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 解放战争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原因:(1)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 ,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 定生活;(2)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 ,国共和平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 动内战。 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3.重庆谈判的意义: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 民民主权利等.未达成协议的内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2.政治协商会议1.政协会议的召开及其严重的斗争焦点:政权和军队问题国民党:先要军队国家化,才能实现政治民主化 共产党:军队国家化,必须以政治民主化为前提,这就是废除 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2.政协会议及其意义(1)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意义:3.全面内战的爆发1.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间: 1946.6标志: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 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战略战术(1)敌我力量的对比:(2)我军的作战方针: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 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 主要作战方法,即集中优势兵力,选择薄弱或孤立之 敌,在运动中以各个歼灭4.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1946.6-1947.2:歼敌70多万,(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青化砭.蟋龙.沙家店等到战役中歼灭国民党 军队3 万余人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歼灭中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3 万余人.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 1、19471947年年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规定:没收地主 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 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 2、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在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在分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的的生产的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土地改革总路线。 3 3、土地改革运动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意义: 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 ,积极支持前线,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的一个可靠保证的一个可靠保证。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解放军的战略反攻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胜利战略决战的胜利1、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 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 部分主力和部分地主部队,继续在内线 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土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在何处呢?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在何处呢?其他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内线)其他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内线)三军挺进中原(内线-外线) 1)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 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2)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 挺进豫陕鄂边区 3)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进攻豫皖苏地 区 意义:三路大军成品字形阵势,威胁南京和意义:三路大军成品字形阵势,威胁南京和 武汉。武汉。2、战略决战的胜利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1948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 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人民解放军方面,一是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人民解放军方面,一是军 队数量迅速增加,已发展到队数量迅速增加,已发展到280280万人,二是装备上很大改万人,二是装备上很大改 善,建立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三善,建立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三 是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是解放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 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在国民党军队方面,首先,军队数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在国民党军队方面,首先,军队数 量迅速下降,其次,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第三,国民量迅速下降,其次,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第三,国民 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 十分孤立。国民党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十分孤立。国民党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对东北地 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 ,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2、辽沈战役为何首先发动辽沈战役?1948年月9月-11月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共歼敌47万多人 解放东北全境 中共军队增至300 万人,国民党军 队减至290万人, 中共军队首次超 过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3、淮海战役1948年月11月至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共歼敌55万人 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解放4 4、平津战役、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华北解放军 林、罗、聂4、平津战役共歼敌52万人 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从战争规模和取得的结果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 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国基本上 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A A、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 B B、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C C、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 D D、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小结: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重要原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 2、主要表现:战略反攻、主要表现: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战略决战3 3、直接影响: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直接影响: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练习:请填下列表格。战役名称作战部队 和指挥员战役时间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解放地区歼灭或俘 获敌指挥 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东北野战 军 林彪 罗荣桓1948年 9月-11月四十七万 多人东北全境范汉杰 廖耀湘中原、华东 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1948、11 1949、1五十五万 多人长江以北 中下流地 区杜聿明 黄百韬 黄 维 东北、华 北野战军 林罗聂1948、11 1949、1五十二万 多人华北全境陈长捷等1、将革命进行到底渡江战役1949年元旦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求和”声明 他们各自的 用意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 又要提出和谈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苦难蒋介石为何下野 李宗仁为何愿意 和谈?企图与共产党 划江而治国共北平和谈的结果怎样? 说明了什么问题?你知道吗?国共 两党历史上经历了 几次谈判?1923-1924年广州谈判,讨论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36年西安和谈,讨论第二次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主统一 战线。1945年,重庆谈判,讨论避免内战,和平建国1949年北平谈判,讨论迅速结束内战实现和平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南京谈判改组军队和抗日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 湖口江阴 4月23日占领南京江阴湖口江阴湖口南京覆灭1949年4月 23日,人民解放 军占领南京总统 府。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政府 覆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伟大意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