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波消融术在肝癌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威海市立医院化疗三科 祝翠青本次讲课的重点 一、肿瘤微波消融的发展史 二、微波消融的相关知识 三、肝癌微波消融术的护理肿瘤微波消融的发展史 肿瘤微波消融技术起源于温热治疗,其历史可追 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名医用升温法治疗肿瘤 ,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后先后有多位名医在 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然 而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技术很难取得突破 性进展。X线、B超、CT仪器的诞生,推动了这 一技术的开展。1992年以来,超声引导下的经皮 局部消融治疗肝肿瘤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兴起,成 为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之后的又一种微创 手术。被喻为介入性超声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肿瘤微波消融的发展史 原发性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微波消融技术 最早应用治疗的肿瘤。早期手术切除被认为是肝癌根治性 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仅15%-30%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 性肝癌患者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远期效果并不乐观 ,复发与转移使其5年生存率仅为20%-50%。随着肿瘤治 疗观念的转变,以追求根治为目的的治疗手段逐步被以提 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微创治疗所取代。影像学的发展,为 微创介入奠定了基础。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在肝 癌的临床应用已有十多年。近期,已有远期疗效的报道。 随着对肿瘤治疗研究的深入,肿瘤作为一种全身系统的发 生、发展与转归的疾病,已经不在以追求“斩尽杀绝”为目 的,而“积极检测,调和平衡消除肿瘤”已成为医疗界的全 新理念。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我国首批 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 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 局部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 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局 部注射等治疗技术,治疗途径包括 经皮、内镜下和开放手术中。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仪-南京亿高微波消融针及活检针微波消融连接导线冷循环连接管冷循环微波消融针微波消融原理 人体是由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大量 细胞外液中的带电粒子组成。 碳水化合物分子、蛋白质分子都是极性分 子,钠、钾、氯离子等为带电粒子。 极性分子和带电粒子是在微波场作用下产 生热效应的物质基础。微波消融原理一、极性分子的转动可产生位移电流,同时介质的 黏性引起能量消耗。 二、带电粒子振动可产生传导电流,同时介质电阻 引起能量消耗。 三、这两种能量消耗转化为热能,这种效应就叫微 波在生物体内的热效应。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极 性分子和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相互碰撞、互相摩 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 温度升到60摄氏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 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微波产生热效应的特点1、选择性加热,含水量越高,吸收能量越高,如肿 瘤组织。 2、加热迅速,微波加热是是被加热物本身成为加热 体,称之为内部加热,不需传导,故升温快。 3、加热均匀,微波的波长比红外线等更长,穿透性 好,且不受加热物电阻的影响,故加热均匀。 4、热效率高,微波只能被加热物体吸收,周围组织 不消耗微波,故热效率高。 5、安全无辐射,微波加热时无废水、废气、废物产 生,不存在余热。微波消融适应症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 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3、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治疗。 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 肿瘤。 目前,冷循环微波消融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 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 状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肿瘤局部消融治疗引导方式超声(包括超声造影)引导优点:实时监控,操作快捷方便,安全性高 。缺点:易受肿瘤清晰度影响及气体影响。 CT引导优点:定位相对准确。缺点:盲穿,安全性一般,尤其特殊部位肿 瘤,治疗时间长。操作步骤 常规消毒,以2利多卡因10 ml行局部浸 润麻醉,于超声或CT引导下,先行经皮穿 刺肿瘤活检术,然后沿相同针道行微波刀 穿刺,达肿瘤对侧边缘后,连接冷循环微 波治疗仪。