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昔日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单击页面即可演示现在,我们五十六个民 族的中华大家庭中,还有没 有匈奴、鲜卑、羯、氐等民 族?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演练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鲜卑族拓跋部的迁徙过程;北魏孝文帝改 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而初步掌握“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堂 分组探究,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 索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历史作用,认同民族融合、民族交流的价值。返回主界面北 方南 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 汉隋 朝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一、边疆少数民 族的内迁二、现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当中 ,还有没有鲜卑族?他们到哪里 去了?一、少数民族为什么要迁到内地来?边疆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内迁?(1)因自身经济或发展的需要向中原迁移。(2)被中原王朝征服后的强制内迁。 (补充劳动力和兵源)主要分布状况:匈奴:分布在晋、陕、甘。鲜卑:占据原来匈奴的故地,向南开始迁 移。羯:山西、太行山一带。氐:陕西、甘肃。羌:甘肃、陕西。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北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北魏是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国家。 拓拔部原是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部落, 曾一度被前秦征服。淝水之战后,前秦 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状 态。拓拔部趁机进入山西北部,386年, 拓拔部杰出首领拓拔珪建立了北魏。398 年,北魏打败了后燕,接着定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后又接连攻灭北燕和北 凉,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 方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此后,北方出现 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 可逆转的潮流。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所以,孝 文帝改革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 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 ,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平城洛阳汉族服饰俑 鲜卑服饰俑穿汉族服饰的少数民族贵族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拔拔长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孤独刘尉迟尉贺楼贺勿忸于 于但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 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的 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 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 合和进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 是惟一一个自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 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 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对历史的 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 我们现在已一千五百多年了,大家想想孝文帝的汉 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 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各民族要想进步,就必须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中华民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改革开放,积极 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 成果。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方民族入中原, 冲突交往数百年, 中华民族凝聚显, 北魏明君孝文帝, 胸怀大志主动变, 与汉通婚语姓服, 平城洛阳都城迁。返回主界面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494年.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北方的民族汇聚返回主界面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2.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 迁到 _。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平城 洛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