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讲评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 。其实生活永远 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 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 ,却常常碰 得头破血流。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是 。 A.蹉跎 执拗 外圆内方 B.徘徊 执著 外柔内刚 C.蹉跎 执著 外圆内方 D.徘徊 执拗 外柔内刚C(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疑不决。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执著: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 泥,也指坚持不懈。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 严正。外柔内刚:外表柔顺,内心刚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 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 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 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 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 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 复正常。 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 ,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 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 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 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 通。 3.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 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 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 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 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 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 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清晨,登上山顶眺望骆马湖, , , 。 , 。 ,那样充满灵气,那 样富于魅力。 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 缓缓地轻轻地揭开 湖面露出少女般妩媚的笑靥,敞开慈母般博大 的胸怀 笼罩在湖面的乳白色晓雾,如轻盈飘逸的绢纱 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 远处的霞光渐渐显出了青绿色 A. B. C. D.5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 是(3分) A.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B.拥有物质再丰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 C.拥有资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 D.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多样的,不要僵化。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修嘉祐五年,京师 大疫。四月乙亥, 圣俞得疾,卧城东 汴阳坊。明日,朝 之贤士大夫往问疾 者,属路不绝。城 东之人,市者废, 行者不得往来,咸 惊顾相语曰:“兹 坊所居大人谁耶? 何致客之多也!” 居八日,癸未,圣 俞卒。于是贤士大 夫又走吊哭如前日 益多。而其尤亲且 旧者相与聚而谋其 后事,自丞相以下 皆有以赙恤其 家。六月甲申,其 孤增载其柩南归, 以明年正月丁丑, 葬于宣州阳城镇双 归山。嘉祐五年,京城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 月乙亥(十七)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 城东汴阳坊里。第二天,朝廷贤士大夫前 往探问病情的人,路上接连不断。城东的 老百姓,做买卖的停市了,过路的不能往 来通行,都惊讶地看着,相互议论说:“ 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谁呀?怎么招来这 么多客人?”过了八天,到癸未(二十五 )日,圣俞去世了。这时候贤士大夫又都 前往吊唁痛哭,情形如同前些日子一样, 而且人数更加多了。他最为亲近、交情最 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 相以下,人们都赠送钱财,帮助办理丧事 ,周济他的家人。六月甲申(二十八)日 ,他的儿子梅增用车装着他的灵柩起程回 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阳城镇 双归山安葬。圣俞,字也,其名 尧臣,姓梅氏,宣 州宣城人也。其家 世颇能诗,而从父 询以仕显,至圣俞 遂以诗闻。自武 夫、贵戚、童儿、 野叟,皆能道其名 字,虽妄愚人不能 知诗义者,直曰此 世所贵也,吾能得 之,用以自矜。故 求者日踵门,而圣 俞诗遂行天下。其 初喜为清丽闲肆平 淡,久则涵演深远 ,间亦琢刻以出怪 巧,然气完力余, 益老以劲。其应于 人者多,故辞非一 体,至于他文章皆 可喜,非如唐诸子 号诗人者僻固而狭 陋也。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尧臣,姓梅,宣州 宣城人。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 询则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 闻名。从武夫、贵戚到儿童、农夫,都能 说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无知、不能 懂得诗歌含义的人,只是说他的诗是社会 上看重的,我能得到他的诗,以此来自我 夸耀。