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 培 养 负 责 任 的 公 民 而 奠 基开发区第三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综述一、 课题提出现实背景我校现有学生 759 人,其中有 447 人来自外来打工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占到 58.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其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密切相关。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外来打工家庭,受家庭影响,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中存在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同时学生的“唯我”中心,过分依赖,也妨碍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责任感的培养,从理论的高度与深度更清楚地认识“责任感教育”、实践责任感教育,更规范地来研究“责任感教育”,赋予“责任感教育”以新的内涵,更好地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其他学校实施责任感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二、 责任感培养路径在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体验活动、班级管理、家校共建中研究如何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责任感。三、 责任感培养切入点:八心教育自我责任感:百倍信心献自己,非常专心献学习他人责任感:足够真心献老师、热情关心献他人集体(家庭)责任感:真挚孝心献父母、炽热公心献集体社会(国家)责任感:极端热心献公益、无私爱心献社会四、 责任感培养探索(一) 、研究思路方法我校采用“一纵三横” (以学生的发展变化为纵,学校、家庭、社会为横)的纵横交织研究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的研究使用了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为训练法、思想教育法、个案研究法等来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路径。(二) 、研究实施情况a) 抓住契机 升旗仪式 开学典礼 入团仪式 参加演讲讲故事比赛b) 强化师德 师德培训 关照谈心 学校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而教师是主要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责任感的强与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课题组先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入手。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优秀师德标兵到校讲座,提高师德修养;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本学科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平时要求每位教师写好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在教师中开展学困生、问题生帮扶活动,每位教师要确定 35名名帮扶对象,对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切实体现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教育理念。c) 狠抓习惯编制和实施了开发区三中学生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即(1)、学习习惯:书具齐、心神聚、坐姿端、专心听、仔细看、认真写、勤思考、善发问、勇争先(2)、行为习惯:排队走、右侧行、脚步轻、嘴无声(3)、礼仪习惯:衣着整洁、发型标准、主动问候、自觉让路(4)、卫生习惯:地面干净、桌子整洁、凳子插入、物品整齐、垃圾清净(5)、集会习惯:按时到位、安静有序、安全第一(6)、就餐习惯:排队肃静、饭菜用净、环境洁净(7)、运动习惯:自觉主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坚持不懈的布置、检查、评价、交流、反馈中学生的习惯水平和责任意识得以提高。习惯内容 学生教育 文明班会 我是学校小检察官班班有歌声 基地生活 先进表彰4、课堂学习学习动员 百日动员 环境保护课 生命教育课 三多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环境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挖掘教材因素,积极引导,质疑牵引,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自律能力,增强责任感。强化课堂渠道,渗透责任意识,寓责任感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巩固学习责任感。学校大力推行问题多维驱动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多维驱动课堂”的基本特征为“问题多维驱动” ;基本形式 “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 ;基本目标为“思、疑、释、拓、创”思维品质的培养;基本原则为: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有选择题目的权利。从而提升学生思考、质疑、诠释、拓展、创新的能力。5、班级管理 班级介绍 我是班级小主人 环境板报 节约班会 习惯班会 中国梦班会6、家校联合 家长培训 家校沟通 家长检查作业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家庭是孩子责任意识培养的另一有效途径。我校针对外来学生家庭的特殊情况,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通过家长学校,由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分专题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外请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更高层次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训,使家长懂得孩子的成长绝不是学校单方的责任,而是需要家校密切配合。其次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开设了家校通,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每天通过家校通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处理。另外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寒假、暑假时组织任课老师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寻求家庭的支持,激发家长认可,寓责任感的培养于家庭教育之中,并要求家长做到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提高教育效果。课题组为每位学生配发家校联系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重视联系薄的使用,充分发挥其沟通交流、促进协同的作用。学生在家表现、学习情况或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在家校联系本上有详细记载,这样的家校联系有利于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落实,并持之以恒。7、区校共建 我是社区小卫士 接受社会教育 热爱家乡报告 我爱我的第二故乡演讲学校制定了楼区学生文明条约:遵守公民道德和楼区规定,搞好家庭关系和环境建设,争做文明居民;尊重、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态度友好,不妨碍工作;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不侵占和损害公共、他人利益;爱护楼区草木和公物,不践踏草坪,不掐花折枝,不损坏设施,不乱贴乱画;保护楼区环境和卫生,不乱倒污水,不乱扔垃圾,不乱放物品,不随地吐痰;守学生规范,展学生风采,不到不适宜场所,不做不文明之事,不交不良之友,不说不雅之语;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清扫、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了楼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积极提供有价信息,积极劝止不良行为。8、实践活动真挚孝心献父母 我是父母小帮手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足够真心献老师 教师节特别升旗仪式 令人动容的毕业典礼热情关心献他人 我是同学小老师 为患病同学捐款无私爱心献社会 到开发区福利院慰问 看望社区五保户 看望老红军课题组成员按照活动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安排,把责任感教育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尽快融入新城区的生活,把自己当成新城区的主人,每个寒暑假都要求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性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开展我眼中的第二故乡绘画摄影比赛;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孤寡老人家庭、贫困家庭、社会福利院;参加环保志愿组织活动等等。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的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