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人力资源的角度*单独二孩政策的解读 与判断*目录*单独二孩政策 *政策的提出背景 *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是否要完全放开人口管制政策*单独二孩政策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 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 *根据现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如夫妻双 方均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生育二胎 。但女方需要满足生育间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年龄不低于28 周岁这两个条件之一。通俗来说,计划生育管的是孩子数量 ,而不是胎次,因此“单独两孩”更为准确。*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 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 兄弟姐妹。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 定,依法组织实施。当夫妇俩的户籍所在的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 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 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如果夫妇俩的户口 不在同一个省(区、市),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 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政策提出背景*一: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问题 *二:当今社会现状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问题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一、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职业适应能力较差,就业观念需要更新。从前面 的分析看,独生子女的失业率远高于同龄非独生子女,创 业意识不如非独生子女,主动失去工作的比例较高,对父 母的依赖性更强。 *此外,不少独生子女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 进行职业选择时,期望值过高,对工作挑三拣四,高不成 、低不就。有些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集体观念 和纪律性较差,心理承受力弱,表现出对工作的不适应, 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独生子女在进行职业 选择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果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假设我们的生育率维持现状, 我国的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开始下滑,还有10年左右的时间,而到那 时候,我国的老年人口已经快接近3亿人。*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1、国家养老保障体制的压力我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指出:如果 按照现有情况,按2050年所有38年养老金缺口的累积现值将可能高达18.3万亿 元 2、医疗体系的压力 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从2010年的1.78亿增加到2.21亿 ,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从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3、家庭压力 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并且这种状况不断延续的话,假设每一代人按 25岁算,当这对夫妇30岁的时候,双方父母亲也就55岁,正是开始慢慢步入 多病阶段,如果按照我国的平均年龄来讲,处于80岁左右的双方父母亲的8 个父母亲大人有可能还有4个左右是活着的,他们则将是对家庭依赖最严重的 时候,也就是说,如果目前的局面继续延续,家庭的压力将非常巨大。假设 20年后,当80年代前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50-60岁左右,如果他们身体 健康,则他们还需要为双方的老人奔忙,如果他们的身体也不好,则他们的 独生儿子或女儿将面临重重压力,这些独生儿子或女儿不仅仅要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照顾4个或者8个以上的老人,这基本上是可 能实现的,这必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据统计,我国的GDP按美元计算占世界的3%-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 8%,或更高),以3%-4%的GDP支持世界五分之一的老人,30年后将支撑 世界四分之一的老人,我国的老人面临的经济形势就可想而知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最直接的影响是其对劳动参 与率的影 响,而老年人的人口特征又会影响到劳动生 产率和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 *在长期内,人口 老龄化的发展将使得劳动力增长趋缓 ,人 口中劳动力比重出现下降,最终劳动力供 给规模 趋于萎缩。 劳动力增长的缓慢将减弱技术进步的动 力 ,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乏力,劳动力 市场效率受 到影响。*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红利: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中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所 占比例较高、社会抚养比例较低的过程,创造出有利于发挥 人力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据 2013 年 1 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 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 降,比上年减少 345 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 致未来我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过去,我们把劳动力从农业大规模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 业,整体经济的生 产率因此提高。但是,随着人口红 利趋于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用这种方式获 得的生产率提升可能会越来越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会 因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而 减速。 *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 率 为10.5%。预计, 十二五时期将降至7.19%, 十三五 时期更是减为6.08%。(见下图)*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人口红利的消失,势必 会导致劳动力的减少,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关系。*人口红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一,廉价劳动力减少甚至消失,会使我国劳动力 成本优势不复存在,那么出口将受到很大影响; *其二,中青年的减少,会使我国的劳动参与率降低 ,生产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产出; *其三,社会上的老年人会骤然增多,年轻人的负担 加重,造成劳动人员心理及工作中的负担。*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性别比与出生政策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性别比的失衡,计划生育政 策实施和调整在一段日期内加剧了性别选择,计划生育政策后性别 比失衡在一段时期内显得尤为突出*性别比失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 *性别比失衡造成劳动力市场失调,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由于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就业时间长于女性,如果男性多于 女性,等于间接增加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量,这将加重女性 就业压力。 2:加剧了“啃老族”的快速扩容性别比的失衡导致大龄青年的存在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综前所述,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的角度分析,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供给 不足。 *在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高水平 的状态下,人口、劳动力资源相对或者绝对减少 所导致的现象。 *除总量不足外,由于性别比失衡还存在结构性问 题,即特定部分的劳动力需求难于满足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短期一:政策的实施是否会导致人口剧增?答案是不会,且影响非常有限。一是因为目前单独家庭中处在育龄期中的人的数量比较少;二是因为这些人里面已经有一些人生了二胎;三是这些单独家庭里面包括双独,他们按目前的生育政策本来就可 以再 生一胎。四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压力使得一些人并不会生二胎。二:市场因素分析短期内,劳动力市场并不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劳动力供小于 求,势必会导 致工资的上涨,以实现新的均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短期三:组织因素分析 一方面,婴幼儿的增加,需要做好优生保健准备,要做好教育、医疗 等公共服务应对准备,使得就业岗位增加 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向育婴、教育等行业流动四、社会因素分析 一方面,“单独两孩”从政策上终止了“421”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 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促进现有劳动力投入更多的劳动而非闲暇, 以获取养儿育幼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缓解家庭的代际结构,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有利于孩 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如何解决现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1: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使他们持续的时间尽 可能的长。 *2: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 *3:提高劳动力素质,调整劳动力知识结构,加大高职 等教育投入,增加高级专业劳动力市场、熟练技术劳 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提高就业机会的获得和人力资源 的利用。 *4:通过资本密集度、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减弱老龄化 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长期一、有效缓解老龄化程度和推迟老龄化进程国家计生委: 2030年会使老龄化水平从24.1%降到23.8%,2050年 从34.1%降到32.8%,2100年从39.6%降到34.3%。单独两孩对于近中 期的人口老龄化有微弱的下降作用,但是对远期人口老龄化有显著 的下降作用。二、改善劳动力老化的结构,改善未来劳动力数量供给平衡今后15年,我国劳动力快速下降,而生育政策调整将使新增人口一 定程度上补充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203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 数量从8.75亿增加到8.77亿,2050年从7.00亿增加到7.26亿。三、平衡人口性别比改善家庭的结构,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否要完全放开人口管制政策目前还不能 原因:1、出生率在短期内大幅升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出生堆积”2、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3、当前发展水平无法提供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4、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5、社会保障税增加才能满足财政需要,势必会造成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失业率上升*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