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人七下册第 6 课教案 吉林省舒兰市第五中学 崔宝英 132619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 理解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对外友好往来概况了解对外友好特点体会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唐与日本往来知道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史实掌握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体会鉴真的品质。 唐与新罗关系了解唐朝与新罗交往的情况感悟唐与新罗互相促进的史实唐与天竺往来了解玄奘西游的史实掌握玄奘的贡献,体会玄奘的高贵品格(1)通过分析教材、观察地图,归纳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2)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各种资料,探究日本和新罗受唐朝影响的史实,并从中感受到唐与各国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着,培养学生辨证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1)学习鉴真和玄奘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个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2)通过探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时期,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2.课标要求: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突破方法:通过搜集图片、文本资料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唐朝时与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从而体会到当时中外交往的繁盛。【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归纳鉴真与玄奘的相同之处突破方法:通过历史地图,创设特殊情境,在教师的引领下,同以前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师生共同感悟唐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通过大量的图片,有关人物资料的搜集,通过最后知识拓展问题的设置,体会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唐人街的图片,自然引入本课的课题,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充分感受唐代对外交往的繁盛。2.资料分析法:搜集了大量的人物事迹资料和其它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这些资料的帮助下,能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历史的感悟能力。3.知识拓展法:精心设置两道拓展类试题,使学生能够对教材重新加以整合,并能从中学习到历史人物事迹,达到历史教学中的教育目的。【学习方法】1.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的图片和文本资料,学会把这些内容整合到教材中来,提升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2.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人物事迹的介绍,细心体会历史人物身上所蕴含的可贵精神品质。3.积极参加知识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自己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历史地图、搜集鉴真与玄奘的相关事迹资料,设置知识拓展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外搜集鉴真与玄奘的故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幅唐人街的图片教师:多媒体展示了今天美国纽约、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墨西哥城的唐人街图片,像这样的唐人街还有许多,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会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或“中国城” 。这些现象和唐朝有什么关系?今天让我们跨过时空隧道,一起走进唐朝,感悟一下唐朝与当时世界各国交往的盛况。多媒体展示课题: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讲授新课】一、隋唐对外友好往来概况1.对外交往特点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师生共同归纳:(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2)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3)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过渡: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的气象,尤其是唐朝,深深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到中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2.唐对外交往的原因多媒体展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问题 1.观察地图,唐朝对外交通有哪两条主要的航线?通过这两条航线都可以到达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是今天哪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2.通过地图,请同学们归纳,我国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有发达的对外交通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请同学们依据本课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的答案(1)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2)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教师: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繁盛的大唐王朝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下面的一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过渡:接受外来的贡品,接待外来的使节,仅仅是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繁荣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隋唐时期,我国的外交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今天让我们跨过时空隧道,重点游览一下当时的三个主要的国家,看看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怎样的密切往来?第一站先去看看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日本。二、唐与日本的往来1、遣唐使多媒体展示一段文字资料日本古称倭国,唐代时改称日本。日本自汉朝开始与我国发生正式交流,隋朝时,已向中国派遣使团,称为“遣隋使” ,唐朝前后 200 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 18 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唐朝时,日本发生大化革新,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问题 1.哪些人为中日之间的交流做出了贡献?生:遣唐使问题 2.遣唐使由哪些人组成?生:使者、留学生、留学僧问题 3.遣唐使为什么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古代,中国隋唐时期,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把向中国学习、吸收隋唐文化作为基本国策,经常派遣唐使到中国来。问题 4.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由学生进行归纳:生 1.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生 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生 3.