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2页
第2页 / 共372页
第3页 / 共372页
第4页 / 共372页
第5页 / 共372页
第6页 / 共372页
第7页 / 共372页
第8页 / 共372页
第9页 / 共372页
第10页 / 共372页
亲,该文档总共3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法 蒋伟华 法学硕士第一编 总论v第一章 概 论v学习重点:刑事诉讼的概念以及刑事 诉讼法的概念、性质、渊源、特点、 基本范畴、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一、刑事诉讼的概念v(一)诉讼的概念v“诉,告也”,“讼,争也”。v诉讼是指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 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法解决讼争的全部活动。(一)(一)诉讼的概念诉讼的概念1.1.俗称俗称3 3定义定义 2.2.字义字义国家司法机关 原告、被告等当在 的参加下, 依法具体案件处理的活动。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告状 打官司“诉,告也”“讼,争也”PROCEDUREPROCEDURE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诉讼的类型诉讼的类型(三)刑事诉讼的概念 v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 解决被追诉人的刑事责任的活动。v我国刑事诉讼的特征:v1.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是属于国家 的司法活动;v2.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v3.刑事诉讼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v4.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刑事诉讼的广狭之分刑事诉讼广义解释狭义解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人民法院的审判公诉机关的起诉侦查机关的侦查二、刑事诉讼法v(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v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的法律。v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v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v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仅刑事诉讼法典。v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与刑事诉讼程序有 关的法律规范。(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v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指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表 现形式。v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包括:v宪法:刑事诉讼的宪政基础v刑事诉讼法典v有关法律规定v司法解释v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v国际条约、公约 三、刑事诉讼法的性质v我国的刑事诉讼法:v程序法v公法v基本法刑诉与民诉 和行诉的关系 不不 同同 点点相相 同同 点点相相 同同 点点1、都有可通过诉讼加以解决的某种事实(纠纷) 2、都须有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 3、通常都也要有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 4、都须有国家司法机关参加、主持并作出裁决 5、应当依法进行不同点 之一 解决的实体问题不同刑事刑事诉讼诉讼民事民事诉讼诉讼行政行政诉讼诉讼解决解决解决犯罪和刑罚问题,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地位平等主体间在人 身、财产关系等方面 所发生的纠纷行政行为相对人因不服 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而发生的纠纷不同点 之二 参加诉讼的司法机关不同刑事刑事诉讼诉讼民事民事诉讼诉讼行政行政诉讼诉讼参加参加参加法院 检察院 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 监狱等法 院 没有其他的国家机关法 院 没有其他的国家机关不同点 之三 三者的构成内容不同刑事刑事诉讼诉讼民事民事诉讼诉讼行政行政诉讼诉讼构成构成构成自诉案件:立案 审判 执行 公诉案件:立案 侦查 提起公诉 审判 执行起诉和受理 审判 执行起诉和受理 审判 执行不同点 之四 依据的实体法不同刑事刑事诉讼诉讼民事民事诉讼诉讼行政行政诉讼诉讼依据依据依据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法规定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等的民法、经济法等法律调整行政关系的行政法四、刑事诉讼法学 v(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v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刑事诉讼现象和刑事诉讼规律 的部门法学,是中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学科。v(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v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 事诉讼实务和刑事诉讼法理论。v(三)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v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诉讼法:辩证思维的方法、理 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与借鉴的方法。五、刑事诉讼法的沿革 v(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v1、外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v(1)弹劾式诉讼制度v(2)纠问式诉讼制度2、外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v辩论式诉讼制度的特点:v(1)控审分离v(2)刑事诉讼程序分为两个阶段v(3)被告人取得诉讼主体地位3.二战后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 v(1)两大法系相互吸收v(2)扩大和加强对被告人的权利保障v(3)提高被害人的诉讼地位v(4)广泛采用简易程序,提高诉讼效 率(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v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v2.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v(1)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v(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 定和修改v1979.7.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v1983.9.2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v1984.7.7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 定v(3)关于修改 的决定(1996.3.17) v决定共有110条,修改后的刑诉法共有225条 。 v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背景:v经济背景v政治背景v国际背景v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v现行刑事诉讼法存在的主要问题v立法滞后 v内容过于单薄 v司法解释替代立法 v立法内容比较落后 v立法技术不足 v(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14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胡 锦涛签发第五十五号主席令 刑诉法修正案2013年1 月1日起施行。v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是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实 施以来的首次修改,且是一次“大修”,修改条文逾百 条,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 、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都有重要完善。修改 后的刑事诉讼法更好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充分彰显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巨大成就,妥善解决 了司法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对于更 加有效地惩罚犯罪、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权、切实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 义。