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销联社供销联社“十二五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工作总结和 20162016 年工作计划及年工作计划及“十三五十三五”工作规划工作规划供销联社“十二五”工作总结和 2016 年工作计划及“十三五” 工作规划(2015 年 11 月)根据州政办明电2015号文件要求,为扎实推进供销社工作,全面科学地制定我州供销社系统的发展规划,搞活农村流通,提高服务“三农”功能,努力打造全州供销社系统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谱写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新篇章,特把“十二五”基本情况,2016 年供销计划,以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十二五”工作基本情况(一)主要工作成效1、2015 年基本工作成效全州供销社系统以中央、省里深化供销发展改革为契机,认真落实省社安排部署,以州政府目标网络建设配送销售额(亿元)县级商品配送中心(家)乡镇超市及配送分部(家)村级店(家)管理为抓手,工作效益为前提,工作措施为保障,强化了工作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5 全,州供销系统基本圆满完成了省里和州政府目标管理任务,去年,综治维稳工作获得了州委的表彰和“平安单位”称号;2015 年,全州预计供销系统完成商品销售 38 亿元,完成省定任务的 100%,农资销售11 亿元(系统内完成 4.5 亿元,为州分任务数的100%),州级化肥储备 3.0 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州政府确定的今年 10 项目标管理任务 7 项已经全部完成并着手销号,其余 3 项已经完成 90%以上。2、“十二五”工作基本成效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是流通网络建设基本成效。截至 2015 年底,全州供销社共有联社机关 9 个,社直属企业 61 个,基层社 87 个,共有各类干部职工 13000 人,其中已置换身份 7000 多人,在册人员 6100 人(含离退休人员)。全 州系统现有农资经营企业 13 个、农产品经营企业 16 个、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 25 个、再生资源经营企业 10 个,共有经营网点 1700 个,其中农资网点 480 个,农产品网点 120 个、日用消费品网点 510 个、再生资源网点 550 个。共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110 个、综合服务社 270 个、各类协会 90个。二是改革改制基本成效。 2000 年以来,州县市社加大了改革改制工作力度,主要通过处置资产,加上银行贷款,政府的适当补贴等多种形式筹措改制成本置换了 7000 多职工身份。全系统改革 改制面达到 70%,其中泸溪、保靖、花垣、永顺、龙山、古丈 6 个县改革改制面达 90%,社直企业整体改制17 家,重组企业 12 家,基层社整体改制 64 个, 重组中心社 16 个。全社以打包处置、破产等方式,用 1173 万元成功处置了 22442 万元的银行债务。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摔掉了历史留下的沉重包袱,为全 州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2015 年及“十二五”的经验做法1、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促进了农业增效一是确保了农资供应。切实抓好了州级农资冬储、配送中心及所属网点建设,扩大了农资企业化肥销售,并且努力做好全州农资供应工作。二是稳定了农资价格市场。每年系统实现化肥冬储 10 万吨、销售 41 万吨,实现了货源充裕、质量优良、价格稳定的良好局面,2014 年,复合肥价格稳定在 2600元/吨,尿素稳定在 1800 元/吨,碳铵稳定在 650 元上下,比 2013 同期每吨下降 100 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是保证了化肥储备。州社委托长军公司每年承担化肥冬储 3 万吨任务,到 2015 年 11 月份,长军公司投入资金 6000 万元,实现化肥储备 3 万吨,惠及农户(实现让利)1000万元。2、抓供销网络建设完善,促进了城乡繁荣抓好全州现有 350 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450个农资销售网点、650 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5 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一是大力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着力抓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购销对接、农超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二是重点推进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建设。通过开放办社、招商引资,利用供销社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超市。去年 10 月份,我社与省社积极协调,争取了凤凰县纳入了全省改革试点县,项目批文去年 12 月份已经下达。三是巩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为配合城乡同建同治,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改善环境,美化家园,近几年来,全州供销系统将投入 4000 多万元,实现城乡废品收加 2.03 亿元,约合废纸 2 万吨、废塑料 1.5 万吨、废钢铁 4 万吨。四是创新发展“网上供销”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巩固和完善了现有“网上供销”网络体系,拓展“网上供销”经营业务,重点抓好了“特色凤凰”示范,2015 年,凤凰人民政府已经委托凤凰县社牵头大力构建电商平台,通过“网上供销”,积极拓展旅游特色食品电子商务业务,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可喜局面。3、抓农村合作组织壮大,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是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继续抓好200 个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科学指导、协助 3 万户社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社员提供技术、市场信息服务。二是创办基地,引领产业发展。继续抓好供销社 20 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正确引导农户生产市场适销农产品,帮助提高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增加农户收入。(四)抓供销项目建设推进,促进了行业发展一是加大了增资引项力度。全州供销系统每年完成向中央、省社申报 5 个网建申报项目,圆满完成了去年的申报任务。去年年底,凤凰改革试点已获通过,年增资 80 万元以上,并可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起到聚集效应。二是实施了合纵联横促供销产业发展。州、县市两级突出重点,实施合纵连横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供销产业发展。如州日杂冷冻库引进客商联合改造冷链物流项目,效益明显提升。拟投资 5000 万元的仓储物流园项目已经公示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已纳入政府常务会研究日程。