)人行道的横坡1)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路线纵坡为零时,边沟 仍保持0.30.5的最小纵坡。 位于曲线路段外侧的土路肩横坡,应采用3%或4%的反向 横坡值。5.5.2 边沟 5.5.3 边坡 5.6 超高5.6.1 超高横坡的确定 表5-7 公路最大超高坡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二级公路三级公 路四级公 路一般地区10%8%积雪、严寒地区6%表5-8 城市道路最大超高坡度(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一般新建道路多用此法。 2)绕中线旋转 多用于旧路改建。图5-14 无中间带道路超高的过渡方式多用于改善路容。3)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 5.6.2 超高的横向过渡设计设计 速度(km/h)1008060,5040,30,20最大超高值值(%)6542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图5-11 有中间带道路超高的过渡方式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4.5m 。 各种中间带宽度的均可采用。 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5.6.3 超高缓和段长度(3)分离式路基的超高过渡 宜按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 别予以处理。 图5-12 绕内侧边缘的超高过渡1)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2)绕路中线旋转图5-13 绕中线的超高过渡3)超高缓和段的长度公式 计算行 车速度 (Km/h)超高旋转轴位置中线边线1201/2501/2001001/2251/175801/2001/150601/1751/125401/1501/100301/1251/75201/1001/50表5-9 超高渐变率 4)超高过渡段的长度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的全长范围内进行。 当回旋线较长时,其超高的过渡可采用下列方式:超高过渡段可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内,其超高过渡 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 点或圆缓点处。六车道及其以上的公路宜增设路拱 。 四级公路超高的过渡应在超高过渡段的全长范围内进行。 图5-13 超高过渡(2)路线设计高程图5-15 绕内侧边缘的超高过渡1)起始断面ZH(HZ)5.6.4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超高值是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 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双坡阶段、旋转阶段、全超高阶段(1)超高值形成过程(3)超高值计算方法2)全超高断面 图5-15 绕内侧边缘的超高过渡3)双坡断面 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 : 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 比例升高,直到超高 横坡断面。 图5-16 绕内侧边缘双坡阶段图5-16 绕内侧边缘双坡阶段超高过渡可设置在回旋线某一区段范围内。(LCLS )全超高断面且设在缓圆点或圆缓点处 。图5-16 绕内侧边缘的双坡阶段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旋转阶段超高值计算4)旋转阶段图5-16 绕内侧边缘的旋转阶段旋转阶段横坡度5.7路基土石方计算和调配(1)积距法(2)坐标法图5-18 横断面面积计算5.7.1横断面面积计算5.7.2 土石方数量计算(1)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 : 图5-19 路基体积计算(2)若相邻两断面面积相差甚大 试拟定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四、六、八车道 各组成部分及尺寸,并绘制草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