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运动与力中考导航 考 纲 说 明1.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理解)2.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认识)3.速度的描述。(认识 )4.速度的简单计算。(理解)5. 物体的惯性.(理解)6.牛顿第一定律.(认识)7.二力 平衡条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认识)8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探究)近 五 年 广 东 中 考 考 查 情 况年份题型考查点分值2011年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填空题参考物的判断 惯性的理解 二力平衡的判断 速度的简单计算3分 3分 3分 1分2012年 计算题速度的简单计算2分2013年 选择题 惯性 速度的简单计算3分 3分2014年 选择题 填空题 填空题 计算题平衡力的辨别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参照物 速度的简单计算3分 1分 2分 2分2015年 选择题 选择题 计算题惯性 平衡力 速度的简单计算3分 3分 2分命题 规律1本章考查重点是参照物,速度的简单计算,惯性、二力平衡、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题型以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为主32016年考查重点是参照物速度 的简单计算,惯性、平衡力及摩擦力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一、运动的描述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不停地_着的. 2.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_. 3.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这个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_. 4.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_,绝对静止的物体是_ 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的. 5.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这就是运动与静止 的_.运动 变化运动参照物 运动不存在 相对相对性考点梳理二、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来表示.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路程,其公式为 _. 3.速度的单位是_、符号是_,常用单位是 _、符号是_ ,它们的换算关系: 1 ms=_kmh. 4.物体沿着_且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5.根据s=vt可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_和_成 正比. 6.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也可用公式_计算出速度,这个 速度叫_,它只能大致描述物体运动的_. 7.速度的测量:通过测量物体运动通过的_和运动所用 的_,由公式_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 单位时间v=s/t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3.6直线速度 路程时间v=s/t 平均速度快慢 路程 时间v=s/t考点梳理三、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_ 的作用时,总保持 _ 或 _ 状态. 2.惯性的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 _ 。一切物 体都有惯性.惯性可大可小,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3.惯性大小只与_ _ _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_ ,惯性大小 与速度大小_ 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其运动状态较难改变 ,反之,质量小的物体惯性_ ,其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4.一切物体在 _ 时侯都具有惯性,无论它是否受力,是否运动.不受外力作用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质量大 无 小 任何知识网络四、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概念: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 _ _ ,就说这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_ 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_ 、 _ ,并且在 _ 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 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在实验中,我们要让小车处于哪一种平衡状态更容易辨别? _ (3)实验时用小车代替木块的好处是: _ . (4)实验时若把小卡片作为研究对象,通常可以忽略小卡片的 _ 影响.静止 同一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同一钩码数量静止状态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重力知识网络 五 力和运动的关系 1.物体的运动_力来维持,力是_的原因。 2.力和运动的关系不需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条件力的运动与物体运动方向物体所在状态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平 衡(静止状态);动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 动速度减大,仍做直线运动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 动1.(2015怀化)今年的“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 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 的.( 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静止运动课前检测【解答】小丽同学和她的妈妈一起乘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小丽与 观光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静止的; 小丽与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 丽同学是运动的2.2015年5月,屯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小明坐在琼中至屯昌的汽 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汽车 为参照 物若该车用30min行驶完46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_km/h课前检测92 解:(1)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发生了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向后 移动(2)t=30min=0.5h,v= = =92km/h课前检测3、(2015成都)下列现象与惯性有关的是( )A、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解答】解:A、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不包括力学的知识,更与惯性无 关,不合题意;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符合题意;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反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惯 性无关,不合题意;D、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反映了物体热胀冷 缩的性质,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 B知识网络4、(2015绵阳)2014年5月,在仙海风景区举行了绵阳建市以来 最大规模的龙舟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起来后才有惯性 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来维持 D、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所以龙舟静止时有惯 性,运动起来也有惯性此选项错误;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 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原因,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选项错误;C、 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原因是龙舟受到水的阻力作用 此选项错误;D、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此选 项正确D课前检测5、(2015巴中)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 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 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 对汽车的支持力【解答】解:A、汽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 力物体是地面,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不合 题意;B、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竖 直方向,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平 衡力,不合题意;C、汽车所受的重力在竖下方向上,汽车的牵引力在水 平方向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能确定,因此不是一对 平衡力,不合题意;D、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符合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四个条件,是 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D考点突破考点1 运动的描述(高频考点) 【例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 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方法规律: (1)判断参照物的方法:先假定被研究物体静止,然后观察哪个物体相 对于被测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则这个物体是参照物。 (2)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首先选择一 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了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 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A考点突破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 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 (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 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 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 (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 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 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船;榆堤变式拓展: 1.(2015淮安)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 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 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船榆堤考点突破 2.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 ,甲车是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 都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运动静止解: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 物,甲车和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甲车是静止;以大道两旁的 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的位置发生变化,甲车和乙车车都 是运动的分析:根据图象反映的物理意义可知:当t=0时,甲车、乙车的路程都是0 ,当t=4s时,甲车行程是6m,乙车行程是4m,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得【解答】解:(1)由图象看出:当t=0时,甲车、乙车的路程都是0,当 t=4s时,甲车行程是6m,乙车行程是4m, 由V= 知,V甲 =1m/s,V乙 =0.25m/s,故甲车 快,甲车的速度为:1m/s (2)乙车行驶20秒时,由S=Vt=0.25m/s20s=5m 故答案为:甲;1;5考点2 运动的快慢(高频考点) 例2甲、乙两辆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比较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判断运动较快的是 _ 车甲车的速度大小为 _米/秒 乙车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_米考点突破甲 1 5s ts甲 t甲4m 4sS乙 t乙1m 4s解 : ( 1 ) 根 据 图 示 可 知 , 当 t = 1 2 s 时 , A 通 过 的 路 程 为 6 m ; 当 t = 6 s 时 , B 通 过 的 路 程 为 1 2 m ; A 的 速 度 : vA= 0 . 5 m / s ; 即 B 的 速 度 : vB= 2 m / s ; 所 以 vA vB; ( 2 ) 由 图 象 读 出 经 过 6 s 时 , A 车 行 驶 的 路 程 sA= 3 m , B 车 行 驶 的 路 程 sB=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