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重 视视 农农 业业抑制商业抑制商业第第四四课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国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算缗”、“告缗” 。 汉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 ”,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思考: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推行了哪几项经济政策?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一、国家政策之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3.3.原因、目的:原因、目的: (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2)根本目的:)根本目的:维护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维护巩固君主专制统治2.提出: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直接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来源4.4.表现:表现: 汉: 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政策商人入市籍,一入市籍不得为官宋:开始改变受歧视材料一材料一 僇力(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僇力(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 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史记 商君列传商君列传积极作用:古代社会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1)经济:推动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政治:巩固封建统治材料二材料二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 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消极作用:古代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为主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的重要原因5 5、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二、工商业管理(严格)自主学习:阅读p23-24归纳问题:历代国家对工商业管 理采取哪些方式二.工商业管理(严格)1、秦:(1)统一度量衡、货币 (2)秦律特点:全面、具体、严密2、汉:汉初:征收重税汉武帝:盐铁官营 3、唐代: 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决定(表现)总结:工商业管理的方式:总结:工商业管理的方式: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管理。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管理。实施实施官营制度官营制度,独占专利,独占专利,限制限制了民营工商业发展。了民营工商业发展。对民营商业,不断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重税加征重税。 后果 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三三 国家政策之二国家政策之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1.含义:含义:严格限制绝对禁止2.表现:明太祖“通番禁令”, 清顺治“海禁令”“迁海令”3.短暂“开放”:明朝“朝贡”贸易, 清朝“一体贸易”、一口通商实质:官方垄断,禁止民间是指明清王朝是指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海禁海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 贸易,即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对外贸易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闭关政策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 ,即只准在,即只准在“公行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 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闭关锁国清朝时期的 广州商馆区清朝时期广州 十三行,是唯 一准许与外商 打交道的商行再问历史: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 和“闭关锁国”政策? 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 斗争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主观原因:“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4、海禁政策的原因5、影响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海禁”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感悟历史:“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国家的侵略 消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萌芽。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 变化?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 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 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 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 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 ,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 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 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1、产生条件或产生条件或原因:4、标志:四、资本主义萌芽2.时间: 3.地区和行业5、实质:6、特点:7、缓慢发展原因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受传统经济的压抑,其发展往往夭折、中断。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末清初时期 江南(苏州、杭州)(苏州、杭州)纺织业(棉纺织业)(棉纺织业)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方法指导: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政治前提:四个条件: 劳动力 市场 资本科技国家 政策劳动力国际 市场国内 市场资金技术土地买卖制度 和高额地租吸 引商业资本买 田置地,影响 了资本积累。自给自足;农民极 端贫困,无力购 买商品,缺乏国 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重农抑商” 、 “海禁” 、“闭 关锁国” 7.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8、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代表了中国进 步的总趋势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且微 弱-地区性和不平衡性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发展缓慢“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 政策政策“ “海禁海禁” ”与与“ “ 闭关锁国闭关锁国” ”阻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缓资本主义萌芽缓 慢发展慢发展管理制度 严格阻碍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腐朽的封建 统治(根本原因)总结: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总结: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1 1)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2 2)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严密)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严密 。(严格的工商业管理)。(严格的工商业管理) 3 3)实行禁奢侈的政策。)实行禁奢侈的政策。4 4)实行区域经济管理政策。)实行区域经济管理政策。知识拓展: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和生 产技术南流,经济中心开始南移。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南移。3、北宋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 摇纺车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 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 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 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 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 级革命的胜利。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 驶入了全新的时代!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 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 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中国西方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封建制度顶峰农耕经济繁荣闭关锁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越洋抢滩、海外殖民思想文化鄙薄科技,文化专制重视科技,思想解放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 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 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 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 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 。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 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 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 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 氐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 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 价管理。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 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 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 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 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 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 ,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 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