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章末整合网络构建专题讲座专题一 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要点分析1垂直地带性规律的要点分析(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要点判读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b.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 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 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 200 m;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c.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雪线高度不同雪线含义: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要结合其主要特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出现在中低纬度的高山上。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基本相一致。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取决于山体的高度和纬度。山地自然带的基带是指山脚处的自然带,这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所决定的。如喜马拉雅山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雪线的分布高度受热量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在两坡降水差别不大的高山地区,向阳坡日照强,温度高,雪线高于背阴坡,因此,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高度也是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如阿尔卑斯山;在降水差别明显的山区,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如喜马拉雅山和天山。(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关系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从温带地区降水较丰富的高山山麓向山峰攀登,依次可看到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原(草甸)带和冰雪带,在这些自然带之间还有一些过渡带,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定山体自下而上的垂直变化规律与山体所在位置由南向北(北半球)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垂直自然带的顺序和地带分异的多寡,决定于山体位于哪一个水平自然带内及海拔高度的大小。2地方性规律的要点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并非都具有地带性分异规律,许多地理现象受地方性因素影响而产生地方性表现。要点分析如下:(1)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荒漠。(2)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分布规律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的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3)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的绿洲。(4)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5)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6)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可以说秘鲁西部海岸带的沙漠属于非地带性现象。(7)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8)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围海造田、培育水稻土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影响。非地带性分布可由一种或几种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致。如湖泊、沼泽这种非地带性分布就是在地势低洼和水湿这两种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总之,由于这些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可以说,任一自然带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2)题。专题训练(1)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海拔 C坡向 D地形解析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故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A(2)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解析 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B2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 坡,D表示 坡。(填南或北)(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 ,。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A坡低的原因是: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解析 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南坡的热量条件较好,相同的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高度较高,故B表示北坡;乙山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该山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丰富,故D表示南坡。B坡雪线较A坡低,一方面受其纬度高于A坡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该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有关。甲山的纬度比乙山高了许多,因此甲山的温度条件较乙山差,相同的自然带在甲山分布的高度较低。云杉林在甲山的A坡没有分布,与该处的降水少有关。 答案 (1)北 南 (2)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纬度高;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专题二 地理景观图和漫画图的判读1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1)不同类型景观图的判读方法表现某区域的综合景观图:展示自然带综合特色的自然景观,如热带雨林(见图1),表现了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参差错落的分层结构,植物种类繁多,粗大的树干被藤本植物盘绕,反映了这一地区在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食物丰富,大型食草类动物应运而生。大象生活在密林中,为适应湿热的气候具有皮厚的特征;林间阴暗潮湿,善攀援的动物猩猩、猿猴等,只得筑巢栖息于树上。该景观图表现了气候与植物、动物之间的联系。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 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冰原带等自然带的自然景观图,也同样具有综合 特色。在读图2、图3时,先应注意图中房屋的特点 。两图中房屋最大的差异是屋顶形状,浙江山村传 统民居的屋顶是坡顶,而新疆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顶 是平顶。然后分析两种屋顶形状所反映的地理意义 :浙江地处湿润区,降水丰富,坡顶房屋排水效果 好;新疆地处干旱区,降水少,就不存在排水问题 ,且平顶可以用来晾晒葡萄等果物。通过对两幅图 的比较可知,房屋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降水状况有 一定的关系。局部要素的自然景观图:如河流三角洲图(图4)。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河水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往往是重要的农业区,如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古建筑和古迹景观图: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图5)。要判断其建筑风格,应了解该建筑或古迹所在国家的人文地理知识。柬埔寨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多信奉佛教,因此作为佛教寺庙的吴哥窟也就具有佛教建筑的风格。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功能的景观图:如水土保持护坡林带的作用示意图(图6)。判读该图可分三个步骤:a读懂图上文字、符号的含义。先看地表区域,有护坡林带、枯枝落叶和林下植物层以及表土层;图上箭头从坡上到坡下由粗变细,颜色由深到浅,表示泥沙径流从坡上到坡下由多变少,最后微量清水入河;再看地下部分,垂直向下的箭头表示一部分径流渗入土下,形成地下水。b分析过程和原因。由于林带的阻滞,泥沙径流流速减慢,泥沙随之沉积,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树冠、林下植物和枯枝落叶层能截留部分雨水,并使表土层免受暴雨的直接冲刷,根系又牢牢地固结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林地土壤有很好的透水性和蓄水性,故大部分地表径流渗入地下,最后只剩微量清水入河。c综合归纳结论:护坡林带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考查趋势查趋势依据举举例区域空间间定位自然景观观和人文景观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间,且所处处的空间间位置又具有相对对的固定性,有些地理景观还观还 成为为区域的象征和标标志埃及金字塔和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铁塔等分析地理环环境各要素间间的关系地理环环境具有整体性,地理景观观与当地地理环环境是相互联联系的浙江山村传统传统 民居屋顶顶的坡度大,与当地降水丰富有密切关系(2)地理景观图的考查趋势分析区域的环环境特征地理景观图观图 用真实实的、直观观的画面来直接展示或描述地理事物或现现象的特征沙丘景观观反映干旱环环境;热热带带雨林景观观反映高温高湿的热带环热带环 境分析形成原因每一种地理景观观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环境条件或人文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特定时间时间 或环环境的产产物高山峡谷景观说观说 明流水侵蚀蚀作用强;竹楼景观观是湿热热气候条件下的产产物判断相应应的社会活动类动类 型不同的人文景观观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利用价值值水稻种植景观观反映了水稻种植生产产活动动,宗教建筑景观观反映了宗教活动动2漫画图的判读 主题漫画图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展示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判读主题漫画,先要抓住主题再作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主题”问题的途径、措施或意见。如:右图漫画反映了世界水资源的有关情况。读图时要深刻理解漫画的含义,并要发挥想象力。据漫画可知:整个地球,而不是某个区域的水太缺乏。可得出其主题词为全球水荒、全球水危机或全球水资源紧缺等。人们看了漫画,势必要问: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危机?人类应该采取什么补救(或保护)措施?出现全球水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生产、生活用水猛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使用化肥、农药,工业排放大量污水,致使水体污染严重;人类不注意节约用水,浪费严重等。措施:针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可以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如建水库;可以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同时应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1)漫画所反映的是 ( )A城市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城市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2)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3.读漫画,回答(1)(2)题。解析 第(1)题,漫画中右边的鸟儿身上乌黑,由此推断漫画反映的是城市中的环境污染。第(2)题,通过建设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从而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 答案 (1)B (2)D【题型特征】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达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型、图文结合型、表格型、图表结合型和图表文结合型。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水平。所选材料有时是古代文献或古诗文,有时是数解题技能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据和表格,有时是统计图表。但无论材料如何杂,都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