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9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5页 / 共119页
第6页 / 共119页
第7页 / 共119页
第8页 / 共119页
第9页 / 共119页
第1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胸片的判读全胸片的判读几个概念几个概念 X X线线不同密度的器官或组织不同密度的器官或组织射线衰减射线衰减使胶片感光或使胶片感光或被被CTCT探测器接收探测器接收不同密度的影像不同密度的影像 器官、组织或物质的密度由低到高,其在器官、组织或物质的密度由低到高,其在X X线片或线片或CTCT片上片上表现为黑表现为黑灰灰灰白灰白白等不同灰度白等不同灰度 X X线检查通过区别不同密度来显现器官、组织或病灶的密线检查通过区别不同密度来显现器官、组织或病灶的密度和形态,密度相同而又紧挨在一起的不同组织度和形态,密度相同而又紧挨在一起的不同组织X X线不能线不能直接分辨直接分辨 本讲座所述本讲座所述“ “全胸片全胸片” ”指的是胸部正位片(后前位指的是胸部正位片(后前位胸片),内容以呼吸系统为主胸片),内容以呼吸系统为主 正常全胸片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重叠的正常全胸片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重叠的复合投影复合投影 投影在全胸片上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包括:胸廓、投影在全胸片上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包括:胸廓、气管和支气管、肺、纵隔(心脏和大血管)、横气管和支气管、肺、纵隔(心脏和大血管)、横膈、胸膜等膈、胸膜等一,胸廓一,胸廓胸廓包括从皮肤至壁层胸膜外的全层组织胸廓包括从皮肤至壁层胸膜外的全层组织 1,胸廓软组织胸大肌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女性乳房 伴随阴影骨 骼肋骨 锁骨 肩胛骨 胸骨 胸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阴影胸大肌阴影胸大肌阴影女性乳房女性乳房乳头影乳头影胸壁异常改变胸壁异常改变骨纤维结构不良肋骨骨桥叉状肋骨化性肌炎第一肋软骨钙化肋软骨钙化二、纵膈二、纵膈纵隔是全胸片的中部透光度最低的阴影,位于两肺之间,把纵隔是全胸片的中部透光度最低的阴影,位于两肺之间,把 胸腔分为左右两半胸腔分为左右两半 2,纵隔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胸腺心脏和大血管食道淋巴、神经、脂肪等组织2,纵隔纵膈的组成纵膈的组成 2.1,2.1,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在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在T56T56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胸片可显示颈部至胸片可显示颈部至T4T4平面的气管阴影,表现为纵行带状透平面的气管阴影,表现为纵行带状透亮影。曝光较深的胸片或高千伏摄影可显示纵隔内气管和亮影。曝光较深的胸片或高千伏摄影可显示纵隔内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影左右主支气管影 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分叉角度为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分叉角度为60856085气管和主支气管气管和主支气管纵膈的组成纵膈的组成 2.2,2.2,胸腺胸腺 正常成人的胸腺完全位于纵隔轮廓内正常成人的胸腺完全位于纵隔轮廓内, ,于全胸片上不能显于全胸片上不能显示示 胸腺增大多见于胸腺增大多见于1 1岁左右婴儿,表现为上纵隔一侧或两侧岁左右婴儿,表现为上纵隔一侧或两侧的增宽,胸腺增大的典型表现呈三角形(的增宽,胸腺增大的典型表现呈三角形(“ “帆征帆征” ”)胸腺胸腺纵膈的组成纵膈的组成 2.32.3心脏和大血管:心脏和大血管: 心脏大血管的正面轮廓因左右肺野的衬托而显示,因此有心脏大血管的正面轮廓因左右肺野的衬托而显示,因此有 左右两个边缘。心胸比率:左右两个边缘。