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衣覆天下。(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阅读材料: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看看答案吧o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 展,逐渐赶上北方。o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 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o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 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o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o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o自然条件的优越条件: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表现: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 、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二、手工业的发展 纺 织 业:制 瓷 业:造 船 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下一主题返回哥窑冰裂纹碗孩儿枕返回三、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纸币交子的出现:四川地区北宋前期市舶司思考题1返回THINKING: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 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 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 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 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题2泉州海运返回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返回o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 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 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 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o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 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 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 ,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o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 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 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西晋末年,是北 方强盛时代,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 中下游流域。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到 东晋政权南渡,有一次大规模的持续的人 口南迁运动,为第二阶段南方经济的迅速 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因素 。第二阶段是从东晋南渡至唐安史之乱 ,主要特点是南方综合实力上升,无论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南北均各自形 成中心,但尽管号称平衡发展,毕竟北方 还是占有明显优势。第三阶段是唐代中期至北宋末年靖康 之变,出现了北方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 的运动,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 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 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第四阶段是从靖康之变至绍兴和议期间 ,北方人民第三次大规模持续的南迁,在给 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 开发和进步带来了条件和机遇,经济重心南 移完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