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1页
第2页 / 共131页
第3页 / 共131页
第4页 / 共131页
第5页 / 共131页
第6页 / 共131页
第7页 / 共131页
第8页 / 共131页
第9页 / 共131页
第1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 程北京物资学院E-Mail: huangcheng3240163.com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汇编1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2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一、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阶段与步骤3第一个阶段:调研准备阶段通过对企业有关情况、信息、情报、资 料的初步分析和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 的主题内容和范围。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1、初步情况分析。2、非正式调研。3、确定调研的目标。4第二个阶段:正式调研阶段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步骤: 1、决定采集信息的来源和方法。信息资料可以 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资料,又称为一手资料 ,或初级资料;另一种叫次级资料,又称二手 资料。 2、设计调查表格和抽样方法。应当力求做到文 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 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 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 3、实地调查,又称为现场调查。 5第三个阶段:结果处理阶段本阶段可分为二个步骤: 1、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常用描述性分析法、因 果分析法和预测性分析法。 2、写出调研报告。书面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包括:调研的目的要求、调研的方式方法、调 研结果的结论和有关问题的建议等,有的还应 当带有附录,即附上有关组织信息调研的详细 资料、统计分析表。 6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明确说明调研的资料来源,以示 资料的可靠性; (2)必须说明对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以 示资料的科学性; (3)还应当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职 称,以示资料的可信性。 7二、进行组织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n1、准确性。n2、系统性。n3、针对性。n4、及时性。 n5、适用性。 n6、经济性。 8三、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 n1、探索性调研。 n2、描述性调研。 n3、因果关系调研。 n4、预测性调研。 9四、信息采集的方法 1、询问法询问法由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 研提纲,然后向被调查者以询问的方 式,个别地询问各种想要调查了解的 问题,请他们回答,来采集有关信息 资料。 10(1)当面调查询问法。n优点:比较机动灵活,不受时间、地点 的限制,得到的资料也往往比较真实。n缺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比 较大。11(2)电话调查法。n优点:成本费用比较少,采集到的资料 信息比较快,量也比较大,面也比较宽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只适用于 调查较简单的信息。12(3)会议调查询问法。n优点:所花的费用和时间都可以节约得 多,效率也较高,而且还能做到互相启 发和交流。n缺点:存在从众的心理,受影响大,调 查会的效果好坏与会议组织者的组织能 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 13(4)邮寄调查询问法。n优点:花费的成本比较低,各行业、各 层次的人员都可以任意选择,不受一定 区域的限制,比较充分的时间让他对所 调查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n缺点:所花的时间比较长、最大的问题 是回收率低。14(5)问卷调查询问法。n优点: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 好。 15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调查者亲自到现场观察被调查者的 言语和行动来采集有关的信息资料。这种方法 的主要特点是被调查者、观察的对象并没有意 识到并发现自己正在被观察、被注意。其缺点 和局限性是,它往往只能观察到被观察者、被 调查者的表面行为,而无法了解、掌握他们内 在的心理变化,更夫法真正了解被调查者的思 想。n(1)直接观察法。n(2)行为记录法。16组织信息的处理 17一、企业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n1、及时性。所谓及时性,一是指对时过 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 要及时记录; 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n2、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企业中的同一信 息具有统一性或惟一性。n3、信息的适用性。n4、信息的经济性 。18二、信息处理的程序与内容 信息的管理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 的处理过程。信息处理,也叫数据,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始数据的采 集、加工、传输、存贮、检索、输出。 19组织信息的分析 20一、组织信息的分析n组织信息分析是对原始信息进行综合、 评价、分析,使信息转化为情报的过程 ,在信息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n信息分析的具体方法:专家调查法、数 理统计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市场预告 分析法、态势分析法(SWOT)。21n(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威胁(Threats)。因 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 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 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的一种方法。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的优势22二、组织信息分析的结果应用 n在这一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是,企业的一线销 售人员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 员对信息要求的性质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信息 管理人员在信息分析后对分析的结果按照不同 的信息需求源进行分类。n信息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所搜集的信息 进行评级。评级的主要标准是信息源的可靠性 和资料本身的可靠性。n信息源的可靠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该渠道过去提供的信息的质量;该渠道向你提 供的信息的动因;该渠道是否拥有该信息以及 该渠道的可信度。 23【相关知识】 一、组织的概念从管理学和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是一 种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功能实体的职能活动,是 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职能 ,是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组织现代化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所 谓管理体制中的“体“,是企业组织的有形部分 ;管理体制中的“制“,是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 24n1、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 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 的建立;n2、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 职责范围;n3、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 相应的权力;n4、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 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n5、配备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二、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25n1、目标-任务原则。