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学制B学校教育C正规教育D制度化教育3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A “六艺”B “四书 ”、 “五经”C 学记 、 理学D “七艺”4 “以僧为师”、 “以(书)吏为师 ”是( )的教育特征。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中国D古代雅典5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6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7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 大教学论B 教育漫话C 爱弥尔D 普通教育学81939 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二、多项选择题1孔子的主要教育主张包括( )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教学相长D兼爱非攻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 ) 。A库姆斯B伊里奇C杜威D保罗朗格朗E泰勒三、填空题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_,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2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_,第三步是_。3春秋战国时期_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_,他于 1776 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概念。2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3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4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区别。2试述教育的民主化。3论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二章 小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时间是() 。A1904 年B1905 年C1906 年D1907 年21919 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A4 年B6 年C2 年D5 年3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4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但当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A初等教育普及教育B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C平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D普及教育普及义务教育5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C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6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 。A六三学制B弹性学制C交叉学制D五四学制E九年一贯制2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 。A导向的功能B调控的功能C评价的功能D选择的功能E制约的功能3教育目的是() 。A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B教育行动的先导C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D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本质需求E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三、填空题1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叫_。21985 年,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的“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_。3 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 “_”的管理体制。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_。四、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改革?2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4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五、论述题1世界各国为什么要推行义务教育?有什么意义?2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发展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5 “环境决定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6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7人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其他方面的机能会得以超常的发展,如失明者的听力、嗅觉要优于常人,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俗语说明了下述哪一因素的作用?( )A遗传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B环境C学校教育D人的实践活动9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 。A决定性因素B辅助因素C影响因素D引导性因素1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B华生C孟子D荀子E洛克2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E成熟决定了受教育的内容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一、单项选择题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3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4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C多样化 D个别化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A示范性 B长期性C复杂性 D创造性7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A思想政治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D职业技能素质8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持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 。A洛克 B斯宾塞C赫尔巴特 D高尔登9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特点。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C辩证统一 D教学相长二、多项选择题1学生是具有发展()的人。A特点B潜能C主体D需要E价值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A爱岗敬业B正确的教育观C现代的教育理念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E高超的教育能力3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A以教师为中心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C以儿童为中心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填空题1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_的相互作用。3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4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_、_、_、_。5在教师的聘用上,我国目前实行的是。6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_素质、_素质、_素质、身体心理素质。7我国规定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主要有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 、 中华人民共和国_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简答题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2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第五章 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课业及进程是指() 。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2重在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A专业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3课程论侧重研究() 。A教什么B为谁教C如何教D为谁学4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A后记部分B原则部分C说明部分D序言部分5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A课程计划B课时分配C课程设计D课程改革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 。A实践性B可行性C衔接性D发展性8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A形象性与兴趣性B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知识性与个性小学教育学同步训练二、多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