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35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35中 2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四个尊重”的内 容各自的作用(重要性)p35-36 3贯彻四个尊重的意义 P36第三自然段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 提出了怎样的方针?P35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 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 方针。 2、“四个尊重”方针的重要性(作用):P35 (1)劳动是财富产生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 、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 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4)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不断进步。P35-36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 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2、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共同富裕的 含义/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 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 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决策 ? 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 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免除农业税、“ 两免一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贫攻坚、 工业反哺农业等 4、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原因/我国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的。 5、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实现后,我国前景如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或21世纪 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展望祖国未来,前景 无限美好,“无限美好”指什么?)P36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 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 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7、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国家。 8、青少年如何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1)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2)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立志成才。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成 为创造性人才。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 质。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 点。P44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之 间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2)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P44第二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 共产党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根本保证,是确保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 进的根本保证?)P45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45 4、“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P45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本质和核心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重要权利:监督权、批评 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和控告权等。 4、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等)的途径: P45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2)通过新闻媒体公 开发表意见;(3)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 电子邮件、及当面反映情况。 5、公民参与村民自治或城市居民自治的实践,直接行 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三、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5 2、依法治国的含义:P45 3、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 宪治国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或怎样依法治国)是: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 律为准绳”的原则。 6、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或意义):P46 (1)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 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 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7、公民如何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P46 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 ,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 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有序参与 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 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2、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是政府及其 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P46 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重要性)P46 4、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公民的权 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公民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履行自己的 政治义务,但公民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 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的、 有序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P46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 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 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3、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 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是什么? 1、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 展和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 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2、我国的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 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只有大力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 的文化盛宴,才能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一、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P54 文化是否先进,在于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P54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 人们的精神力量 4、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关系到我国文化事业的性 质和方向。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 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解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问题;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 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 德建设的内容)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切实加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 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 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作用/地位 ):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 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6、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内容: 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 设,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直接关 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 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 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只要 我们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 人有行动,人人做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 为现实。我们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村民 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 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 ,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 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 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份彩构建和谐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 1、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 持家,帮扶木座力所能及的事情,团结邻 里,促进家庭和谐, 2、在学校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 校纪校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卫生努力 学习,勇于创新,促进学校和谐。 3、在社会中,讲文明,讲礼貌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遵纪守法,促进社会 雪龙号 南极 长城站 中山站 甘肃酒泉 四川西昌 山西太原 海南文昌 美国 火箭撞击月球 月球有水 日本 鸠山由纪夫 美国 奥巴马 和平奖 中国 国庆 导弹 钱学森 季羡林 上海 世博会 最高科学奖 王忠诚 徐光宪 全运会 山东济南 山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