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工程学在园林规划 设计中的运用概述副 章 1 一、人体工程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途径与 方法: 1、确定人在园林景观中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 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 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 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2、确定设施设备、园林小品等园林景观中物体的 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设施设备和部分小品为人所用,因此它们的 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 ,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对象,周围须留有活动和 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 地予以解决。3、提供适应人体的园林景观物理环境的最佳参 数物理环境主要有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 辐射环境等,在园林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有了 上述要求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 正确的决策。 4、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 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 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光 照设计、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 学的依据。 5、利用人的环境行为习性与模式进行园林景 观设计与评价。 6、其他知觉特征为园林景观设计提高参考依 据。一、视觉与景观的设置一、视觉与景观的设置副 章1.观赏点与景物的距离园林中,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根据不同的园林类型,不同规模,而产生 不同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说,在大型的自 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在200m以内,人眼可 以看清主景中单体的建筑物;200600m之 间,能看清单体建筑物的轮廓;600 1200m之间,能看清建筑物群;视距大于 1200m,则只能约略识别建筑群的外形。副 章 3在宅园的环境中,以苏州宅园为例, 厅堂和假山之间的视距多在3035m;厅前 空间较小,一般在15m左右。据统计,大型景物,合适视距为景物 高度的3.5倍;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 物的3倍。一般情况,广场的尺度为园林建 筑或园林雕塑作品的23倍,以满足园林 建筑、园林雕像的艺术形象连同周围景物 能完整地被游人观赏。副 章 42.视高与景物的设置 (1 1)栏杆)栏杆 在园林建筑小品中,栏杆能丰富园 林景致,起到分隔园林空间、组织疏导 人流及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栏杆在1.5m以上,中 栏杆0.81.2m,低栏杆(示意性护栏 )高0.4以下。副 章 5(2 2)绿篱)绿篱 在园林绿地中,常以绿篱作为防范 的边界,不让人们任意通行;或用其组 织游人的游览路线,起导游作用。有时 还用来做花坛、花境、草坪的镶边。绿墙:一般在视高(1.6m)以上,阻挡 人们视线不能透过,株距为11.5m,行 距为1.52m;6副 章高绿篱:高度在1.21.6m,人们的视线 可以通过,但其高度,一般人不能跳跃 而过;绿篱:高度在0.51.2m,人们要比较费 力才能跨跃而过。株距一般为0.30.5m ,行距为0.40.6m。矮绿篱:高度在0.5m以下,人们可以毫 不费力地跨过。7副 章二、人的行为习性与景观设计的尺度二、人的行为习性与景观设计的尺度1.出入口出入口是游人进入园林绿地的必经之 处。出入口广场一般宽在1250m之间,深 在630m之间,单个出入口最小宽度为 1.5m。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入口应设在居民 的主要来源,数量24个,与周围道路、 建筑结合起来考虑具体的位置。8副 章2.园路公园规划设计中主干道一般宽810m ,可通行较大型车辆;次级路(各游览区 内的道路),宽度多在46m;小路为游 览区各游乐点、景点之间的联系路,宽度 在1.53m左右,形式自由,铺装多样, 是空间界面的活跃因素。车辆通行范围内 不得有低于4.0m高度的枝条。路面范围内 ,乔灌木枝下净空不低于2.2m,乔木种植 点距路线应大于0.5m。9副 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园路能联系 各景点,也是居民散步游憩的地方。园路 的宽度与绿地的规模和所处的地位、功能 有关,绿地面积在50000m2以下者,主路2 3m宽;可兼作成人活动场所的次路2m左 右宽;绿地面积5000m2以下者,主路2 3m宽,次路1.2m左右,小径最小宽度为 0.9m。10副 章3.园椅、园凳园椅及圆桌凳的高度宜在0.4m-0.45m 左右,不宜太高,否则无安全感。数量按 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园椅双人长1.31.5m,四人长2.0 2.5m,宽度均为0.60.8m。园凳双人长 1.31.5m,四人长2.02.5m ,宽度均 为0.30.6m。圆桌凳直径一般为0.4m和 0.7m左右。11副 章4.园灯园灯的设置应与环境相协调,考虑灯 柱的高度,园灯的照度等因素。在公园入 口、开阔的广场,应选择发光效果高的直 射光源。灯杆的高度,应根据广场的大小而定 。一般为510m,灯的间距为35 40m。12副 章在园路两旁的灯光,要求照度均匀 。灯不宜悬挂过高,一般为46m。灯 杆间距为3060m。在道路交叉口或空间的转折出,应 设指示园灯。在某些环境如踏步、草坪 、小溪边可设置地灯。13副 章5.台阶台阶是为解决园林地形高差而设置的 ,它除了具有使用功能外,由于其富有节 奏的外形轮廓,具有一定的美化装饰作用 。设计时应结合具体的地形地貌,尺度要 适宜。一般台阶的踏面宽3038cm,高度为 1017cm,踏步数不少于两级,侧方高差 大于1.0m的台阶应设防护设施。平台的宽 度一般为160cm左右。副 章 146.汀步汀步的基础要坚实、平稳,面石要坚 硬,耐磨。汀步的间距应考虑游人的安全 ,石墩间距不宜太远,石块不宜过小。一 般石块间距可为815cm,石块大小应在 40cm40cm以上。汀步石面应高出水面约 610cm为佳。副 章 15二、园林绿化设计二、园林绿化设计1.分车带车行道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 ,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分车 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 ,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 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小于0.75m。副 章 16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 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 -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 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 倍。