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第二章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徐笑敏教学目标1. 掌握超声的定义、特性及产生机制2. 掌握超声传播中频率、声速、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3. 熟悉生物组织对入射声束的作用 4. 熟悉入射超声对生物组织的作用 5.了解超声诊断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一、定义1.超声 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在20千赫兹以上。2.医学诊断用超声频率在2.210兆赫兹范围的超声。3.超声的特性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超声波可以传递很强的能量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 射、干涉等现象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会在界面产生冲击和 空化现象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二、超声的产生与接收1.压电效应 是电能与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2.超声的产生电场作用到特定的材料两端引起振动,在周围 介质中传播形成超声,是逆压电效应过程。3.超声的接收声场作用到特定的材料两端产生电位差,通过 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是正压电效应过程。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4.压电材料 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材料。 无机材料主要包括钛酸钡、钛酸铅、锆钛酸铅等。 有机材料 主要由聚偏氟乙烯(PVDF)构成,材料声阻 抗与人体接近。 混合材料由压电陶瓷和有机压电材料混合构成,机电 耦合系数大,适宜制作宽带换能器。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5.换能器 (探头) 结构面材、压电材料、背材 ,核心是压电材料 。 种类 体表检查用探头;手术用探头;体腔检查用探头。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三、超声的传播1.传播速度 (c) 由传播介质决定,不同人体组织器官的声速不同 ,平均声速为1540米/秒,其中空气最小(350米/秒 ),骨骼最大(3850米/秒)。2.超声频率 (f)由探头中压电材料决定,在2.210兆赫兹范围。3.超声波长 ()超声波长与声速和频率满足关系式: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四、超声声束的空间分布1.声束 在一个有限的立体角内传播的超声 。2.声轴声束的中心线。3.近程区靠近探头区域,声束等宽4.远程区远离探头区域,声束发散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v 超声声束空间分布示意图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一、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一)两个基本概念 声特性阻抗介质的密度()与声速(c)的乘积,不同组 织的声特性阻抗不一样。 界面 两种具有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接触面。大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波长小界面: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波长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二)反射与折射 入射声束与大界面的作用 三个条件方向、截面、角度 全反射 两种介质的声速关系 入射角度 界面的反射信号是声像图的主要组成 部 分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三)散射 入射声束与小界面的作用 散射回声强度低(四)绕射 入射声束与界面(界面尺寸与超声波长 大小相当)的作用 绕射使入射声束发生方向偏转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五)衰减 由于组织对超声的吸收造成声能的减小。 不同组织,吸收系数不同,衰减程度不同 ; 相同组织,入射深度越大,衰减越大; 相同组织,入射超声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二、入射超声对生物组织的作用1.超声的生物效应当一定剂量的超声波在生物体内传播时, 通过超声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可以引 起生物体的功能、结构或状态的变化2.热机制超声声能转换成生物组织的热能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3.机械机制超声声能转换成生物组织的机械能 4.空化机制超声声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气泡活性改变 低声强长时间作用以热机制为主 高声强短时间作用以空化机制为主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三、超声诊断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1.超声强度的计算方式空间平均时间平均;空间峰值时间平均; 为多个国家和组织采用空间平均时间峰值;空间峰值时间峰值。2.安全声强(美国FDA,我国超声标准化委员会推 荐)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小于100毫瓦/平方厘米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3.超声探测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 只有在医学上具有明确理由时,才对人体 使用诊断超声;(2) 以商业显示和获得实验图像为目的时,不 应把超声用于辐照人体,特别是辐照孕妇;(3) 在保证获得良好图像质量和取得必要的诊 断信息前提下,应使超声诊断设备的输出强度尽 可能小。 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4.超声探测应遵循的原则v在明确诊断目的的情况下,应积极使用超声诊断 技术。 v在超声诊断过程中,必须坚持最小剂量原则。即 在保证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前提下,应采用最小 超声强度和最短辐照时间。 v拒绝一切与诊断无关的胎儿超声显像。 v对早孕胚胎不做或少做超声探测,对3个月以上的 胎儿定期超声探测时,应控制在35分钟之内完 成。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5.超声探测的注意事项 v成人超声探测 颅脑检查时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眼球检查时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不应超过半分钟;卵巢、睾丸检查时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v产科超声探测 对不足3个月的早孕孕妇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对于有习惯性流产或已有先兆流产症状者3个月内不建议做超声探测。必须要进行超声 探测时,应控制每一固定切面检查持续时间在1分 钟以内;对3个月以上胎儿在脑、心、眼、脊髓等脏器检查时,每一固定 切面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分钟,其他脏器可适当延 长检查时间。检查时应不断移动探头。第二节 超声与生物组织间的相互作用v新生儿超声探测 作颅脑检查时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不应超过1分 钟;作心脏检查时每一固定切面持续检查时间不应超过2分 钟。v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超声探测?超声探测中的换能器是 如何工作的? 2.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有哪些主要作用? 3.超声对生物组织有什么作用? 4.超声探测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