根据唐都长安城建造了平城京生 4.根据唐朝铜钱铸造了日本钱币生 5 根据唐朝服装做成和服.生 6.根据中国饮茶之风形成茶道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思考日本在哪些方面受唐朝影响? 师生共同探讨:建筑方面、文字方面货币方面过渡:在中日交往中,不只是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是高僧鉴真。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鉴真的事迹。2、鉴真东渡多媒体展示鉴真的相关资料问题 1:鉴真到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2:鉴真为什么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欢迎?(学生自由发挥)问题 3: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共同感悟)生 1:鉴真六次东渡,表明了鉴真有一股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生 2: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肯定这种行为,并为中日睦邻友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生 3:从鉴真在日本的地位可知,人们是永远会记住那些为了国际间的和平、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生 4:鉴真在日本的贡献及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唐朝的先进与强大。多媒体展示新闻资料此图片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鉴真已被中日两国人民永远记在心里过渡:学习完日本与唐朝密切交往后,让我们再去看看我们邻邦朝鲜三、唐与新罗的关系学生共同研究教师设置的几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问题 1.在今天朝鲜半岛上,唐朝时期,哪一个国家与我国交往密切?问题 2.新罗从唐朝吸收了哪些先进的文化?问题 3.新罗对唐朝文化有哪些影响?教师总结:朝鲜与我国唇齿相依,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有高丽、百济和新罗,它们和我国往来频繁。新罗后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它始终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唐与新罗的密切交往,促进两国共同进步。过渡:结束了东亚之旅,让我们再去拜访一下古老的国家印度。中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唐朝时,称印度半岛各国为天竺。唐与天竺的交往非常密切,在彼此的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要数高僧玄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玄奘。俗姓淳于,扬州人,14 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先后历经 12年,六次起程,五次失败,出生入死,甚至双目失明,但他从未放弃东渡,终于在他 66 岁高龄时,搭乘日本“遣唐使”回国的船只,克服种种困难到达日本,受到天皇和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2010 年 6 月 29 日,江苏省扬州市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日本国家级文物奈良东大寺木质鉴真和尚坐像将于11 月下旬回国“省亲”。11 月 26 日至 12 月 7 日,东大寺鉴真坐像将在鉴真图书馆公开展示。三、唐与天竺的关系多媒体依次展示有关玄奘的图片与资料问题 1. 玄奘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问题 2.怎样评价玄奘?问题 3.在玄奘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问题 1 由学生自主归纳。问题 2 由教师引导并总结: 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问题 3 由学生讨论、自由发挥。【思维拓展】1. 比较一下,书中、影视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到的玄奘有何异同?生 1.相同之处是 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都取得了成功生 2.不同之处是西游记里的唐僧有观音指点,有神通广大的三个徒弟保驾,甚至连坐骑都是龙变的.而现实中的唐玄奘却没有这般幸运,完全是靠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勤学不倦的精神取得成功.前者是虚构的,后者是真实性的。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之处?在二人的身上,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值得你学习?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相同之处:都是唐朝僧人;都是在唐对外交往中有重大的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高贵品质: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勤奋刻苦,不达目的不罢休。启发: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应坚定信念,不怕困难。【教师小结】隋唐时期,我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唐文化像雨露一样润泽四方,使得周边很多国家遣使而来;唐朝以他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吸收各国的文明,也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使唐朝出现了对外交往的盛况局面。今天,中国也正进行改革开放,我们相信,现在的中国也会像唐朝一样,与世界同步发展。【板书设计】【课堂作业】这幅图描绘的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他身穿和尚服,胸前挂着念珠,脚步穿插草鞋,腰前系着小包袱。他左手拿经书,右手执佛尘(用来驱赶蚊蝇) ,背上背着用竹子做的书箱。书箱顶上是遮阳蔽雨的伞,伞前垂下的线挂着一盏小油灯。当年 31 岁的玄奘孤身一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并刻苦学习,成为名僧,饮誉印度。经过长达 18 年的西游,跋涉 5 万多里,最后回到长安,他带回了大量佛经,此时他已经 43 岁。他又花了 19 年的时间来翻译这些经书。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该院主持戒贤是印度的佛学权威,他已 90 岁的高龄,本已不再讲学,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特收玄奘为弟子,向他讲授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 。玄奘用五年的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1.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还称中国人为唐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A.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B.唐朝时期,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C.唐朝当时交通非常发达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2.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近邻关系,那么唐朝时期,日本哪些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参照中国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铜钱样式与唐朝的铜钱相同 日本天皇的名字也仿照唐朝A. B. C. D.3.下列有关鉴真和玄奘的事迹,哪一点叙述得不正确( )A.都是唐朝僧人 B.都对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了贡献C.都是唐太宗时期的使者 D.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4.西游记中的动画音乐“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笑跑三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一走就是几万里” 。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取回的是什么经( )A.佛经 B.圣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