对3cm的单发肿瘤可单刀毁损 ,对3cm的多发肿瘤行多点单刀毁损,对 3cm的肿瘤行双刀并用毁损。消融功率: 60-65W,消融时间612 min。局部消融治疗肝癌适应症绝对适应症:一般培训后即可胜任。 1、直径5cm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的多发结节 (3个以内),无血管、胆管侵犯或远处转移,肝 功能Child-Pugh B级以上早期肝癌。微波或射频 消融是外科手术以为的最好选择。 2、对于单发肿瘤直径3cm的小肝癌,消融可获得 根治性消融。 3、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小肝癌。 4、手术切除后复发或中晚期肝癌等不能切除的肝癌 。肝脏转移性肿瘤化疗后。 5、等待肝移植前控制肿瘤生长及移植后复发等。局部消融治疗肝癌适应症相对适应症:需要特殊培训后方能胜任。 1、直径5cm 肝癌。 2、肿瘤距肝门部、肝总管、左右肝管、门脉 主干、肝静脉汇合处的距离少于5mm。 3、多发性肝癌(数目4个)。 4、位于隔顶部、尤其是位于心脏、胃肠管、 胆囊区域肿瘤。B超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微波消融-双刀同时消融肝癌消融中肝癌消融后肿瘤微波消融的护理 一、心理护理 术前: 1、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 2、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 3、精神鼓励与支持、行为应对训练 术后: 1、及时反馈手术完成情况 2、为患者提供安静、无刺激性适宜修养的环境 3、加强术后的康复指导微波消融术的护理 二、一般护理 1、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了解病史,做好各种常规检查(血常规、 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等)对肝功能较差的加强 保肝治疗,加强饮食指导,指导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素 饮食,如瘦肉、鱼、新鲜蔬菜、水果等。 2)术前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穿刺处皮 肤清洁干燥,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术前良好的体力, 减轻疼痛,术前30分钟给予镇静、止疼药物,术前练习深 呼吸以及锻炼在床上使用便器等。 3)仪器、物品的准备:准备好微波治疗仪,通电检查是 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备好书中使用的无菌手术衣、手 术包、无菌微波导线、微波消融针、活检针、灭菌生理盐 水、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消毒液、无菌纱布等微波消融术的护理 2、术中护理 根据病灶的部位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既要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由于让患者感到全身 放松、舒适、并注意保暖。协助医生检查 微波消融参数,保证冷循环通畅。治疗过 程中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监测心率、血 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微波消融术的护理 3、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必要时氧气吸 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穿刺点的护理: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穿 刺部位有无渗出及血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 化。 3)疼痛的护理:要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 、持续时间,必要时尊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止疼 ,使用药物时要观察药效及药物的副作用。微波消融术的护理4、并发症的护理 1)疼痛:微波消融治疗因其为热效应,可导致灼伤而引起疼痛。 主要表现为胀痛,其程度、持续时间与肿瘤大小、位置的深浅及患者 的耐受程度有关。一般在术中及术后1-2天出现,持续时间很少超过1 周,在排除急腹症的前提下给予镇静、镇痛处理。同时观察用药的效 果及副作用。 2)消融后综合征:肿瘤坏死吸收引起,包括低热及全身不适等,为 一过自限性症状。主要是对症支持,可退热、止吐、补液等。 3)皮肤烫伤:发生率小。如术中出现烫伤,护理中应注意保持创面 清洁干燥,无菌包扎。一般3-5天烧伤皮肤的水泡自行吸收。 4)穿刺点局部出血、脏器出血: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部位加 压包扎。腹腔内出血是微波消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肝癌合并肝 硬化者,凝血机制差,易出血。微波针插入肝组织易出血,另外肝肿 瘤血管丰富,一旦血管破裂较难止血。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的变化,警惕内出血的发生,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微波消融术的护理 其他少见并发症如皮肤损伤、肿瘤种植、 胃肠道损伤穿孔、感染、胆道损伤等,根 据情况,对症处理,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理念了解肿瘤消融特点,不盲目扩大优势,有 所为有所不为,严格遵从适应症。 牢记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局部治疗一定要 和全身治疗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免 疫治疗、中医治疗、靶向治疗等措施,因 人而异,个体化治疗,最大限度的延长患 者生命,减轻痛苦。 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