心胸比率:50%50% 左心缘自上而下分为三段: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左心缘自上而下分为三段: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段。心尖一般恰好位于左隔面上方段。心尖一般恰好位于左隔面上方 右心缘自上而下分为两段:上段主要由上腔静脉(幼年和右心缘自上而下分为两段:上段主要由上腔静脉(幼年和青年人)或升主动脉(老年人)构成;下段主要由右心房青年人)或升主动脉(老年人)构成;下段主要由右心房构成构成纵膈的组成纵膈的组成 2.4,2.4,食道和淋巴、神经等组织食道和淋巴、神经等组织 位于纵隔轮廓内,正常全胸片不能显示位于纵隔轮廓内,正常全胸片不能显示纵膈肿瘤所致纵膈增宽纵膈肿瘤所致纵膈增宽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三、肺三、肺 含气的肺在全胸片上表现为纵隔两旁的透亮区域含气的肺在全胸片上表现为纵隔两旁的透亮区域 含气的透亮的肺组织可与胸肺多种病变形成良好含气的透亮的肺组织可与胸肺多种病变形成良好的天然对比的天然对比三、肺三、肺 3.13.1、肺野的概念、肺野的概念 由含气的肺在纵隔两侧形成的透亮区域称为肺野由含气的肺在纵隔两侧形成的透亮区域称为肺野 在两侧第在两侧第2 2、4 4肋前端下缘作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肋前端下缘作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区下三区 以肺门为弧心,将肺野纵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以肺门为弧心,将肺野纵行分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 三带三带 第一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呈肺尖,第二肋圈外缘以内的部第一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呈肺尖,第二肋圈外缘以内的部 分称锁骨下区分称锁骨下区 划分肺的划分肺的“ “野野” ”和和“ “带带 ,是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是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上、中、下野和内、中、外带上、中、下野和内、中、外带三、肺三、肺 3.23.2,肺叶和肺段,肺叶和肺段 “ “肺叶肺叶” ”和和“ “肺野肺野” ”不完全吻合不完全吻合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尖段 后段 前段左肺上叶下叶舌叶 内段 外段背段 内基底段 前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固有上叶背段 前内基底段 外基底段 后基底段尖后段 前段上段 下段肺叶和肺段肺叶和肺段三、肺三、肺 3.33.3,肺门,肺门 肺门是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的复合投影,以肺动肺门是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的复合投影,以肺动 、静脉为主要成分、静脉为主要成分 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2-4前肋间前肋间 右肺门上下部构成开口向外的肺门角,系右肺门上下部构成开口向外的肺门角,系肺上静脉与肺下肺上静脉与肺下 动脉动脉构成的夹角,不应有阴影向外突出;左肺动脉跨越左构成的夹角,不应有阴影向外突出;左肺动脉跨越左 主支气管后前位上呈圆形阴影,不应误为肿块。主支气管后前位上呈圆形阴影,不应误为肿块。右肺门宽度=中线肺门角;左肺门宽度=中线左肺动脉 外缘;左侧大于右侧0.5cm1.0cm 右肺门不高于左肺门右肺门不高于左肺门 两肺门大小密度大致相等两肺门大小密度大致相等正常肺门正常肺门正常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正常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正常肺门: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正常肺门: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肺肺 门门 异异 常常增大:增大:表现为阴影增大增浓,移位或表现为阴影增大增浓,移位或模糊不清。