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讲 古代中国经济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v考纲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专题2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本专题重点是:一是掌握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等基 本概念;二是了解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技 术、商业发展概况;三是知道土地制度演变。发达的古代农业1、早期农业生产: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在世界上最 早种植水稻和粟。2、农耕技术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 始使用并逐步推广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和代田法,随 后又出现犁壁和耧车,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耕犁技 术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宋代以后,我国出现 一年两熟或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农业 灌溉技术得到相应发展,曹魏时期的翻车、唐朝时期的 筒车、宋朝时期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推 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技术)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 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 本模式。其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 需要和交纳赋税。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2009年)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B2.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 济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各诸侯国的变法 B.井田制的瓦解 C.铁器和牛耕使用 D.新税法的推行C3.下列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说明,正确的是“自足”即产品富足 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 主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 衣食 住行之所需来源于自己生产 A. B. C. D. D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特点:政府直接经营,不计成本,产品精美,领先世界。产 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2、表现:冶铜技术: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进入繁荣时期 冶铁技术:西周晚期已出现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16 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制瓷技术: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 汉、北朝分别烧制出青瓷和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 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明朝宣德年间的 青花瓷最负盛名;明清时期的彩瓷和珐琅瓷争奇斗艳 丝织技 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有了织机,唐 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 实风格,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成为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1、组成: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主要 供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之用,有剩余则卖;民间私人手工业, 产品供民间消费。 2、概况: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摧 残)隋唐时期(恢复发展)两宋之后(艰难发展)明清 时期(主导和促进)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D(2009年)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2010年)2.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 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B古代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期: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3.秦汉时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业发展较艰难。 4.隋唐时期:除了都市商业之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 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 的重要财源。 6.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市的形成: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宋朝以前对 市场交易实行严格的管理:与民居严格分开交易有 时间限制。 2.市的变迁:宋朝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城郊 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了四大商业名镇。 城市发展: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政 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 成为南方最繁荣的商业大都会。发展过程:西汉开通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在 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南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 库重要财源;元朝的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2009年)1.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 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 ,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 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 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 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 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双选题) 2.下列有关汉都长安“市”的说法,正确 的是( )A.与居住区相连 B.有专门官员管理 C.又称为“草市” D.有严格时间限制BDB古代的经济政策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封建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和均田制)以及农民土地所有制。1.推出:该政策最早出现于商鞅变法时期,后来为历代统治者所 推崇。 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 巩固封建统治。 3.评价: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 的发展。 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的自然经济。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政策1.概况:明朝“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 持下进行。清朝“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3.影响: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 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 发展的潮流。三、“海禁”与“闭关锁国”(2009年双选题)1.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CD3.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010年)2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 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 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AB 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专题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本专题重点是:一是理解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 资本等基本概念和在中国先后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 响;二是掌握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三是熟 悉洋务运动基本内容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四是 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基本线索。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影响: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 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主要活动:兴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 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失败根源在于洋务运动推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6.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 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原因:自然经济解体 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 洋务运动诱导。2.时间: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和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一)产生:(二)曲折发展:1.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西方列 强的资本输出的加强(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2.短暂的春天或黄金时期(一战期间): (1)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国内反日货的运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 (2)表现:面粉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3)影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3.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 快地发展 4.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战争破坏和官僚资本 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 5.萎缩: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出卖主权,外国商品大 量涌入,加上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政府苛捐杂税,使民族 工业陷入绝境,奄奄一息。(2009年)1.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2009年)2.“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