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 章 内 容7.1 财务评价概述7.2 财务基础数据测算7.1 财务评价概述财务评价是从微观投资主体角度分析项目可以给投资主体带来的效益及投资风险。财务评价的作用体现在:衡量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项目资金规划的重要依据;为协调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提供依据。 7.1.1 财务评价的概念和作用财务评价主要是利用有关基础数据,通过基本财 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财务评价的程序见图7.1所示。 7.1.2 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图7.1 财务评价的一般程序 财务评价的内容是编制财务报表,并计算相应的 评价指标。财务评价的内容见表7.2所示。由财务评价的内容可以看出,通过对项目的盈利 能力、偿债能力、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四个方 面的评价,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7.1.3 财务评价的内容表7.2 财务评价内容 7.2 财务基础数据测算对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根据其特性可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递延资产。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可用图7.4表示。 7.2.1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方法生产能力指数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工程或装 置的实际投资额和生产能力,按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推算拟建项目的投资。计算公式为:资金周转率法该种方法是从资金周转的定义出发推算建设投资 的一种方法。当资金周转率为已知时,则:分项比例估算法这种方法是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 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等占设 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相应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 有关费用,其总和即为拟建项目建设投资。计算公式 表达如下:(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小 型项目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对计算流动资金需要掌握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这两类因素应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 化计算,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这三项流动资产 和应付账款这项流动负债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案例: 某拟建项目年经营成本估算为14000万元,存货资金占用估算为 4700万元,全部职工人数为1000人,每人每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为9600元,年其他费用估算为3500万元,年外购原料、燃料及动 力费为15000万元,各项资金的周转天数为:应收账款为30天, 现金为15天,应付账款为30天,试估算其流动资金额。(一年按 照360天计算) 解: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周转次数=14000/(360/30)=1166.67万元 存货=4700万元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周转次数=(9600x1000/10000+3500)/(360/15)=185.83万元则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1166.67+4700+185.83=6052.5万元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周转次数=15000/(360/30)=125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6052.5-1250=4802.5万元扩大指标估算法a.按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估算;b.按经营成本的一定比例估算;c.按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估算;d.按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估算。流动资金一般在投产前开始筹措,从投产第一年 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借款部分按全年计算利息 。流动资金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 全部流动资金。 图7.4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 (1)项目的寿命周期项目寿命周期是指工程项目在正常生产经营能够 持续的年限,一般用年表示。项目寿命周期是工程项 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参数,寿命周期长短对投资方 案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确定项目的寿命周期可以按产品的寿命周期、主 要工艺设备的经济寿命或综合分析加以确定。 7.2.2 项目计算期、折旧、摊销测算(2)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中的计算期工程项目的计算周期一般包括两部分:建设期和 项目的寿命周期(即生产经营期)。其中,生产经营期又分为投产期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期。建设期是经济主体为获得未来的经济效益而筹措 资金、垫付资金或其他资源的过程。在此期间,只有 投资,没有收入,因此要求项目建设期越短越好。生 产经营期是投资的回收期和回报期,因而投资者希望 其越长越好。(3)固定资产折旧测算项目建成时,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 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 资产。固定资产随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损耗而将其 价值逐次转移到产品中,计入产品成本费用,从产品 的销售收入中计提的折旧是对这种磨损和损耗的补偿 。 (4)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均是以摊销的方式补偿和回 收的。无形资产按规定期限分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 没有规定期限的,按不小于10年期限分期平均摊销。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 定资产改良支出等。开办费从开始生产经营起,按不 少于5年期限分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内分期平均 摊销。企业生产经营阶段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收入, 它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计算 公式为: 销售收入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费和教育费附加等,均要按照 规定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7.2.3 销售收入和税金测算财务评价需要计算的成本项目有生产成本、总成 本费用和经营成本。(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与生产经营最直接和最密切相关的 费用。计算公式为:生产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生 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折旧费+修理费+其他 7.2.4 产品费用成本的测算(2)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是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全 部费用总和。计算公式为: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剔除了折旧费、摊销费 及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费用支出。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费-利息支出(1)利润、利润分配的测算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2)借款还本付息测算项目借款的偿债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及其 他还款资金来源。借款的偿还可用等额利息法、等额本金法、等额 摊还法、一次性偿付法和偿债基金法等方式来偿还。 7.2.5 利润、利润分配及借款还本付息的测算(3)借款利息的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利息的计算在项目建设期,由于项目正在建设而无偿还能力 ,可以将建设期所欠利息作为贷款资金转入本金,到 投产后一并偿还。计算公式为:每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 款额2)年利率对生产期各年的还款均按年末偿还考虑,每年应 计利息公式为:每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年利率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的计算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用于安排 生产,其借款部分按全年计算利息,即假设为年初支 用。流动资金利息计入财务费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 全部流动资金,偿还流动资金借款本金。流动资金利息流动资金借款累计金额年利率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介绍1、平均年限法(用的比较多)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 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 说明:折旧年限的确定: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 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 )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 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 3年。 例题:A公司有一台生产设备价值60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折旧年限按照规定为10年,残值率预计为5%,则每月的折旧 额为多少?每月折旧额=600000*(1-5%)/(10*12) =570000/120=47500元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 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 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 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 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工作量法会因为各月生产量的大小不同得到的折旧额不同, 对于计算单台生产成本来讲更加合理,使得单台生产成本更 加均衡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 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 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 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 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 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 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例题: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 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 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 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寿命 原价-净残值 年折旧率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某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 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 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