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前综合复习资料来自网络,请大家结合最新考纲 取其精华,去其糟 专题一 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专题四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专题五 中国社会的转型 专题六 启蒙运动 专题七 两次工业命的后果及影响 专题八 现代世界的形成 专题九 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十 史学技能与方法专题 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发展 (背景:与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相关) 对象: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机构: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民众法庭对城邦事务进行裁 决 历程-(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结果)两个里程碑,一个全盛 “梭伦改”(公元前594年)和 “克里斯提尼改”(公元前 508年)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伯里克 利时代”(公元前443年-前429年)是全盛时期。 “梭伦改”(先河),打破血缘,以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削弱贵族会议权力 “克里斯提尼改”(确立),进一步消除血缘与财产影响 ,基本清除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 “伯里克利时代”(全盛),保证全体公民直接参与政治【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 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 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 济和文化的进步。 但它毕竟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妇女、外邦人 和奴隶都不享有民主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启迪了后人,为近代政治民主思想 与制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以陶片放逐法、苏格拉底案等为例程序公正未必结 果公正,“集体暴政”随意性、盲目性 【汉穆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 古代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 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典 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 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 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 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 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罗马法系形成、发展、完善历程 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古 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此后,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仅适用 于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 后又逐渐形成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万民法”。 公元3世纪前期(212年),卡拉卡拉皇帝在位时“公民 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 屋大维以后,经罗马帝国的法学家的努力充实了罗马 法的内容。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民法大全,完 善罗马法系。【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评价 十二铜表法等一系列古罗马法被称为罗马法体系 。该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 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法体系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古罗马人不 断解决国家政治中的新问题、维护统治秩序和社 会稳定的过程,反映了古罗马人法治精神和法律 意识。 历史局限:奴隶被排斥在外,不具任何权利ACFEDBGPaper意为纸草,是一种水生植物经加 工后成为书写象形文字的材料。古代 盛产这种植物的大河流域是 A 早期农业出现“南稻北粟”格局的地区 C E 这一地区的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 ,创始人为 。F 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的统治中心位于( ),这一地区发明的 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C地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 地区在 G,该地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 。世界 三大宗教 (产生地区:亚洲)三大宗教产生时间创始人经典佛教公元前6世 纪悉达多大藏经基督教公元1世纪传说中的 耶稣圣经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或公元 622年)穆罕默德古兰经中世纪西欧(公元5-15世纪) 经济 庄园(自给自足)中世纪农纪农 村基本的经济经济 和社会组织组织 西欧封建经济经济 制度两大本质质特 征(农农奴劳动劳动 、地租剥削 城市自治 城市复兴兴、自治手段、影响 政治 封建制度产生(两大因素)、发 展(采邑改,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文化 大学的兴起(背景、概括、意义)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附庸采邑制以及由 此产生的封建等级制,是西欧封建制 度的基本经济、政治特征 11世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城市争取 自治的斗争,尤其是等级君主制的建 立,不仅成为西欧中世纪后期重要的 政治特征,更蕴含着西欧率先冲出中 世纪的阶级力量和社会动力。15-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 经济领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 政治领域 民族国家形成 (政治制度演变)君主专制取 代等级君主制 思想文化领域 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 人文主义) 宗教改(打击教皇和天主教 会)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华文化的整体传播】 东亚文化圈,也称“儒家文化圈”【儒学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化的传播 辐射东亚(越南、朝鲜、日本) 官方哲学,制度建设和社会改 学校教育 主要内容 建文庙,定期祭孔 科举考试内容 影响至今,渗入其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 远播西方 传教士的译、著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都高度赞扬儒家思想的“理性”【途径与方式】 通商 中国使节出访 外国使节、留学生来访 传教士的译、著 战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 考试水平:C中央集权体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权组织形式 与制度。 全国范围内,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在中央、朝廷内,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 失,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基本内容 与趋势。 秦 创立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汉初 汉承秦制(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郡国并行) 汉武帝时期 加强皇帝集权(“内外朝”、刺史制度、“推恩令”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 三省六部制、政事堂 科举制 *(汉至唐 人才选拔方式的演变) 宋 文官体制 “重文轻武”国策 元 行省制度 边疆地区的管理 明皇权趋于极端,君主专制集权程度空前 明太祖 废丞相 明成祖 设内阁 清(前期)皇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程度上升到 新的高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大兴文字狱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春秋战国 (为秦帝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三国 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如蜀、吴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 仿照汉制,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 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唐蕃关系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亲 宋 多民族政权并立(战、和) 元 边疆的管理(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清 加强对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管辖的措 施盛世(治世) 汉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唐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清 康乾盛世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商业的繁荣; 四库全书;文字狱 秦末 农民起义: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 争和西汉的建立 东汉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北宋 靖康之变(南宋的建 立) 南宋 (元朝的建立)南宋的灭亡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末世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C一、不平等条约体系 1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 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约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容: 割地香港岛 赔款洋银2100万元 开放口岸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其他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 国待遇、租地建屋(“租界”之依据)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1858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 1858) 内容: 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 赔款白银600万两 开放口岸十口通商(汉口、九江、南京等) 其他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 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 设领事馆;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 内容: 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 赔款白银600万两 开放口岸天津 其他准许华工出国 3. 甲午战争(1894,农历甲午年)( 中日)马关条约(1895)大大加 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内容: 割地台湾 赔款白银2亿两 开放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设厂 4. (中英、法、美、俄、德、日、意、 奥、西、荷、比11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辛丑条约(1901,农历 辛丑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 其他划使馆区、拆炮台、允驻军、惩祸 臣、禁反帝、改机构 附表 各条约约内容比较较南京条约约 及其附约约天津条 约约北京条 约约马马关条 约约辛丑条 约约割地香港 赔赔款 开放口岸 其他南京 条约约及其 附约约天津 条约约北京 条约约马马关 条约约辛丑 条约约割地香港岛岛九龙龙司地方 一区台湾赔赔款洋银银2100万 元白银银600万 两白银银800万 两白银银2亿亿两白银银4.5亿亿 两 开放口岸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门 、福州、宁 波、上海)十口通商( 汉汉口、九江 、南京等)天津沙市、重庆庆 、苏苏州、杭 州其他关税自主权 、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 惠国待遇、 租地建屋( 租界之依据 )外国公使进 驻北京等准许华许华 工出 国设设厂划使馆馆区、 拆炮台、允 驻军驻军 、惩惩 祸祸臣、禁反 帝、改机构 。附表 各条约约内容比较较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1.政治: 破坏中国主权 破坏领土主权、破坏国防主权、控制中国海关、破 坏司法主权、破坏外贸自主权、干涉中国内政 2.经济: 列强甲午战争前/后: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资 本输出 本国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 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 4.中华民族的觉醒,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命、新文 化运动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民族的觉醒 教学基本要求 P51 1840年后,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不断发动 侵华战争,迫使晚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 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 救亡图存意识,从太平天国、洋务自强,变法 维新,到辛亥命、新文化运动,开始了由器 物而制度而文化心理的“千年变局”。中华民族的觉醒 背景民族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两次鸦片战争 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极大加深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