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编号:294 (获一等奖)“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实践与反思一、成立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背景介绍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的前三个月为初期矫正期。三个月初期矫正期满后,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风险测评以及心理量表测试 。 根据测评和测试结果以及平时帮教服务情况,社区服刑人员将被分级。高风险人员为一级矫正京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帮教服务中发现,初级矫正对象、一级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着情绪困扰,因此产生了开展情绪支持小组服务的设想 。 经过排摸,社会工作者发现每个街镇中初期矫正、一级矫正的人员相对较少。于是地域临近的菊园新区、新成路街道、徐行镇三个街镇的社会工作者共同商议,联合招募小组成员,并针对初期以及一级矫正社区服刑人员存在的情绪问题开展情绪支持小组活动。这个想法得到了小组所在地司法所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初期矫正、一级矫正服务对象大都处于无业状态,但是他们参加小组活动的时间有了保障。二、问题的陈述与分析初期矫正服务对象由于对社区矫正的情况不熟悉,对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帮教服务也不清楚,加上自身遭遇判刑这个重大的人生挫折,大多存在着负面情绪。对负面情绪处理不当,会影响到他们个人、家庭,也会影响到社区矫正的有效开展。一级矫正服务对象作为重点帮教的服务对象,自身也有不少负面情绪。这些服务对象大多法制意识淡薄、文化层次不高,情绪控制能力较弱。他们需要学习和领悟认识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三、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计划小组理念:秉承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引导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积极互动和相互协助,帮助他们改变个人现状。活动中,遵循保密、坦诚、尊重、倾听、不批判等原则。小组目标:总目标:让参与小组活动的服务对象能认识自我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那些由于矛盾和一些事件引起的过激反应能得到适当的排解,最终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具体目标:识别非理性的信念,学习认知应对策略,学习情绪控制技巧和放松技巧,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小组性质:封闭式的支持小组。小组对象:菊园新区、新成路街道、徐行镇中开展初期矫正、一级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8人),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小组模式:治疗模式。小组理论依据:主要为阿尔伯特艾利斯情绪ABC理论、情绪管理ACE理论。小组活动计划:次数/项目 目标 内容第一节相聚在一起(1个半小时)协助成员彼此认识,同时介绍并明确小组的目标;建立小组规范1.介绍成立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背景2.暖身活动:柔软体操,介绍兴趣爱好3.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 (1)澄清小组目标,明确小组规范和制度(2)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3)签订小组契约书 4.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 5.布置作业:思考我的情绪状况 第二节我的情绪(1个半小时).引导小组成员意识到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不相同1.回顾上节活动内容2.按1 -10分给近期情绪打分(1分代表情绪极 差,10分代表情绪极好)3.小组成员分享解决情绪问题的习惯方式 4.找一找最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 5.现场角色扮演以及分享(社工与组员针对个别成 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以供参考)6.小组成员参与整个活动的感受 7.布置作业(思考和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为每 名小组成员赠送再苦也要笑一笑心理成长书籍一本次数/项目 目标 内容第三节认识情绪(1个半小时)让小组成员了解正负情绪以及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等1.回顾上节活动内容2.暖身活动:(I)游戏:信任; (2)惠悟活动:注水3.小组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4观看视频心灵种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金 武官教授主讲)5.小组成员分享对视频学习内容的想法 6.互动:(1)小组成员就近l个星期的情绪迁行 打分,分值1 -10分; (2)现场招募低于6分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7.布置作业和对下一次小组活动内容的预告 (1)布置作业:学习再苦也要笑一笑中有关情绪的章节(2)预告下一次小组活动的内容一一调节情绪 第四节调节情绪(1个半小时)学习通过干预不合理想法调节情绪1.带动小组成员回顾第三节小组活动认识情绪的内容及小组规则;2.暖身活动,通过2个互动游戏(叠罗汉、撕 纸),使小组成员相互了解,增进认识3.小组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4.社工通过引导小组成员对半杯水发表的想 法引人理性情绪ABC理论5.在互动环节通过情景模拟(如与领导打招呼, 领导不予理睬)来巩固所学理论,请小组每位成员根据自身情况发表见解进行分享6.布置作业和对下一节小组活动内容的预告 (1)布置作业:根据自身情况,运用ABC理论理解在矫正过程中参加的个别教育、集中教育,并对此发表看法(2)预告下一节小组活动的内容一一放松训练 第五节放松训练(1个半小时)体验通过身体放松达到身心的放松和情绪的稳定1.回顾上一节活动的内容2.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近期的情况,就学习到的调 节情绪的方法进行分享3.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了20分钟的放松训练,结合 不同情景,内化放松技巧4.告知下节小组活动为最后一次 第六节快乐每一天(1个半小时)小组解散,处理离别情绪,相互嘱咐1.回顾小组的历程小组解散,处理离2.小组成员发表感言3.成员间祝福4.赠送纪念品、道别 四、“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实施过程第一节活动:相聚在一起目的:协助成员彼此认识,同时介绍并明确小组的目标;建立小组规范。小组活动开始,社会工作者回顾了成立情绪支持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柔软体操、介绍各自的兴趣爱好等暖身活动,增进相互的了解。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解释小组目标,明确小组规范和制度,对于服务对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了修正和补充并集中签订了小组契约书(承诺书)。服务对象之间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并表示乐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最后由社会工作者布置了思考自己的情绪状况的作业。第2节活动:我的情绪目的:引导服务对象意识到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各不相同。