淋巴结肿大,肿瘤模糊不清。淋巴结肿大,肿瘤、心衰等病变。、心衰等病变。 缩小:缩小:发育异常、术后、肺血流减少发育异常、术后、肺血流减少(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法四法四“ “) ) 变形:变形:纤维化、术后纤维化、术后 移位:移位:肺不张、纤维化、术后肺不张、纤维化、术后右肺门增大 淋巴结核两肺门增大模糊 急性心衰肺水肿左肺门增大 中央型肺癌肺门缩小 法乐氏四联症三、肺三、肺 3.43.4,肺纹理,肺纹理 在充气的肺野内可见到自肺门区向外放射状分布、树枝状在充气的肺野内可见到自肺门区向外放射状分布、树枝状 分支的条状阴影,称为肺纹理分支的条状阴影,称为肺纹理 肺纹理主要由肺的动、静脉构成,支气管壁、淋巴管及少肺纹理主要由肺的动、静脉构成,支气管壁、淋巴管及少 量肺间质参与构成量肺间质参与构成 肺纹理主要显示于肺的中、内带,到达肺野的外带已很稀肺纹理主要显示于肺的中、内带,到达肺野的外带已很稀 疏和细小;内多于外,下多于上疏和细小;内多于外,下多于上 肺纹理的分布自然,舒展,均匀,不应有局部过分的肺纹肺纹理的分布自然,舒展,均匀,不应有局部过分的肺纹 理的稀疏和聚拢理的稀疏和聚拢肺纹理肺纹理肺纹理的辨认肺纹理的辨认肺尖血管带 动脉内侧 静脉外侧动脉总是与气管伴行 气管的断面与血管断 面直径相仿下肺静脉横过动脉肺纹理异常肺纹理异常局限性局限性 弥漫性弥漫性增多增粗增多增粗 炎症、支扩炎症、支扩 肺水肿、炎症、淋巴管炎肺水肿、炎症、淋巴管炎集集 聚聚 肺不张肺不张 炎症、纤维化炎症、纤维化稀稀 少少 局限性肺气肿、发育不良局限性肺气肿、发育不良 慢支肺气肿慢支肺气肿模模 糊糊 慢支感染慢支感染 肺水肿肺水肿四、胸膜四、胸膜 胸膜分脏壁两层,二者相互移行,形成封闭、潜在的胸膜胸膜分脏壁两层,二者相互移行,形成封闭、潜在的胸膜 腔腔 正常胸膜一般不能显示,仅在胸膜反折处(伴随阴影)及正常胸膜一般不能显示,仅在胸膜反折处(伴随阴影)及 具有纵深的胸膜层(叶间裂)与具有纵深的胸膜层(叶间裂)与X X线投射方向成切线位时线投射方向成切线位时才能显示,呈细线状影才能显示,呈细线状影 脏层胸膜深入肺叶之间形成叶间裂,右肺有两个叶间裂及脏层胸膜深入肺叶之间形成叶间裂,右肺有两个叶间裂及 斜裂和水平裂,左肺仅有斜裂斜裂和水平裂,左肺仅有斜裂 水平裂可在正位片显示,表现为右肺中叶第水平裂可在正位片显示,表现为右肺中叶第4 4前肋或第前肋或第4 4前前肋间的高度,自肺外缘向内行走的细线影肋间的高度,自肺外缘向内行走的细线影叶间裂叶间裂1 水平裂 2 斜裂 3 奇静脉叶 4 S1-S2裂 5 S6-基底段裂 7 S1-S3裂 8 ,9 S2、S3裂 10 S4a-S4b裂 11 S4-S5裂 12 S8-S9裂 13 S9-S10裂五、横隔五、横隔 横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左右各一,圆顶靠横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左右各一,圆顶靠 近内侧,膈面光滑近内侧,膈面光滑 横膈内侧端与心脏右缘形成心膈角,外侧与侧胸壁形成尖横膈内侧端与心脏右缘形成心膈角,外侧与侧胸壁形成尖 锐的肋膈角锐的肋膈角 在后前位胸片上,右膈顶一般在右第在后前位胸片上,右膈顶一般在右第6 6前肋端或第前肋端或第6 6前肋间前肋间平面,肥胖者或瘦长者可分别高或低一个肋间平面,肥胖者或瘦长者可分别高或低一个肋间 通常右膈高于左侧通常右膈高于左侧1-2cm1-2cm,少数人可更高,也可左右等高,少数人可更高,也可左右等高,甚至略低于左膈,甚至略低于左膈现在你能认识它吗?现在你能认识它吗?左侧位胸片左侧位胸片1气管 2气管前血管 3主动脉弓 4右上叶支气管 5左上叶支气管 6左肺动脉 7右肺动脉 8腋窝皮肤皱褶 9肩胛骨 10右后肋膈角 11左后肋膈角 12胃泡 13结肠 14下腔静脉右侧位胸片右侧位胸片思考题思考题 胸壁软组织会在全胸片上产生哪些阴影胸壁软组织会在全胸片上产生哪些阴影 纵膈内有哪些主要的结构纵膈内有哪些主要的结构 你能说出两肺肺叶肺段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吗你能说出两肺肺叶肺段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吗 肺叶和肺野有何区别肺叶和肺野有何区别 肺门的构成肺门的构成 正常肺纹理的构成和分布规律正常肺纹理的构成和分布规律胸部基本病变的胸部基本病变的X X线表现线表现 胸部可发生多种疾病,病理改变复杂,不同的疾病可产生胸部可发生多种疾病,病理改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