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目 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 职,因职设人。设计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n2、分工、协作原则。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 配合。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 来,分工与协作是使组织协调和具有激励性的 保证。n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三、组织设计的要求及原则26n4、统一指挥的原则。n5、权责相等的原则。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 员能力的必要条件。n6、精干的原则。这才能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 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高效率和灵活 性。n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或收管理 跨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下级的人数 。27人员计划的制定工作岗位的信息采集 28n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岗位分析(即 工作分析)实现的。n岗位分析的第一件事是收集和研究该组织的全 部资料,收集每个岗位与前后岗位有关的资料 。根据组织机构图和工作艺流程图。n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对员工做什么、如何做和为 什么做及工作条件、工作要求等作一个简要的 描述。 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29工作分析公式:6W1H nWho:用谁。工作对人的要求,从事该项工作 者应具备的能力。nWhat:做什么。从事的工作活动是什么,生 产什么产品或结果,工作结果达到什么标准。nWhy:为什么。工作的目的以及工作在整个组 织中所起的作用、工作目的与组织中其他工作 的联系。nWhen:时间。从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在特 定时间完成,什么工作是每天必须做的。30nWhere:在什么地方做,工作环境怎么样。nFor whom:为谁做的,指明工作关系、上级 是谁,向谁提供工作结果,可以指挥谁。nHow:如何做。工作的一般程序、使用的工具 ,设备是什么,文件是什么,工作环节是什么 。31岗位信息收集的方法 分析者通常选用以下三种主要方法中的一种或把几种 方法综合起来。 1、调查表。n优点: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填写调查表时可 以发挥积极作用;调查表的结构要预先设计好以便于 对结果进行处理。n缺点:填表的人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调查表的信息 不完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准确地描述他们的工 作任务。 2、座谈。座谈法的主要困难是难以找到能获得工作者信 赖的高级分析员。 3、现场考察法。重复性强的工作岗位最适宜用直接考察 工作者实际工作情况的方法。32岗位分析的目的 33一、岗位设计的要求 n工作设计问题是组织向他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 和职责的方式问题,或根据组织需要兼顾个人 需要规定某岗位责任、任务、权力与其他岗位 关系的过程。n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提供依据,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 才,人事相宜。n岗位设计的要求:一是能满足企业总目标实现 ,二是发挥员工潜力,三是现实可能性。 34二、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内容 n为了使设计能满足企业的上述各种需要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以及改 进(再设计):35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可以从以下两种具体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 (1)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n所谓横向扩大工作指的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 合并,由一个负责一道工序改为由几个人共同负责几 道工序。n所谓纵向扩大工作是指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 由一部分普通员工承担。n工作扩大意味着员工服务“职能区域“的扩大,它也有 两种形式,即横向式和纵向式。 (2)工作多样化。消除员工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 枯燥厌倦情绪。 362、工作满负荷。3、工作环境的优化。 37岗位设置与计划的制定 岗位设置的原则n一般来说,某一组织的岗位设置是由该 组织的总任务来决定的。“因事设岗“是 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38岗位设置还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n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的原则 ,即是否能以尽可能少的岗位设置来承担尽可 能多的工作任务?n2、所在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 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n3、每一个岗位是否在纺织品中发挥了积极效 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 调?n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 、合理、系统化的原则?39企业人员计划的制定 40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n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各项业 务计划。n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在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 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n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则包括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 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计划、保险福利计划 、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等。n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其核 心部分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及供需综合平衡三项工作。 41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n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 各种信息。n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 限。n3、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 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n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 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 供的政策措施。n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 的开放系统。42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n(1)搜集有关信息、资料;n(2)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n(3)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n(4)确定人员净需求;n(5)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具体规划 ;n(6)审核与评估规划。43二、企业人员计划的制定 n计划的关键就是正确确定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 需要量,其平衡公式如下:计划期内人员补充需求量计划期内人员总需 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人数 计划期内自 然减员总人数 n补充需求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企业各 部门之实际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增加的人员;二 是原有的员工中,因年老退休、退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