首先回顾上一节活动内容,接着请每位服务对象按110分给近期情绪打分(1分代表情绪极差,10分代表情绪极好)。社会工作者请服务对象分享解决情绪问题的习惯方式,找一找最困扰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对打分低于6分的成员,由心理咨询师做一个现场的面询,最后请服务对象分享参与整个活动的感受,并布置思考和学习调节情绪方法的作业。通过现场角色扮演以及分享感受,让服务对象意识到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除了自己排解不良情绪外,还可以向相关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求助,如社工、心理咨询师等。本节活动为每名服务对象赠送再苦也要笑一笑心理成长书籍一本。第3节活动:认识情绪目的:让服务对象了解正负情绪以及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等。首先回顾重温了第二节小组活动的内容及小组规则。接着暖身活动,通过体验“信任”、“注水”2个暖身活动活跃了小组气氛。组织观看心灵种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有关情绪的章节,向服务对象讲解情绪对人的影响、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及幸福指数的测试等。互动缓解,通过服务对象就自己目前的情绪打分并与上一次的分数进行比较。现场招募服务对象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面询。服务对象观摩了整个面询过程,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表现出来的倾听、接纳、尊重等技巧,感染了每一位服务对象。最后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并预告下一节活动的主题等情况。第4节活动:调节情绪目的:学习通过干预不合理的想法,来调节情绪。首先回顾了第三节“认识情绪”主题活动的内容,接着暖身活动,通过“叠罗汉”、“撕纸”2个互动游戏,使服务对象对彼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引导服务对象对半杯水发表的想法引人心理学上重要的理论情绪ABC理论。在互动环节通过路遇领导情景模拟来巩固所学理论,并请服务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发表见解进行分享。最后希望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体会所学到的知识,并对下一次活动提前进行了预告。第5节活动:放松训练目的:体验通过身体放松达到身心的放松和情绪的稳定。活动开始先回顾了第四节活动的内容,邀请服务对象分别介绍近期的情况,就学习到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进行了分享。接着服务对象一起完成了20分钟的放松训练,结合不同情景,放松技巧,让身体各部分彻底放松,最后提醒服务对象下节小组活动为最后一次。第6节活动:快乐每一天目的:小组解散,处理离别情绪,相互嘱咐。小组活动首先回顾前期五节活动情况、小组目的、目标等。暖身活动为“我帮你、你帮我”。在接下来的心理游戏“优点大轰炸”中,服务对象一一用真诚的话语去发现和鼓励其他服务对象,同时也接受来自社工以及服务对象的“优点大轰炸”,场面温馨而感动。随后,大家学习了心灵种树中关于“乐观”的相关内容,并分享参加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大家表示下次如果有这样的活动还愿意参加。最后大家完成问卷表,依依不舍道别。五、对“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评估小组活动过程中,鼓励服务对象把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或者建议等通过书面反映出来,便于社会工作者及时调整和回应。邀请服务对象填写有关小组的问卷调查,由服务对象对小组进行满意度评估。目前对小组的综合评估如下:(1)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服务对象对整个小组的总体评价是非常积极的,给小组活动这个项目打分(满分10分)平均分为9.375分,有75%的成员认为小组气氛“非常好”。小组活动中,三名社会工作者的团队合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00%的成员认为指导者的表现非常认真。这也是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平等、尊重、接纳、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一种体现。(2)小组活动过程评估每次活动后,社会工作者都会听取成员的反馈意见,对活动的内容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调查表反映来看,100%的成员对于每次活动时间(约90分钟)觉得合适的。小组活动中,为了活跃气氛、认识彼此,指导者围绕小组目标精心设计了10个暖身活动,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从问卷调查表反馈看,75%服务对象认为小组活动的内容“很合理”,大多数成员对“半杯水”、“优点大轰炸”、“关于情绪录像”等内容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3)小组成效评估调查表中列举参加菊缘心灵驿站“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活动的收获这一项中,有服务对象写到“通过本次活动,使本人在心灵上、思想上、身心上都能获得很大收获”、“在活动中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也让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充分理解”。75%的服务对象认为“很有启发”,25%的服务对象认为“有所启发”,认为“一般”和“无启发”的为零。对菊缘心灵驿站项目今后的开展,成员希望多开展这种活动,100%的成员希望小组活动继续举办。六、对“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反思(一)“心灵氧吧”情绪支持小组聚焦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问题,小组的目标比较明确。这为实现小组目标、功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二)小组活动中,三名社会工作者的团队合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一个人在主持活动的时候,其他两人则是小组中积极的响应和倡导者,增加了整个小组的融合度,事使小组成员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得到很好的结合。(三)一级矫正服务对象由于接受帮教服务的时间较长,他们对社会工作者服务非常认同。在小组中,他们能积极参与,主动分享接受服务的感受、收获。这不仅宣传了社会工作者,而且提升了在初期矫正服务对象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后续更好开展帮教服务打下了基础。(四)第一次小组活动,有个别服务对象有一些抵触情绪,这就提醒社会工作者在招募服务对象时,需要耐心做好解释、宣传和发动工作,让他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参加小组活动。(五)小组活动的场地偏小了一些,还不够理想,今后也要引起注意或者利用室外场地。本次小组活动在场地布置上下了功夫,如最后一次活动中,用气球来烘托欢快的气氛。(六)服务对象在活动中的开放度还不够,还需要调动成员的积极性。纵观整个小组活动,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动、相互协作、分享感受,学习和探讨情绪调节的方法,从最初的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通过小组活动服务对象学会了识别非理性的信念、应对策略,学习了情绪控制技巧和放松技巧,初步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方法,达到了小组的预期目标。社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