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稀奇古怪的法律在瑞典的阿斯托普市,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准加 班加点工作。一天,一名警察发现一个人从一家电器 商店偷走了两台录音机,就立即追了上去。正当他紧 追不舍之际,教堂大钟敲响了11 下,警察便戛然止步 。原来他到下班时间了,再追就违犯了法律,只好“望 贼兴叹”。英国一个叫高维甘比的小城市里,有一条独特的 规定,新市长上任时要过磅,并向市民公布体重。市 长离任时也要称一下体重,如果身体瘦了,即使市长 在任期内没有做出多少成绩,他也会得到市民们称赞 。因为该市的居民认为,市长是人民的公仆,应当鞠 躬尽瘁地为市民服务,而不是养尊处优。为此,市长 们往往上任前吃补增肥,离任前节食减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 说:“ ,刑也,平之如水, 故从水。 (zh),所以触不 直者去之,故从去。” 探究一:法你能够从上图中看出什么是法?一、法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1、法的产生思考: 法是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 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一)法的本质综综合探究二:在人类类社会中,有没有永恒不变变,适用 于一切国家和社会,对对所有人都公平、正义义 的法?那么法所体现现的公平、正义义是针对谁针对谁 而言的?从中能看出法的本质质是什么?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 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 社会的情况。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 判刑举例: 事例一:【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 奴隶】【死刑】 事例二:【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无罪】 事例三:【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割除 双耳】 196条:如果一个人挖出了另一个人的眼睛,他的眼 睛也该被挖出来。. 199条:如果他挖出了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奴隶的 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 2、法的本质(1)是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统治阶级 共同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不是“个人意志”的反映;不是“社会所有人 员”的反映;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 治阶级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不是统治 阶级的所有意志;是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相 联系的需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共 同意志。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统治阶级所承认 的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 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等于法完全 不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也并不等 于不反映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最终目的 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更大更根本的利益。(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 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一种意志,属于主观主观范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 会意识的变化。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状况人口状况 和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即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法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法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 的的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是,是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的。(3)经济体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其他社会因素也有 一定的影响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 民族、宗教、艺术等对法的形成和发展也 有重要影响重要影响 对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也要联系经济以联系经济以 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去理解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去理解上述论述体现了法是什么特点?班规能 不能称之为法?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 的、普遍的规范”说文解字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竹管火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把 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 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探究三3、法的特征 (1)法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 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规范性:规定了人们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 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法规 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概括性:法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人和事 ,在同样条件下,法律可以反复使用 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见国家对 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态度和由此产生的法律 后果 第三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 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 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2)法的主要内容在于规定人们在法 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赋予人们的某种利益 或行为自由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某 种责任或行为界限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 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确认、保 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秩序 第七十一条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 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一百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 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3)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认可的法与国家有直接的关系直接的关系,这是法区别于其 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 制定和认可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制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 本形式。 制定制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 为规则,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相应 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 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 认可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 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 动(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由专门国 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 法律责任 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我国的法1、我国法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 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内容是由我国 社会主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 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 ,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 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2、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特点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体现了工人阶 级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根本利益一致,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强制力和自觉性的统一:主要依靠人民 的自觉遵守,强制是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 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这样能够保证法的 有效实施3、社会主义法的作用(1)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建设 (2)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建设(3)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建设(4)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 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 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 腐朽思想。 第二十八条 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 国家安全的法律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 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 现着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 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它用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 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工具。4、社会主义法专题一第一框知识的逻辑演进:法的产生1.法律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吗?法律产生的条件2.法的产生源于人类的何种追求?公平与正义法所体现的是谁的公平和正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 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 的表现。 法是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体现吗?法最终是由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当代中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属于谁?法的本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 法的本质如何表现社会主义法的特征社会主义法的作用怎样实现法的特征单选题:1、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 现的含义是: A.规范 B.刑罚 C.公平 D.正义2、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3、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 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 具有: A.规范性的属性 B. 连续性的属性 C.概括性的属性 D.效率性的属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