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1、设计背景:在人教A版教材中,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共分4个课 时,相关知识点、定理比较零散, 讲完新课以后,学生很难达到理想 的掌握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 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本 节课我将按线线、线面、面面三个 层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三种 垂直关系之间的相互证明转化。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2、地位与作用: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 系的判定是高考必考的知识内容,在 立体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关系 的判定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 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垂直关 系的判定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也是很重要的。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3、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标淡化了对垂直关系的判定 与证明,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垂直定理在新课标教材中没 有作为定理出现(比如三垂线定理) ,但在练习或习 题中有体现;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突出现有课本中垂 直定理的作用,又要兼顾那些被淡化的定理作为重要结 论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培养的作用;为此,我在教案中 设计了1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判断题,将几个重要结论融 入其中,弥补了课本设计的不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主要以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 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空间想像,加深学生对空间元 素之间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带领 学生探索解决两个垂直问题的证明,培养学生严密推理 的思维习惯,突出5个垂直定理的应用。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会用定理规范地证明垂直问题; 进一步感受垂直的概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 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定理规范解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亲身经历对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判断,感受空间垂直的 价值体现; 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 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5、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空间垂直关系的转化, 掌握利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的方 法; 难点:空间元素之间垂直关系的判 定与证明;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在教法上,主要采用直观感受教学 法、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 启发、引导、空间想像为主,结合例题 演示,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掌 握空间元素垂直关系判断的基本方法, 学会利用定理规范证明空间元素之间的 垂直关系;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去 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学法设计:1、通过对几个垂直定理的归纳与复习,使学 生掌握垂直关系判定的理论依据;2、事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两片硬纸板和两根纸 棒,指导学生以纸板作为平面,以纸棒作为直线 ,通过动手比划、模拟,逐一解决13个与垂直有 关的判断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地空间想 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老师对两个例题的讲解和学生对探索 实践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真正掌握垂直问题的证 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 手、动脑能力,增强研究探索的综合素质。 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能力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垂直的概念以及垂 直的判定与性质; 部分学生空间想像能力薄弱; 学生对立体几何证明题的步骤书写 还不习惯或者缺少经验,需要老师 演示示范; 部分学生对定理的应用意识不强, 不知如何利用定理证明垂直问题;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2.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形成垂直的概念,具备了一 定程度的空间想像能力;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动手演示进行 垂直判断的基本方法;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垂直的判定定理和 性质定理,对定理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3.情感分析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探究 欲望,能主动参与研究。 地 位 与 作 用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引 入教学程序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程 序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课题引入自学归类空间想象应用举例线线垂线面垂面面垂重要结论扩展定理强调定理演示步骤教学程序学生实践小结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问题1 、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一个可以用来证明线 线垂直?问题2、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些可以用来证明线面 垂直?问题3、在前面学习的定理或者 定义当中,哪些可以用来证明面面 垂直?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然导入本节课题。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1、线线垂直的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 该直线垂直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2、线面垂直的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2)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 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3、面面垂直的定理: (1)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 面垂直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2)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则这两个平面垂直;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将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定理分类、归纳有 助于加深学生对空间元素之间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 理解,使学生在应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时,思路更 加清晰,解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三). 空间想像、动手实践(学生完成13个判断题)让每位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硬纸板作为平面,纸棒作为 直线,通过动手比划、模拟,逐一解决13个与垂直有关的判 断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加强学生对 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正确判断,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个重要 结论的理解与认识(尤其是5、6、7三个结论) 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四).应用定理证明空间元素的垂直:两个例题结合起来恰好可以完整地反映空间线线、 线面、面面三个层次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的本质,具有 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对此两个例题的探索、研究,也让学生感受了 空间元素之间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定 理的理解,强化对定理的应用意识。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五).探索实践(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 正方形,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EFDCBA 求证:AE平面BCE;EFDCBA课题引入引 入教学说明自学归类空间想象 应用举例动手实践小结(六).小结 1.线线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2.线面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3面面垂直的定理与应用; 4.空间想像、动手实践对有效判断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 作用; 5.空间元素垂直关系的转化:线 线 垂 直线 面 垂 直 面 面 垂 直引 入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评价教材分析 这堂课是一堂复习总结课,既 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又培 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学导 思、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拨动 学生思维之弦,从而促进其探索意 识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 。教学评价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您的聆听! 谢谢结 束直线、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复习总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