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免费课件共工怒触 不周山淮南子 1.了解淮南子;积累文言字词。 2.体味本文语言简洁的特点;领会本 文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魅力。 3.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和征服、改造 大自然的愿望。目标导航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 ,高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 ,就是不完整的山。共工氏怒触不 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 了。题目解说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 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21 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 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 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 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 来,但主要宗旨倾向于道家。据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聪明敏慧,在民众中威 信很高。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传说人首蛇身,满头赤发),是炎帝的后代。他 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发明了筑堤蓄水 办法。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于是,双方发 生了激烈的斗争。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 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共工氏为了人民利 益,决心不惜牺牲自己,来到不周山,想把不周山 的峰顶撞下来,以此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 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背景资料黄帝、颛顼(zhun x)、帝 喾(k)、尧(yo)、舜(shn)五 个部落联盟领袖,被古代历史 学家尊称为“五帝”。何谓“五帝”?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 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 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 尘埃归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从前撞击断绳子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 子也断了。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所以代词,这里, 积水尘土,这里指泥沙(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 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水潦:泛指江湖流水。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泥沙都在这里汇集 。倾斜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工在大战 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 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 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 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 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 尘埃都在这里汇集 。【课文翻译】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练一练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 )怒而触不周之山 ( )地维绝 (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 )碰,撞 从前兼词,于此积水尘土绳子断o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o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 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翻译下列语句翻译下列语句(共工)发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支撑 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 方方向移动 ;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 江河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 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 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 敢于挑战权威。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 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 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 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 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主题归纳共工怒触不周山讲述的是共工与 颛顼相争为帝的故事、共工怒撞不周 山,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曲折 地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 然界的巨变。作业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