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立足园本,确定主题二、脚踏实地,教研相长(一)带着问题学习(二)带着问题实践(三)带着疑惑反思(四)带着反思再实践三、务真求实,小有收获四、初见成效,任重道远结合上学期我们的主题教研活动“如何巧妙利用 体育器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教研组成员集中讨论研究课题,收集资料,撰写方 案,确定本次教研主题为“合理使用器材提升幼儿 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实践 和研究,改变传统的体育器材提供和运用、探索方 式,实施多样化、有效的教师指导策略,以培养幼儿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体质,发展 其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 成长。(一)带着问题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结合上学期教研活动出现的时间长、效果低的问 题,本学期我们提出了“带着问题学习”的观点,即针对普遍存在的 问题和个别存在的问题,利用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等形式鼓励老师们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如为了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点选择合 适的器材,我们学习了幼儿体育器材运用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为 了了解体育活动中运动量是否合适的问题我们学习了体育活动中运 动量安排的科学合理化思考等经验论文。老师们通过学习,认识到 体育活动中器材的选择和运用必须根据幼儿对体育器材探索、运用、 挑战过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否则,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可 能有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我们解决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与指针,而“带着问题学习”则促使老师们 主动学习,成了教研活动开展有效性的最好保障。学习与研讨(二)带着问题实践紧紧围绕“合理使用器材提升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这一主题, 我们中班组五位教师分别开展了一堂体现教研重点“如何引导孩子有效 地利用器材,既使活动生动又能达到运动量?”的活动。此次活动明显 看到了老师们的专业进步与成长。言晓果老师的迷你绳把小小的 一根绳子用得恰到好处;杨波老师的军事大揭密通过桌子的不同 摆放不断提升运动量;谭红老师有趣的纸棒设计巧妙;酉新林老 师有趣的椅子选材合适,气氛生动活泼;而谭欣老师的玩瓶子 则更是将课题“合理使用器材提升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发挥得淋 漓尽致。老师们的教学活动虽然谈不上完美,但却各有所长,最难能可贵的 是大家不是盲目的上课,而是带着问题在实践,如玩瓶子活动, 我们在活动前就瓶子的大小、高度,甚至颜色都进行了若干次的尝试 以确定其在提升活动有效性方面的可行性,最后选择了高度来突破。活动剪影http:/www.56.com/deux _79498903.swfhttp:/www.56.com/deux_79 500332.swf(三)带着疑惑反思在第一轮教研活动中五位教师的活动都设计得都非常巧妙,各有千秋,但 也存在不足:1、器械的投放时间以及器械的合理运用掌握不够到位:比如在军事大 揭密中,杨老师在活动的前一部分仔细讲解并学习了俯爬的姿势和动作,但是 作为体育器械的桌子迟迟没有出现,导致整个活动对于桌子这一器械的有效运用 还不够充分。2、在利用器械开展集体活动时,五堂活动都受到了场地和幼儿人数的限 制,而使活动开展不够紧凑和有效,这在有趣的纸棒这一活动中表现比较明 显,当时老师准备是人手一棒搭成桥,让幼儿双脚并立跳过,但是因为天气原因 在教室进行,中间出现了过长的等待现象,使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没有很好地开展 。3、在使用器械促进幼儿运动量的逐步提高方面没有很好地把握层层递进 的原则。迷你绳、有趣的椅子以及第一次的玩瓶子这些活动,都体 现了“一物多玩”,但是在设计中,教师更注重这些器械的使用度,却忽视了在 使用过程中难度的提升,从而未达到量到质的变化。 针对活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把老师们集中体现的问题归纳成为什么 要选择这种器械?活动中你是怎样使用这种器械来达到活动目标的?怎样利用器 械来提高活动运动量?这三个大问题来展开讨论。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观念,摆 正了思想,把自己和他人的活动都定位于教研课,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大 家畅所欲言,指不足,谈疑惑,摆困难,求方法,将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四)带着反思再实践老师们通过全面深刻的反思,形成了一些经验并马上将其 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了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 。因为老师们务真求实的态度,我们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 声有色,成绩有目共睹。三、务真求实,小有收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如既往的努力让我们从迷茫到清醒,教 研思路日渐清晰,本学期我们主要形成的观点有:1、在体育器材的选择与投放方面,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内 容与器材的匹配原则,投放适宜的器材。首先,不拘泥于现成的运动器 材,经常使用有限的器材必然会厌倦,充分挖掘身边的各种材料,让运 动材料更丰富、变化:如旧报纸、饮料瓶等废旧物品;其次,选择的材 料应该有多种玩法,只有能变,孩子们才会有更持久的兴趣参与活动。 再次,材料一定要遵循安全、卫生的原则。绳子、瓶子、纸棒、桌子、 椅子等都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把在生活当中使用的一些物 品当成一种体育器械来进行活动,能在发展幼儿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前提 目标下,更好地体现“玩中学”和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2、在体育活动的设计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孩子提供适宜 的体育器材,体育器材的运用既要在幼儿能力范围之内,又要有难度创 造和提升的空间,这样的器材才会在第一时间激发起幼儿的尝试和探索 兴趣。3、在运用器材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方面,要注重体育器材 的投放顺序和难度,不断维持和激发幼儿持久的兴趣和不断挑战自我的 愿望。开始阶段提供的器材应该是可供幼儿尝试和熟悉,并掌握基本的 运用方法的,让幼儿有了想玩的欲望,初步会玩的方法。在活动不断进 展的过程中,应不断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器材,加以组合运用,增强幼儿 不断尝试的欲望和挑战自我的心理需求。4、在教学方面,教师可采用自然实验法(把在理论指导下的新的 或改进的体育运动活动的内容或方法,在自然情景中进行实验和实践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在运动 过程中的运动量、运动能力、情绪反应以及社会性表现,并且在整个 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 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其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其能力。)行动研究法 (在总目标的指引下,经历预诊、提出问题、收集讨论信息、拟定具 体计划、行动、评价总结和再诊断等步骤,解决实践中的一个个问题 ,具体表现为游戏法和重复练习法。)来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多种器材 的组合运用,提升活动的难度。 四、初见成效,任重道远:我们的体育专题教研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研组的老师 们还有一些疑惑与问题,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共同研究 、探讨:1、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让“幼儿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幼儿学 习的支持者、研究者、合作者”这一理念深入教师的思想。而我们在教 研过程中却发现教师在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方面还有待提高。 2、如何在实施活动时运用多种方法吸引孩子,并能不断地反思和归 纳,寻求在体育运动中教师促进幼儿体质、智力、情感和社会活动能力 的整体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并通过课题研究证实其有效性。这是现阶 段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3、幼儿体育活动中体育常规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育常规不 但包括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表现,也包括教师在实施体 育活动时的一些体育指令和规则以及幼儿在这些指令和规则下的配合表 现。那么如何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体育常规,从而 达到“合理使用器材提升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这将是我们值得注 意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 中班组的老师将在2009 年继续努力,将园本教 研进行到底。结束语结束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