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8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5页 / 共88页
第6页 / 共88页
第7页 / 共88页
第8页 / 共88页
第9页 / 共88页
第1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3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考法1考法2考法3考点4考法4C.能力大提升方法1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1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体系构建考试 大纲12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2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近三年同类题型高考实况考点2016全国2015全国2014全国自主命题地区动力学中的轻绳轻杆问题,图像问题【40%】全国16,6分全国21,6分全国,17,6分2016海南,5,3分2015北京,18,6分2015江苏,6,4分滑块滑板问题,传送带问题【75%】全国25,18分全国25,20分全国25,20分全国25,20分2016四川,10,17分2016江苏,14,16分2014天津,10,16分2014江苏,8,4分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3继续学习1.热点预测 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仍以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为主,单独考查本专题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曲线运动、电磁学相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2.趋势分析 以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为背景,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强,高考复习应予以高度关注.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4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返回目录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全通关考点全通关1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物理意义(1)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2)提出了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3)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运动状态的改变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则必有加速度,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考点全通关2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2.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3.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物体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考点全通关3返回目录4.辨析惯性与惯性定律(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涉及物体运动的一条动力学规律.(2)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牛顿第一定律是有条件的,其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3)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而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取决于物体是否受力或所受合外力是否为零.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4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说明:当质量m的单位是kg,加速度a的单位是m/s2时,力F的单位就是N,即1 kgm/s2=1 N.3.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瞬时对应的.考点2 牛顿第二定律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继续学习考点全通关5继续学习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同向性公式F=ma是矢量式,任一时刻,F与a同向瞬时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因果性F是产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同一性F=m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x=max,Fy=may局限性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情况,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情况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考点全通关6继续学习三、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情况,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联系:F=ma.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7返回目录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时,不仅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物体受力分析的示意图,还要作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示意图,更要标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应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1)用力的概念及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的产生条件、力的三要素等知识分析;(2)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名师提醒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8继续学习考点3 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物理意义:牛顿第三定律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93.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于气体和液体间的相互作用,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1)六同: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同一直线、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三异:方向相反、不同物体、不同效果;(3)二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10返回目录一对力比较项目 一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对象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涉及物体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两个力涉及两个物体叠加特点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不可以求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力的性质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作用效果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各自独立产生作用效果依赖关系不存在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力时另一个力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可单独存在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全通关11继续学习一、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二、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三、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且加速度方向向下.考点4 超重和失重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返回目录考点全通关12四、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还是向下的加速度,这也是判断物体超重或失重的根本所在.如表格所示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液体不再产生压强和浮力等.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加速度情况超重或失重视重Fa=0不超重、不失重F=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