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授课:山东莱芜 娄陶然在积累的基础上,初步初步 学会鉴赏程度较浅的鉴赏程度较浅的诗歌, 感受艺术形象,欣赏优美、 精彩的语言,评价诗歌的思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想内容。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主观题主观题、填空题 、填空题、简答题 、简答题、品味诗歌的语言,正确理解重 点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深入体味 意境。、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品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 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愁出题:“已是黄昏独自愁”中“愁”字涵义丰富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品读醉花阴 (李清照 )以花喻人颇常见,而李清照的“人比黄 花瘦”却更胜一筹,请你品评这一句。薄雾浓愁永云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陶渊明的这首诗, 有的版本念“悠然见(jin )南山” ,有的则念“悠 然见( xin )南山” , 你喜欢哪个?为什么?、把“悠然见南山”的“ 见”字改“看”“望”等字 ,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饮 酒陶渊明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照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以九年级上册首课 外古诗词为鉴赏范围,就“ 语言品味”为切口“炼词”。、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个字有的版本作其他字,你觉得哪个更好, 为什么?(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 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观刈麦 月夜商山早行卜算子咏梅 破阵子燕子来 时新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醉花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骊山怀古 朝天子咏喇叭 走进诗歌的天地,感受千古的魅力,提 高自我的素养是我们赏析诗歌的目的。 最后,对同学们强调两点:一、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 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 。二、 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 能死板运用。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 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 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 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 斗草嬴,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 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 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 薄雾浓愁永云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 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 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 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 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 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 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覆亡后,坚决主战,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被 秦桧除名;孝宗时又被龙大渊等一群小人排挤;后来 赞成韩侂(tu)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被迫 闲居在山阴达二十年之久;最后,怀着“但悲不见九州 同“的憾恨,结束了一生。在政治斗争中,他虽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 击,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 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1)抓住诗句中词语分析,理解该词 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 描述景象。 (3)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 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怎样答题掌握基本的 答题格式与思路参考模式: 词这里指意思,运用 手法写出了,抒发了诗人的 情感(揭示了 道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