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项式定理说课(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二项式定理一节,分四个课时.这里讲的是第一课时 ,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其次是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通 项公式的简单应用,至于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公式的灵活运用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留在第二、三、四课 时.二项式定理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 究的是一种特殊的多项式二项式的乘法的展开式,这 一小节与不少内容都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它在本章学习 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小节的意义主要在于:v(1)由于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理论中的三大概率分 布之一-二项分布有内在联系,本小节是学习后 面的概率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准备知 识.v(2)由于二项式系数都是一些特殊的组合数,利 用二项式定理可得到关于组合数的一些恒等式, 从而深化对组合数的认识.v(3)基于二项式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的联系,本 小节的学习可对初中学习的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 习、深化的作用.v(4)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近似计算问 题的一种方法.二、目的分析 结合重点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如下:1、掌握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并能 熟练地进行二项式的展开及求解某些指定的项.2、通过探索二项式定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 题,归纳推理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探索新 知的精神,渗透事物相互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并通过数学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 识. 重点:二项定理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二项式定理及通项公式的运用三、教法分析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掌握数学知识只是结果,而掌 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才是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来挖掘人的发 展潜能才是目的,结果应让位于过程.没有途径,学生无法达 到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好过程性原则,既要重 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现过程.也就是说,在 教学过程中,充分揭示每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思 维活动过程的暴露和数学创新活动过程的演变,使教学活动 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由此来启发、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 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 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变教师是传授 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在学习过程 中,教师想尽办法激发学生探究式、发现式 学习的兴趣,并使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 于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教学中,让学生 在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今天是星期六,你能很快知道再 过810天的那一天是星期几吗?”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 律,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引起思考和争论性的题 目,即一些内容丰富、背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诙谐有趣的题目、给学生创造一个“愤”和“ 悱”的情境,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望.(二)问题初探 请同学们运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写出(a+b)2、(a+b)3、 (a+b)4的展开式: (a+b)2= ; (a+b)3= ; (a+b)4= ; 用这种方法写出(a+b)10的展开式容易吗? (a+b)100、(a+b)n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提问设疑,逐步推进, 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作 知识上、方法上、心理上的准备.(三)理性探究通过对(a+b)2、(a+b)3、(a+b)4的展开式 的观察,进行下列四个方面的探究: 项数; 各项次数; 字母a、b指数的变化规律; 各项系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三个展开式的自主探讨 ,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解 决问题,达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的.(四)归纳、猜想 通过对(a+b)2、(a+b)3、(a+b)4三个展开式探究,归纳 得出(a+b)n展开式有如下特性: (1)共有 项; (2)各项的次数都等于 ; (3)字母a的指数由 递减到 ;同时字母b的指数由 递增到 ; (4)各项的系数依次为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 类比从而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合理的猜想得出结 论,这是数学教学提创培养的,是一种创造性的 思维活动,是掌握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猜想能力的一种 途径.(五)尝试应用 、回到引例:今天是星期六,你能很快知道再过 810天的那一天是星期几吗?、例题展示 例1:(1)展开 ;(2)展开设计意图:回归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 值,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达到高潮.设计意图:例1是二项式定理简单顺向应用,目 的在于熟悉二项展开式.通过对比,体会两种形 式展开式的区别.例2:化简: 设计意图:例2是二项式定理逆向运用,主要在于 训练学生对二项展开式有几项,有哪些项进一步的 探讨,然后对照本例题,考察题目中项数是否完备 ,若不完备应如何处理,从而深化对二项式定理的 理解,体现知识的严谨性. 例3:求 的展开式的第5项。设计意图:例3是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指 定项.变式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应用二项 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的特定项,在教学中 也可要求学生自己单独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原 题,然后增删原题中的条件或改写其结论,尽可 能多演变出一些题目,并加以验证,从而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变式:(1)求展开式的常数项;(2)求展开式的有理项;(3)求展开式中含x2项;例4: 求(x+3y-z)8展开式中含x2y3z3的项 的系数。设计意图:例4是引导学生用推导二项式 定理的思路去探索解法,意在启发学生不 但要重视定理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定理的 推导过程,推导思路和方法,并且把推导 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于解题,由此进一 步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六)课堂练习 1、课本P31:1、2、3、42、求 的展开式的第3项。(七)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八)作业布置 1、必做题:习题1.3:2、3、4 2、选做题:在 的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基本达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小结不只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回顾,还应对所 用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总结.设计意图:必做题是本节所学知识的直接应用,所有学生 都要达到熟练掌握;选做题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去思考, 同时也给下节课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五、评价分析准备这节课,我主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重要,还是 “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重要?我反复斟酌, 听取了备课组老师们的意见,认为后者重要。于是,我这 节课花了大部分时间是来引导学生探究。 (2)学生怎样才能掌握二项式定理?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 达到目的,还是通过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来记忆 ?正如前面所说“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 ”。我还是要求学生自主的去探索二项式定理。这样也符合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 (3)准备什么样的例题?例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 学,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理解和对通项公式 的掌握,区分系数和二项式系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