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六单元总结易混点一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1.区别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它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其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仁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此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逐步加深。2.联系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存在共性,即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易混点二“古代中国与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荫芽|_吉代中国近代欧洲相同14一16世纪产生;都在封建社会未期商品经济发不展基础上出现;都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志政治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强化(阻碍)命(宽松)|不原|经济n重商主义,鼓励发展工同因|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商业|鬟茎“闭关锁国“政策|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文化专和王又政移和重原|思想|义轻利观念束缝人们思图想y传绘科报逊乙意基侠阮一一儿目科技;限,法有向近代科技转变近代科学产生并发展,“缓偎发鹿)始终处于萌芽|迅运发展丶资札王义生E状态产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不同命题点研究命题点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2.土地制度,地主士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士地所有制多科形式洁存“3.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4.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明朝中后期在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萍芽。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萍芽的发展。命题点二“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因素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jinchutou.comjinchutou.comjinchutou.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