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原因v1、修改的直接原因:现行刑诉法存在严重问题v(1)刑诉逼供导致大量的冤假错案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v湖北佘祥林杀妻案v河南的赵作海杀人案v云南的杜培武案v(2)羁押问题。对一些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采取了羁押措施 。本次修订的理念是,能不羁押就不羁押,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v(3)律师的介入难问题v1996年刑诉法解决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但现实中律师难以介入 ,在侦查阶段只能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去年省厅对律师 在侦查阶段介入案件进行了统计,全省没有一例。v2、间接原因:第一次修改遗留不少问题v3、重要原因: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签署和执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需求。该公约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沉 默权;拘留逮捕由法官审查;律师在讯问是可以在场等规定。v4、根本原因:1996年刑诉法过于原则、笼统,操作性太差,各中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多,相关法律条文多而不统 一。六、刑事诉讼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念 ) v(一)刑事诉讼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v1.刑事诉讼目的概念v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国家根据各种刑事诉讼主体的 客观需要及其对刑事诉讼价值的认知所预先设计的 、希望通过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而实现的理想的诉 讼结果。v2.刑事诉讼目的的分类v刑事诉讼的目的分为根本目的(终极目的)和直接 目的:v根本目的是维护现有体制,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 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 社会秩序);v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v3.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两 者是对立统一关系v(1)惩罚犯罪的含义v(2)保障人权的含义v(3)两者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v4.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 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刑事诉讼法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刑事诉讼制度关 系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并在多项具体规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贯彻和体现。既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体现我国司法 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 一宪法原则,因此刑事诉讼法也称为 “小宪法”。据此,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 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 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 进行。这一原则并不只写入刑诉法,而且贯彻于刑诉法的具体条款。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v例如,在完善证据制度中,明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 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完善强制措施制度中,完善 了逮捕条件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强调检察机 关在批准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 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规定;在完善辩护制度中,明确犯罪 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完善辩护律师会见和阅 卷的程序,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在完善侦查程序中, 完善了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强化对侦查活动的 监督;在完善审判程序中,明确第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范围,完善上诉不加刑原则,规范发回重审制度;在完善执 行程序中,增加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增设的特别程序中,设 置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等v1.赵作海案 v1998年2月15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 村赵振晌的侄子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叔父赵振 晌于1997年10月30日离家后已失踪4个多月,怀疑被 同村的赵作海杀害,公安机关当年进行了相关调查。v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在挖井时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 无头、膝关节以下缺失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遂把赵 作海作为重大嫌疑人于5月9日刑拘。v1999年5月10日至6月18日,赵作海共作9次有罪供述 。v2002年10月22日,商丘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赵作海 犯故意杀人罪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v2002年12月5日商丘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 罪判处被告人赵作海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 权利终身v2003年2月13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核 ,作出裁定,核准商丘中院的上述判决。v2010年4月30日,赵振晌回到赵楼村。经调查,1997 年10月30日夜,赵振晌携自家菜刀在杜某家中向赵 作海头上砍了一下,怕赵作海报复,也怕把赵作海 砍死,就收拾东西于10月31日凌晨骑自行车,带了 400元钱和被子、身份证等外出,以捡废品为生。v2010年5月5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启动 再审程序。5月8日下午,省法院召开审委会,认定 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5月9日,河南省高 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赵作海无罪,同 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5月13日上午,河南省高院宣 布:给予赵作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计65万 元,由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宋海萍亲手交付给 赵作海。v2010年6月2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 登门赵作海新家,鞠躬致歉。 v一个月后,2010年5月,导致赵作海被判刑的杀人碎尸案告 破。v河南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刑侦、技术和审讯专家到一线指导 破案。经DNA鉴定,死者是1998年9月12日晚外出后失踪的 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十字河村东五组村民高宗志。 v经进一步侦查,专案组认定柘城县老王集尹楼村人李海金 、商丘睢阳区张庄村人杨明福、张祥良有重大作案嫌疑。 三人在媒体报道赵作海无罪释放后,分头潜逃外地。专案 组立即展开追捕,至5月24日,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v经审讯和调查证实,李海金因与受害人高宗志在山东菏泽 做月饼生意期间产生矛盾,便怀恨在心,预谋将其杀死。 1998年9月12日晚,李海金指使杨明福、刘院喜(此人于 2006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