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象境情 常见意境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可供两两组合的词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常见意境术语举例 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深远绵邈,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 怎样体味古诗词的意境?1、抓画面2、激起联想与想象3、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提问方式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高考)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 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常见题型 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 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 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答题步骤】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 摹出来(绘景,描述诗歌意境)。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 ,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 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境,概括意境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 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 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 感情。(悟情,理解意境中作者寄托的感情)答题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结合诗歌具体描绘),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意境),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 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 体阐释。典例1: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 意境的理解。(6分)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注:“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 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清歌 一曲,即吟歌一首。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2分)。暗蓝色的天 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 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 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2分)意境是情与景 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 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2分)典例2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诗后问题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 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远在天 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 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 深深思念。课内练习1 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 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课内练习2 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 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 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 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 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解题指导: 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 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及意义。 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 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 势的紧张。课内练习3(2009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课外练习1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请简要分析上面这首诗的意境答:此诗通过描写初春时的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 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 骤一)。绘制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课外练习2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生活:深夜,月亮 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 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 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 又有什么关系(步骤一) 意境真切而甜美(步骤二)诗 人通过心理活动及细小动作的描写,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 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步骤三)。课外练习3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 径独徘徊。 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 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 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 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 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 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 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课后练习4 读诗答问题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出身仕宦之家,曾随夫游宦吴越荆楚 之间,相传她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 (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 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 字,言之成理亦可。)课后练习5 读曾巩的诗,回答问题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 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2、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 楼”的雄伟气势。3、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课后练习6,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通过描写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