所以求诗的人每天都接连不断登门 ,圣俞的诗于是流传天下。他的诗起初喜 欢追求清丽闲雅、恣肆平淡的风格,后来 就变得涵容深邃、发挥广远,偶尔也雕琢 词句表现得怪异奇巧,然而气势充沛,富 有力度,笔法更加苍老遒劲。他应别人的 请求而作的诗歌很多,所以他的诗并非只 有一种风格。至于其他的文章,也都令人 喜爱,并不像唐代那些号称诗人的人的文 章,都很怪僻拘泥,狭隘浅陋。圣俞为人仁厚乐 易,未尝忤于 物。至其穷愁感 愤,有所骂讥笑 谑,一发于诗。 然用以为欢,而 不怨怼,可谓君 子者也。初在河 南,王文康公见 其文,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 矣。”其后大臣 屡荐宜在馆阁, 尝一召试,赐进 士出身,余辄不 报。嘉祐元年, 翰林学士赵概等 十余人言于朝曰 :梅某经行修明 ,愿得留与国子 诸生讲论道德, 作为雅颂,以歌 咏圣化。乃得国 子监直讲。圣俞为人仁爱厚道,和乐平易,从不曾和人 有过抵触。当他穷困忧伤、感慨忿懑时,凡 是对事情有所谩骂讥讽、嘲笑戏谑,全都在 诗歌里表现出来。然而他只是以诗取乐,而 不是借此怨恨什么,真可谓君子。当初圣俞 在河南时,王文康公看了他的文章,慨叹说 :“二百年来没有这样的文章了。”此后大 臣们多次荐举他应该在馆阁任职,朝廷曾经 召他应试过一次,赐他为进士出身,其余的 建议都未批复。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 十多人向朝廷陈言说:梅某的学问人品整饬 清明,希望留用他,让他给国子监的学员们 讲解道德准则,创作雅颂歌乐,以歌颂圣明 的教化。圣俞这才获得了国子监直讲的职 务。圣俞初以从父 荫补太庙斋郎 ,历桐城、河 南、河阳三县 主簿,以德兴 县令知建德县 ,又知襄城县 ,监湖州盐税 ,签署忠武、 镇安两军节度 判官,监永济 仓,国子监直 讲,累官至尚 书都官员外 郎。尝奏其所 撰唐载二 十六卷,多补 正旧史阙缪。 乃命编修唐 书,书成, 未奏而卒,享 年五十有九。圣俞当初凭借叔父的恩荫,补为太庙 斋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 簿,由德兴县令担任建德知县。又任 襄城知县,监管湖州盐税,兼任忠 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管永济仓 ,任国子监直讲,积功升到尚书都官 员外郎。他曾经上书自己所编撰的 唐载二十六卷给朝廷,这本书对旧 史书中的缺漏和错误作了很多补充和 纠正。朝廷于是命令圣俞编修唐书 ,书完成后,尚未上书给朝廷,圣 俞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圣俞学长于 毛氏诗,为 小传二十 卷,其文集四 十卷,注孙 子十三篇。 余尝论其诗曰 :“世谓诗人 少达而多穷, 盖非诗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 工也。”圣俞 以为知言。圣俞的学问在研究毛氏诗方 面有专长,作小传二十卷, 他的文集有四十卷,注解孙子 十三篇。我曾经评论他的诗歌 说:“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 多困厄,其实不是诗能使人困厄 ,而是诗人大概在困厄潦倒之后 诗才写得好。”圣俞认为我说的 是内行话。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属路不绝 属:嘱托 B.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C.未尝忤于物 忤:抵触 D.未奏而卒 奏:上书(属:连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3分) 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 以明年正月丁丑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不同C(于:都是介词,分别表处所、对象。 以:都是介词,分别表时间、凭借)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 俞遂以诗闻。(4分) (1)(4分)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堂叔梅 询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 (“家世”“从父”“显”“遂”各1分) (2)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 (2)(4分)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困厄 ,其实不是诗能使人困厄,而是诗人大概在困 厄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达”“穷人”“ 殆”“工”各1分) 9.梅圣俞去世后,为什么“贤士大夫又走吊 哭如前日益多”?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4分) 人品好,仁厚乐易。诗文成就高,影 响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过鉴湖 戴 昺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 苏 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夜过鉴湖中“推蓬四望水连空”一句 ,有什么作用?(4分) 交待观景的立足点;展现鉴湖广阔的水面;为 下文的写景抒情作铺垫。(每点1分,答对三点 得满分) (2)夜泛西湖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 手法?(3分) 视觉嗅觉结合(2分),寓情于景(1分)。( 如答出“叠词”给1分) (3)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 情感有何不同?(4分) 戴诗表达回乡心切;苏诗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 爱(期待)。(每点2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 (庄子逍遥游)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 (3) ,血色罗裙翻酒 污。 (白居易琵琶行) (4)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 (5)舞榭歌台,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6) , 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 古) (7)子曰:“自古皆有死, 。” (论语颜渊 ) (8)月儿弯弯照九州, 。 (杨万里竹枝歌)(1)蟪蛄不知春秋 (2)而致千里 (3)钿头银篦击节碎 (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 (6)伤心秦汉经行处 (7)民无信不立 (8)几家欢喜几家愁 孤独的庄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