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 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 、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 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副 章 172.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是车行道与人行 道之间的绿化带。人行道绿地如果宽 2.5m以上可种植一行乔木,宽度大于6m 是可种植两行乔木,宽度在10m以上可采 用多种方式种植。常用宽度为1.54.5m ,长度为40100m。副 章 183.防护绿化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的绿带,应 有5m以上的宽度,可种植乔木、灌木、 绿篱等,主要为了减少噪音、烟尘、日 晒,以及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危害。 路幅宽度较小的道路不设防护绿带。副 章 194.基础绿化带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它 的宽度为25m,可栽植绿篱、花灌木, 分隔行人与建筑,减少外界对建筑内部 的干扰,美化建筑环境。当基础绿地的 宽度不到4m时,在绿地内不要种植高大 乔木,否则会影响建筑物内部的通风和 采光,并且影响视线。副 章 205.交通岛绿地为了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 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混凝土或砖石砌 成,高出路面10cm以上。交通岛可分: 中心岛(转盘),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 引导行车;方向岛,路口上分隔进出行 车方向;安全岛,设在宽阔街道中供行 人避车处。副 章 216.花园林荫道设计必须设置游步路,在林荫道宽8m时有 一条,在8m以上时,应设置两条为宜。林荫道可在长75100m处分段设立出 入口,各段布置应各有特色。林荫道宽8m以上时,可考虑采取自然 式布置;8m以下时,多按规则式布置。副 章227.公路绿化路面宽度在9m或9m以下时,公路植 树不宜种在路肩上,要种在边沟以外, 距边缘0.5m处为宜;路面宽度在9m以上 时,可种植在路肩上,距边沟内径不小 于0.5m为宜,以免树木生长时,其地下 部分破坏路基。副 章 23公路交叉口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 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5m以内不 得种树。公路较长时,应在2-3km处变换树 种,避免绿化单调,增加景色变化,保 证行车安全,避免病虫害蔓延。副 章 248.铁路绿化种植乔木应距铁轨10m以上,6m以上 可种植灌木;在铁路、公路平交的地方,50m公路 视距、400m铁路视距范围内不得种植阻挡 视线的乔灌木;铁路拐弯内径150m内不得种乔木,可 种植小灌木及草本地被植物;副 章 25在距机车信号灯1200m内不得种植乔 木,可种植小灌木及地被植物;在通过市区的铁路左右应各有30-50m 以上的防护绿化带阻隔噪音,以减少噪音 对居民的干扰。绿化带的形式以不透风式 为好。副 章 269.高速公路绿化视线诱导种植:通过绿地种植来预示 可预告线形的变化,以引导驾驶人员安全 操作,尽可能保证快速交通下的安全。这 种诱导表现在平面上的曲线转弯方向、纵 断面上的线形变化等。因此种植时要有连 续性才能反映线形的变化,同时树木也应 有适宜的高度和位置要求,才能起到提示 作用。副 章 27遮光种植:也称防眩种植。因车辆在夜间行驶 常由对方灯光引起眩光。因此而采用遮 光种植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高和前大 灯的照射角有关。树高根据司机视高决 定,从小轿车的要求看,树高需在 150cm以上,大车需200cm以上。过高则 影响视界,同时也不够开敞。副 章 28适应明暗的栽植:当汽车进入隧道时明暗急剧变化, 眼睛瞬间不能适应,看不清前方。一般 在隧道入口处栽植高大树木,以使侧方 光线形成明暗的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 变化,以缩短适应时间。副 章 29其他栽植:高速公路其他的种植形式有:为了 防止危险而禁止出入穿越的种植;坡面 防护的种植;遮挡路边不雅景观的背景 种植;防噪声种植;为点缀路边风景的 修景种植等。副 章 30高度公路对绿化的要求:建筑物要远离高速公路,用较宽的绿 带隔开。绿带上不可种植乔木,以免司 机的晃眼而出事故。高速公路行车,一 般不考虑遮阳的要求。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的宽度最少4m, 日本已4-4.5m为多,欧洲大多采用4-5m 宽,美国10-12m。副 章 31当高速公路穿越市区时,在干道两侧要 留出20-30m宽的安全防护地带。高速公路的平面线形有一定的要求,一 般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4km,在直线下坡拐 弯的路段应在外侧种植树木,以增加司机 的安全感,并引导视线。高速公路超过100km,需设休息站,一 般在50km左右设一休息站。第三章 32三、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三、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1.停车场设计机动车每个停车位的存车量以一天周 转3-7次计算;自行车每个停车位的的存 车量以一天周转5-8次计算。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适 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地面停车场用 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25-30m2;停车楼 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 30-35m2。第三章 33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出入口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 出入车道;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 50m以外;少于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入 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停车位 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的出入 口应分开设置,之间距离应大于20m。第三章 34摩托车停车位宜2.52.7m2。自行车 停车位为1.51.8m2。自行车停车场有以下规定:长条形停车场宜分成1520m长的段, 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得小于3m ;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少于 两个;1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应分组 设置,每组500个停车位,并各设一对出 入口。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