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 市 W 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2 年 5 月 1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二章 规划依据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目的、原则第四章 概况与现状条件分析第五章 发展定位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与地块划分第七章 建设开发控制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 绿地景观规划第十章 规划实施管理 2第一章 规划背景为了贯彻国家和湖南省关于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应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的新要求,使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第二章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1 月 1 日)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 4 月 1 日)3、 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1998 年 4月 1 日)4、 C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年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目的、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国家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以中部崛起、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贯彻实施湖南省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意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构建城市长远发展骨架,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转换。实现 C 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的为贯彻 C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功能和竞争能力,特编制本规划。三、规划原则 21、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2、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的空间整合和城市职能的提升; 3、以远近结合为原则,建立立足长远的空间结构,深化近期的用地布局,提高可操作性与弹性; 4、以政府职能转型为目标,以空间政策和实施制度保障为重点,实现规划由技术性文件向公共政策的转化。 第四章概况与现状条件分析一、规划地段的周边环境1、地段区位条件:此次调研地段位常德市武陵区滨湖路与朗州路的交界处,地段由滨湖路、朗州路、兴民路、柏园路围合而成。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 8 公顷,基地形状趋近于矩形。2、区位自然条件:市地块范围内地势平坦,无较大坡度。附近没有山体。地块距离穿紫河直线距离为 200 米,距离滨湖公园直线距离 1000 米。3、气候特征: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 1200-1900 毫米。4、地形地貌:地段地势较平坦,周边道路无明显坡度,利于机动车行驶及人的行走,并且地质条件良好。二、地段周边服务设施1、商业分布:地块周边多以小型餐饮业和小型超市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柏园路一带,主要人流及其服务对象为地段周边的居民及医院人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周围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圈。2、教育分布:地块周边有常德市第十一中学和滨湖小学。常德市第十一中学是一所占 地 6800 平 方 米 , 建 筑 面 积 18000 平 方 米 ,各 项 设 施 齐 全 的 “常 德 市 示 范 性 学 校 ”。 滨湖小学是一所占 地 面 积8580 平 方 米 , 建 筑 面 积 3447 平 方 米 , 绿 化 覆 盖 率 达 40%的 小 学包 括 幼 儿 园 。3、医疗分布:地块西边有常德市第一中医院,东边朗州路上有个香春诊所和杏林宠物医院,地块内部在滨湖路上有常德微创一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常德市 120 急救中心,医 院 占 地 3 万 平 方 米 , 医 疗 建 筑 面 积 5.2 万平 方 米 。常德微创医院是专业肛肠医院。4、市政设施:地块市政设施不太完善,路灯及垃圾桶数量不够。电线走没有埋到地下,影响城市美观同时也有安全隐患。地块东面是常德中级人民法院。地块内有常德市商会。地段周边常德体育中心、全民健身工程等。5、道路通行情况、级别:基地周边的道路系统较完善,为混凝土道路,路面质量一般,分级明确,系统性较强,区域周边道路均以车行交通为主要功能,同时拥有较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朗州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二级,红线宽 30 米,南北走向,北接 207 2国道南连沅安路。主要联系市政府、市一中、滨湖公园、丹阳天桥大润发超市等全市性的公共场所。滨湖路:为城市干道, ,东西走向,西起长庚路东到丹阳路。途径文理学院、中强仓储中心、常德第一中医院、常德微创医院。柏园路:为城市支路,联系滨湖路与兴民街,红线宽 6 米,交通量较小。兴民街:支路,北面为棚户区。交通量很小。三、地段建设条件1、土地使用情况:现状以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不够齐全。地段内柏园小区为私房建筑,建筑大多为 2 到 3 层,建筑间距狭小卫生条件差。2、自然环境条件评价:基地周围自然资源中湖水较为突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周边有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土地的特性对居住用地较适宜。原有的路网较为完善,无尽端路。第五章发展定位围绕建设成为湘西北经济文化强市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江北城区为依托,将该地块打造成集居住、商业、仓储等多种用地形式的综合性用地,借助便利的对内对外交通,着重发展仓储。凭借毗邻医院的便利,建成舒适、基础设施齐全的居住区。利用居住和医院吸引的人流大力发展该地段的商业金融。发展影响力的物流和会展业,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与地块划分一、地块划分原则:划分地块以规划布局为依据,参照下列因素综合考虑:1、用地功能性质的区别;2、用地产权和使用边界;3、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二、地块规模及数量:根据地块划分原则,规划地块划分 3 个片区, 11 个地块。三、用地性质代码构成:该地段用地涉及 R(居住用地) 、C(商业用地) 、G(绿地)4 大类、8 中类。C 市 W 地段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 代号 用 地 名 称面 积( 平 方 米 )比 例( %)人均面积( 平 方 米 /人 )1 R 居住用地 55344.3 68.3 2 C 商业用地 6122.4 7.5 3 W 仓储用地 6503.8 8 4 S 道路广场用地 9770.5 12 5 G 绿地 3295 4.2 合 计 规划总用地 81036 100 24.31第七章建设开发控制一、规划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2、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控制线本次规划划定城市红线、城市绿线1、 城市红线指规划确定的城市主、次干路道路路幅的边界控制线,包括道路交叉口、城市广场、社会机动停车场等用地范围的边界控制线。2、 城市绿线(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 风景林地等)指规划确定的城市各类绿地的边界控制线。建筑后退相邻地块前线规定,根据建筑高度和消防要求确定;但均应符合C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1、 道路系统规划原则根据本次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依据总体规划确定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框架和前面确定的规划区结构及功能布局要求,规划区道路系统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道路交通职能。(2)提高街道绿化覆盖率。(3)注重节约用地和与原有地势的结合,减少道路等级,合理设计道路断面。2、 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等级规划分为干道和支路、小区路三个级别。(1)城市干道城市干道为规划区各功能区的主要联系道路,同时担负联系规划区到其他区域的职能。两条城市干道分别为滨湖路与朗州路:滨湖路:一块板形式,红线宽为30m,车行道(单侧)10.0m,人行道(单侧)5.0m。朗州路:一块板形式,红线宽为30m,车行道(单侧)10.0m,人行道(单侧)5.0m。(2)城市支路联系城市干道的道路。两条城市支路分别为柏园路与兴民街。柏园路:一块板形式,红线宽为12m,车行道8m,人行道(单侧)2.0m。兴民街:一块板形式,红线宽为12m,车行道8m,人行道(单侧)2.0m。 2(3)小区路一块板形式,红线宽度 9m,车行道 6m,人行道(单侧)1.5m。第九章绿地景观规划一、景观体系规划形成一处景观核心,两条景观主轴,三处景观节点,多条景观廊道的景观格局。二、景观主轴以规划区内南北小区路为轴线,形成一条景观轴,在其沿线突出建筑与道路绿化的景观控制。以规划区内东西小区路为轴线,形成一条生态轴,在其沿线突出绿化的景观控制及人文特色的体三、景观廊道沿各级道路外围形成外环绿化廊道,内部绿网穿插,并与城市绿地体系相结合,构筑张弛有度的绿化体系绿色廊道穿插于规划区内,能充分体现生态化城市的氛围,改善城市生活的景观环境。四、景观核心以防护绿地为核心的公共绿地,结合路旁绿地,形成规划区人文绿化景观核心。五、景观节点在规划区内居住小区内部分散布置绿化景观节点及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及景观轴线端点等公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