(五)抓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州供销社系统都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老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多,下岗职工多,遗留问题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全州供销社系统班子立足于维护职工权益,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破解养老难题,维护企业稳定。职工养老保险正常上缴和旧欠补缴问题成为近年来一直困扰供销社系统的头等重大问题,供销社系统采取争取政策、职工分摊等办法多渠道,多方法解决该难题,基本解决了在册干部职工的社保、医保问题。二是加强维权工作,维护基层权益。在供销社改革过程中,全面维护基层社改革、改建和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成效,全州供销系统全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三是做好帮扶工作,做职工的贴心人。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职工利益出发,多方协调,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帮助原州综合贸易公司( 2004年改制破产)以承包门面租金维持生活而未置换身份的五名职工,一次性补缴他们自 2000 年以来欠缴的养老保险金 16 万。四是开展“双联”工作,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从去年开始州发改委牵头 5 个单位帮扶州农资公司,由住建局牵头 9 个单位帮扶州土产公司,由州商务局牵头 5 个单位帮扶州日杂公司,州扶贫办牵头 11 个单位帮扶州再生资源公司。目前,加快帮助解决州日杂冷库改造、州农资仓库维修等一批项目和 32 名特困职工解困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三)近年来供销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职能削弱,服务网点萎缩。全州 87 个基层社,网点众多,辐射面宽,但近年来经营阵地逐渐萎缩,为农服务力度减小,61 个社直属企业运行艰难,大多数基本靠门面租金来维持职工的社保、医保等生计问题。2、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改制时基层社和社有企业就是受到市场冲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而背下人员、资产的历史包袱,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家庭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历史债务依旧拖欠、资产被逐步蚕食等现象依然没有改观,并进一步加剧。3、资金欠缺,企业营运困难。在原来的改制过程中,大多数地方资产被处置一空,许多企业、基层社变成“三无社”;再加上体制机制不活,再投入弄不好还背上新的包袱,管理上难以突破。4、人员老化,人才难以为继。人员老化,缺乏人才是供销社系统为实现“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所需要的专业干部和专业人才匮乏。5、重视不够,政策红利不多。近年来几乎没有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基本是靠供销社系统自力更生,无力对现有部分社有企业进行改造和“二次创业”。二、2016 年工作安排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以 提高全州供销系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开放办社,以加快流通网络发展、提升为农服务功能、盘活现有资产、创新企业管理、加强廉政作风建设、创建 平安和谐为内容,力争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供销事业新发展,努力把供销社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我州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2016 年,全州供销系统要完成商品销售 40 亿元,同比增长10%,农资销售 11.4 亿元,同比增长 7 %,州级化肥储备 3 万吨,较好的完成省社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州政府十大目标管理任务。(一)要在为农服务中拓职能按照“改造自我、服务三农”的要求,围绕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一是要抓好农资储备,稳定农资价格。力保全州销售各种化肥 40 万吨,储备化肥8 万吨,州长军公司完成 3 万吨储备任务,抓好永顺新三湘农资建设及化肥、农资等供应。二是要加强农资销售,服务现代农业。切实抓好州级农资配送中心及所属网点建设,巩固和规范现有 350 个农资经营网点的同时,力争新发展连锁供应点 10 个,扩大农资企业化肥储备及经营,全州全年计划实现农资销售 11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7%的目标。三是要加大农产品购销网络服务,加快产业发展。要完成农产品收购 6 亿元,着力抓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抓好州日杂冷链物流、吉首市冷链物流的改造升级,积极探索农产品购销对接、农超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四是要加快农产品销售服务,提升供销发展后劲。着重抓好以 xx 黄金茶、兴盛专业合作社蔬菜、泸溪辣椒产业、龙山百合等药材产业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和销售服务,打造以供销农产品流通流通新机制,创新经营业态。五是要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有为才有位”,我们要“自加担子”,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提升供销形象,拓展为农服务功能。各县市都要积极领办茶叶、蔬菜、辣椒等专业合作社,要精心打造以兴盛供销公司为代表的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合作社发展,使农民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二)要在深化改革中展活力一是要积极探索供销综合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构建供销合作社县、乡、村完整的现代服务体系。推动农民合作社与“新网工程”对接,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二是要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盘活资产。要实行“合纵连横”战略,使系统内企业增强合作,加大外来资金引进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经济的效益和盈利能力。三是要抓好试点改革工作。要积极稳妥推进凤凰试点改革工作,努力把县级供销合作社要建成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采取联合社+惠农服务公司的运作模式。四是要强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社属企业要按照社有资产管理办法,实行阳光作业,公开公正的竞租、出租以及租赁经营,提高资产管理效益。(三)要在为民解困中求稳定一是要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要带 着责任和目标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问民所需,解民之所困,共同谋求为农业服务,为供销事业发展的良策诤言。要认真开展“联十企(企业),进百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